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要南下淮海融入环渤海

来源:新经济导刊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5:47 

郭先登(青岛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所所长)

强内联,联两翼,南下淮海,融入环渤海

中国已经进入“多圈多带多区”相互交融发展的时代,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几大城市群之一。而“一体两翼”战略确立了以青岛为龙头,以青岛、济南两大城市为中心,形成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使之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脊梁。尤其是青岛,在山东半岛和整个环渤海经济圈内,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都举足轻重。

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中,青岛有着三项独特的比较优势。首先是海岸线的区位优势,青岛海岸线是整个环渤海内最长的,总长843 千米,因此青岛提出了“环湾战略”;其次,经过多年发展,青岛积累了深厚的无形资产,主要体现在拥有一批本土品牌,如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6.15,-0.24,-3.76%)、双星等。在金融危机冲击中,谁拥有大品牌谁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第三,青岛集中了全国最优秀和最庞大的海洋人才资源,80%的海洋人才都在青岛。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青岛经济发展模式的“海湾经济结构”。

因此,环渤海经济圈谁要做“龙头”,谁能做“龙头”,需不需要“龙头”,是要凭实力说话的。实际上,青岛和天津没必要比,而青岛和大连有各自不同的优势,青岛的日韩优势以韩国为主,大连以日本为主。现在,环渤海湾内,港口、制造业基地等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但是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经过重复建设之后才会出现强大的资源整合,因为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重复建设的问题,那就是产业的“梯度转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去避免重复建设和推动资源整合,但是根本措施还是要打破GDP为导向的政绩评估体系。环渤海经济圈的将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多极发展的局面。

目前,以东营市为“北翼”龙头的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进入了全面开发建设的历史阶段,将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半岛城市群联紧南翼非常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同时,主动南下淮海,进一步加强同其它区域的合作,在鲁苏紧密合作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半岛城市群南下淮海能够有效地借助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拓展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总体上来说,半岛城市群经济圈作为山东“一体两翼”的主体组成部分,绝不能孤立发展,需要在山东区域内强化内联和联紧两翼,同时主动南下淮海,自觉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