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高正是弄潮时

——记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的发展之路

来源: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刘向群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5:06 

进入21世纪,我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是如何在这样一个海洋事业大发展的时代中始终保持自己的优势和魅力,求得发展空间的呢?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专门采访。

打造海洋人文品牌

在北海监测中心采访,北海监测中心人经常提到的是单位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打造海洋人文品牌中焕发出的精神风貌。

在北海监测中心,员工们为自己的单位而自豪。他们说,作为一个单位,就是要有一种集体主义精神、一种向上的力量,这种精神和力量不是体现在口号式的奉献上,而是对员工、仪器设备、业务工作质量及工作生活环境等施予最大的人文关怀。进入夏天,中心的任务量激增,再按部就班地工作很难完成任务。单位决定每天加班1小时,这一加就是4个月,大家高高兴兴地完成了夏季攻坚任务。这种精神从何而来?

中心主任高振会说,一个单位的业务工作发展固然十分重要,这是硬件。但是硬件再好,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软件条件作保障,将难以发挥最大的效应。

这种软件条件是什么?就是人文精神。具体地说,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逐步升华为为海洋事业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人文精神。高主任经常教育青年职工要学习老一辈职工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已逐步变成为一笔精神财富,传给了后来的年轻人。

不仅如此,中心领导十分注意将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零散获得和培养起来的精神体验凝炼整合,以形成系统的精神体系,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2005年11月,中心还挤出时间对员工进行了为期3天的野外创展训练。通过训练,员工们对“团队意识”“纪律意识”等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白了团队协作是成功基础的深刻道理。

说起管理艺术和教育理念,高主任自有一套理论:对职工要提供动力和施加压力双管齐下。仅有动力没有压力,动力不会长久;仅有压力没有动力,压力很难向好的方面转化,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高主任在周例会或者与职工谈心时,经常利用这一理论教育职工。一方面向员工讲述单位目前的优势、所取得的成果、创造的效益等等,让职工安心放手拼搏,激发出员工们工作的热情;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向员工阐明中心的劣势、压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一来既让职工了解了单位拥有的优势,又明白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压力,从而促使职工警醒,使员工有危机感,奋发图强。

情系员工,多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是中心领导增强职工凝聚力、向心力的又一“法宝”。该中心对有困难的职工及时给予帮助:探望从外地来的职工父母,节假日与单身职工聚会,看望生病职工,慰问有困难的家庭……还为每一位老干部订阅《中国海洋报》、送生日蛋糕,“三八妇女节”组织女职工开展活动,赠送健康手册等等,让每一个职工都能感受到中心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更加激发了他们为事业而拼搏的信心与动力。

北海监测中心人这样总结他们成功经验:一是立意高远,抓住了创新求变的主线,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二是严格管理加人文关怀,切实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提升了凝聚力。

创新成就业务品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北海监测中心党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危机意识,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拓展技术服务领域,从而为中心未来的长足发展拓宽了道路。

一是开辟了海域测绘技术领域。海域测绘工作并不是该中心的强项,但他们采取引进人才、加强培训等措施,承担完成了山东省75%海域勘界工作。同时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承担全国首次河海划界的试点工作——“黄河口海岸线确定”,为制定我国的河海划界技术导则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河海划界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了海损事件的鉴定和损失评估。为履行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的职责,近年来,中心加大油指纹库建设和溢油鉴别技术的科技攻关投入。目前已建立包括国内外主要石油产地在内的数十种原油和润滑油、燃料油、汽油的油指纹库。权威部门鉴定认为,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利用该技术,北海监测中心成功开展了“塔斯曼海”溢油、黄骅溢油、北戴河中央专用海水浴场溢油污染等近期国内主要海上溢油事故的鉴定和损失评估工作,为海洋执法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塔斯曼海’溢油生态损害索赔案”开我国国内溢油海洋生态损害索赔先河。由该中心承担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得到了专家及庭审法官的认可,对该案件胜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奠定了中心在国内溢油海洋生态损害评估领域的权威地位。此项工作被《中国海洋报》评选为2004年中国海洋系统十大新闻之一。2005年有关成果又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提名。

