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野看待海洋科技发展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苏纪兰

来源:钱秀丽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49 

本报记者 钱秀丽

全国海洋科技大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向海洋科技“大进军”的号角。乘着全国海洋科技大会的春风,记者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采访了我国著名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苏院士长期致力于物理海洋学研究,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环流,阐明了黄海冷水团三维结构的本质及其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论证了“黑潮南海分支”不能看成是黑潮的直接分支,提出了动力学模式,阐明了东海黑潮与陆架水相互作用的方式及台湾暖流内外支的形成等观点。

物理海洋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环境。这种物理过程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海洋生物的生存、海洋中物质的输送以及海洋的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苏院士告诉记者,海洋学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而物理海洋学是其基础。

谈到我国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重点,苏院士认为,当今对未来海洋科学发展的展望不仅以各学科作为其探讨方式,更应从全球视野围绕一些世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比如气候、环境、资源等来发展海洋科学。我国所关注的海洋科学问题中有三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海洋在气候变异中季节、年际、年代际尺度的作用;二是近海系统对自然变异、人类活动及全球变化的响应;三是对深海资源、古环境等的认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气候预测已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需求。海洋的动量和热量具有巨大的惯性,其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随气候波动周期的增长而越来越重要。海洋环流和水文结构的了解,对深入理解气候波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刻理解并预测我国季节、年际、年代际的气候变异,应开展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上层海洋学研究,以及西北太平洋热带和中纬度之间上层海洋的相互作用研究。”苏院士指出。

对于近海的研究,苏院士认为,近年来,我国近海海域富营养化逐年增加,赤潮灾害频发且范围大,大规模的底层贫氧现象经常发生,生态系统改变等。这些既与近海承受着高度密集的人口和发展压力有关,也与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随年代际气候变异波动有关,甚至还可能有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因此,近海问题必须同时考虑自然变异、人类活动、全球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

谈到深海研究,苏院士认为,宜重点围绕三方面展开:对南海、东海及太平洋暖池区进行现代深海过程的研究,揭示其在全球宏观环境变迁中的作用,并识别影响我国环境变化中的重要海洋因素;进行深水区能源勘探及甲烷水合物成藏机理、分布规律等特征的研究;开展大洋中脊海底的热液活动和其他海区的热液作用在金属成矿、热液生物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一名在国家海洋科技战线上奋斗多年的学者,苏院士近年来一直在为解决海洋科学调查船问题和推动深海海洋研究基地建设而奔走呼吁。

“我国多个部门皆有调查船,但没有统一规划的共同使用制度。”苏院士这样描述当前海洋调查船的现状。相比陆上,海洋由于缺少基础性设施,使得海洋观测费用高昂。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的共同使用制度,一方面造成不少研究工作因无船可用而不能实施,而另一方面船舶管理单位却因船舶的日常维持费用太大,而被迫减少调查船的使用,造成设备的闲置浪费。此外,我国的调查船普遍老化,船只性能和设备陈旧,调查仪器设备也比较落后,难以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减缓了我国海洋科学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苏院士建议:“应参照国际经验,及早建设现代化调查船,尤其是综合性调查船,同时结合我国情况成立公管共用调查船制度。在此制度下所获取的海洋及其他资料按规定共享。”

谈到深海基地建设,苏院士兴致极高。“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在距深海海区最近的华南沿岸选择恰当地点建设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应是提上日程的时候。”苏院士如是说。与国际上相比,我国海洋研究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深海方面。除了实践手段(调查船、仪器设备等)的不足外,更关键的是我国至今尚无一个适合深海仪器和设备测试的试验基地。苏院士迫切地希望他的这些建议能够早日得到国家的重视,从而更快地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

正如饱满的谷穗永远低着头,苏院士待人接物的谦逊态度与他深入浅出的讲解,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年9月23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