"在三到十年的时间里,即墨女岛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游艇制造基地,成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的聚集区之一,并将推动田横半岛蓝色经济城加快形成。"即墨市临港产业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综合部科长杨志峰这样告诉记者。
将与海西湾基地"比翼双飞"
与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比翼双飞",但是采取错位竞争,走特色之路,尽快形成后发优势,成为全省船舶工业重镇中的后起之秀——这是青岛市两年前对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的定位。依照这一定位,该功能区及时抢抓机遇,超前进行总体规划和项目引进,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杨志峰介绍,为了使功能区的布局更为科学,功能更为完善,即墨市去年在《青岛即墨船舶工业基地概念规划》的基础上,投资数百万元重新调整田横组团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船舶配套工业区总体规划、船舶产业发展规划,使该功能区产业特色十分鲜明,发展前景眉清目楚。
按照规划,即墨女岛将重点发展三大优势船舶产业。一是海洋船舶工业,重点发展大型船舶制造和修理、特种船舶、工程船舶及大功率中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船用电机电器、船用电缆、舾装设备等产品。二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主流海洋工程装备。三是海洋游艇制造业,重点发展大中型豪华游艇和帆船、游艇推进器、电子液压转向系统等产品,建设游艇设计研发中心。
青岛扬帆造船项目加快推进
船舶产业作为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何充分发挥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课题。早在2006年,我市老城区企业青岛造船厂就计划搬迁至即墨女岛,而为了让青岛造船厂真正成为牵引力强大的龙头,市政府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引进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参股青岛造船厂搬迁项目,由其下属的扬帆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机械总公司合资成立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在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共同推进总投资逾10亿元的青岛扬帆造船项目。
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昌向记者介绍,目前,青岛扬帆造船项目正按照现代总装造船模式进行规划,新厂区不仅运用先进的船舶设计、建造、管理技术和系统集成以及壳、舾、涂一体化技术,而且规划设计了污水处理站、含油废水处理站,并将利用海水热源泵技术进行供热和制冷。搬迁后的青岛造船厂,将成为一家标准的节能型、环保型、生态型企业。项目建成后,年造船能力将达50万载重吨。
随着龙头项目的规划建设,功能区内船舶产业链的培育工作也全面展开。张兰昌说,在即墨市临港产业开发建设指挥部的大力推动下,青岛扬帆造船公司已与港华燃气、青岛锚链、宝岛气体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功能区将按照"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本地化配套"的思路,引导和支持优势中小企业发展船舶中间产品,培植专业化生产优势,积极为造船企业配套。
已跻身全省船舶工业聚集区
即墨市临港产业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的目标,是建设全国一流造船基地,并借此培育壮大临港产业,加快打造田横半岛蓝色经济城。"省政府近日下发的《山东省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11年)》中,确定把即墨作为全省六大船舶工业聚集区之一,将对区内项目给予用地用海等方面的优惠,这无疑会进一步推动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的发展。"
重点发展三大
优势船舶产业
■海洋船舶工业,重点发展大型船舶制造和修理、特种船舶、工程船舶及大功率中速船用柴油机、曲轴、船用电机电器、船用电缆、舾装设备等产品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主流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游艇制造业,重点发展大中型豪华游艇和帆船、游艇推进器、电子液压转向系统等产品,建设游艇设计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