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山东省渤海湾、莱州湾沿岸遭受强风暴潮袭击,局部海域最高风力达11级,最高潮位达4.6米,造成六艘渔船、1艘施工船沉没,15米大堤被冲毁,154人遇险,其中153人获救,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这次风灾,由于积极应对取得了成功,但在防范和应对处置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省在“4.15”渤海强风暴潮预警预防和应对分析与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应对处置情况
(一)预报预警情
山东省气象台4月1 4日09:30发布大风警报,山东海事局当
日发布了海上风险蓝色预警信息和莱州湾沿岸风暴潮IV级预报。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和山东省海洋预报台于4月14日15时联合向山东省、潍坊市、东营市、滨州市政府总值班室、省海洋与渔业厅和相关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风暴潮预报:受较强冷空气和低压倒槽共同影响,预计15日凌晨至上午,渤海湾沿岸、莱州湾沿岸将出现100—150厘米的增水,其中羊角沟附近岸段将出现接近或达到当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并伴有2.5米左右的大浪。4月1 5日06:5 0和1 0:O0,省气象台又分别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等媒体及时向公众发布;省海洋与渔业厅、渔安委办公室对沿海各市的预警预防工作做出了部署,并通过CDMA遇险报警系统向渔民发出了预警信息。
东营、潍坊、滨州等市及时向各县(市、区)和海洋与渔业、安监、交通、海事等部门进行了转发,并逐级传达到相关乡镇、渔村,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公众发布,积极利用手机短信、对讲机等多种手段,通知作业渔船回港避风。
从此次应对情况看,一个由政府主导,气象、海事、渔业、交通、
新闻媒体等部门组成的灾害性天气预警预防联动机制已初步形成。
(二)抢险救援
险情发生后,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副省长贾万志作出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应急办(总值班室)及时
上传下达。交通部领导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坐镇指挥,紧急调派山东海事局、北海救助局、北海救助第一飞行队等专业搜救力量参与救援。省海洋与渔业厅及时派出分管厅长带队的工作组,现场指导救援工作。潍坊、滨州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靠前指挥、措施得力,各县市区和公安、边防、消防、海事、渔政、安监、油区办等各部位紧密配合,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工作。
东营和宾州渔船遇险情况。 “鲁垦渔l 096号”渔船在驶距潍坊港7 5 00米处因失去动力遇险,3人被困海中。潍坊市滨海开发区管委充分调动公安、边防、消防、海事和渔政等多部门力量开展救援,在防潮大堤被冲毁,救援车辆及人员无法通过的情况下,借助绳索、云梯等工具通过塌陷路段,将3名遇险人员成功救出。遗憾的是其中1名人员被救助上岸后,又返回船上拿东西时被海浪卷入水中失踪。 当日,在滨州港导堤附近1 0艘渔船遇险,其中有4艘渔船没(船上渔民被邻近渔船救起),6艘渔船、3 3名渔民被困待救。滨州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向山东海事局求援,在交通部领导、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直接指挥下,2架海上救援直升飞机及时赶到事发海域,经各方的共同努力,3 3名遇险渔民全部顺利脱险。
二、应对处置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各级领导亲临一线指挥,联动高效救援机制是这次应急处置成功的三条宝贵经验。从海洋与渔业部门总结主要有以下三条经验
1、提前应对,预防有效。4月14日下午,山东省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蓝色预警,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根据山东省气象台海上北风7级、阵风9级的预报发布《海上风险蓝色预警信息》的大风蓝色预警后,我厅和滨州、东营、潍坊海洋与渔业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及时调度转移和撤离养殖作业人员,使在外作业的渔船全部返港避风,从而避免了大规模遇险事故的发生,减少了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信息畅通,应对迅速。险情发生后,遇险渔民立即通过CDMA遇险报警信息系统向省渔业应急值班台报警,我厅与当地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得险情报告,根据事发海域风力等情况,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果断措施实施应急救援,为抢救遇险船只、渔民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同时,我厅应急办、渔安委迅速向沿海七市电话了解全省渔船、渔民遇险情况,摸清全省渔业受灾概况,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准确资料。
3、处置果断,应急联动。接到无棣县、东营市渔民(在潍坊海域)报警后,我厅立即通知滨州、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施救,省海洋与渔业厅王守信、鲁小兵副厅长分别带领工作组迅速奔赴事发现场组织救助。同时,迅速启动渔业海上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协调山东海事局、北海救助局调派拖轮实施救援。在遇险现场风大浪高,拖轮、渔政船无法出航,海陆救援难以实施的的紧急情况下,果断协调山东海事局,协调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派直升飞机实施空中救援,确保了救援成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我省及海洋与渔业系统对此次“4.15”突发性强风暴潮预防工作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取得了应急救援圆满成功,但是,个别地方防范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发生了102名施工作业人员和12艘渔船、33名渔民遇险。对此,山东省姜大明在充分肯定这次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严肃指出为什么在有预警预报情况下,这么多人遇险,如果没有直升飞机的得力救援,将酿成重大事故。有关单位要查一查,是否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海上一线,防范措施是否落实,检查工作是否到位。遵照姜大明省长的批示精神,为认真贯彻省领导批示,总结防范风暴潮、海浪灾害的经验教训,我厅于4月17日召开了由省厅应急办、渔安委会全体成员、沿海各市及部分重点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参加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紧急会议,认真分析原因,深刻吸取“4.15”突发性强风暴潮渔船遇险事件教训,研究以防风减灾为重点的应急管理工作和相关措施。大家一致认为,这次遇险事件教训非常深刻,也暴露出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是:
1、预报与实况在点位上超过预报等级。根据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发布的海上风险蓝色预警信息和山东省气象台发布的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预报风力为北风7级、阵风9级。但是,据滨州市、无棣县报告反应,当地实际最大风力达到11级,潮位4.6米,为该地区同期30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