三是具备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在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心成立了一流的数据处理中心,建设了目前国内较完备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库,并承担了国家“863”课题“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海空准实时综合监测示范系统”“赤潮重点监控区监控预警系统”以及“奥帆赛场及邻近海域赤潮防治行动”等重大项目的信息系统建设任务,极大地提高了监测中心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目前,该数据中心已具备承担各种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的能力。

通过拓宽服务范围,北海监测中心从单一从事监测工作逐渐发展到能够从事海洋生态损害和污染事故鉴定评估、海洋测绘遥感、监测信息系统开发、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海洋功能区划、规划等多领域的工作,中心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北海监测中心先后承担、主持了国家高技术研究“863”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科技部“十五”攻关等国家级、省部级及分局课题67项。在海洋生态监测、海损事故评估、溢油鉴别等领域占据了国内领先地位。5年来,获得海洋创新成果一、二等奖的课题4项,并主持开展了溢油鉴别规范、溢油海洋生态污染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等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这也是海区中心首次承担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责任感铸就发展的坚实基础

北海监测中心主任高振会说:作为技术支撑的事业单位,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牢记立足之本,服务海洋管理工作。

近几年,随着国家海洋局海洋管理工作职能的加强,北海监测中心的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工作实现了从单一的污染监测向以生态监测为主的海洋综合监测过渡。2005年的指令性任务工作量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7倍以上。几年来,中心克服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等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指令性任务,得到了主管机关和领导的好评。2003年11月,“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在该中心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专为海洋执法监察服务的检验鉴定机构,也是北海监测中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目前,北海监测中心已申请到近10项资质证书,是全国海洋系统首批通过计量认证的单位,此后,又以海区中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首次计量认证复审。在此基础上,2004年4月,中心又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成为截至目前海洋局系统内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单位,其所出具的数据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互认,打开了中心迈向世界的大门,实现了与国际接轨,为中心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了必要条件。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北海监测中心采取了培养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后续人才的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培养人才,加强能力建设,实现了跨越式长足发展。从2001年开始,中心先后聘请了包括院士、国外知名专家在内的16位海洋领域的著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引进了大量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选派科技人员硕博深造、出国留学和参加国际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中心讲学。同时,中心非常重视人才的推选和使用。先后有多名高工晋升为工程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成为中国海洋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和兼职教授、被聘请为海域使用论证等项目的评审专家、被国际环境法医学会批准成为会员。中心还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开展内部职称评聘工作。通过人才的引进、培育,大大提高了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科技实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心的工作。

在搞好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中心还通过积极争取财政拨款、自筹资金等多种渠道,投入业务经费近千万元,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其中新改造的声像编辑系统是目前国家海洋局系统最先进的一套,为搞好业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浪高正是弄潮时

经过几年的努力,北海监测中心各方面的工作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但在大好的形势下,如何走好下一步的路?

为此,北海监测中心党委提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合主体工作,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动中心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海洋业务工作要继续履行好检验鉴定中心和海区监测中心的职责,为北海区海洋环境保护、海域使用管理和执法监察提供技术保障和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5年里,中心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拓,通过加强能力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的完善,将中心打造成具有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海洋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及控制两大特色的实验室,为中心在下一轮的机构改革中,争取进入技术类公务员队伍奠定基础。尽快成立“国家海洋局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和控制重点实验室”,奠定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为下一步争取国家海上执法队伍的技术支撑地位奠定基础。

北海监测中心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油指纹库建设体系和溢油鉴别技术,创造了国内多个首次的实验和研发成果,下一步,中心要在目前基础上,使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同时,争取在5年内建立起我国的海上生产和运输的油品油指纹库。

在过去几年里,北海监测中心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我们相信,在国家对海洋工作日益重视的今天,北海监测中心一定能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2005年12月28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