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能生物、中国海洋大学与美国万通银行投资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海能生物7年来稳健的经营业绩和已取得的海洋生物品牌企业效应,以及海洋生物未来广阔的发展潜力,这才是美国万通银行投资控股集团投资并推动海能生物资本化、证券化、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原因。”4月22日,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双方举办的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上,香港海能集团、青岛海能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玉山对外界称。
程玉山分析,过去的2008年是世界经济发展非常艰难的一年,2009年已过去了近4个月,从目前的整体经济环境来看,金融危机对世界范围内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仍存在很多变量,出口订单在下降,市场需求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在放缓甚至下滑,各国也在积极推出拯救措施和一揽子方案。美国万通此时选择与海能生物进行战略合作,启动资本、市场、管理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最大的信心主要来自于海洋生物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和近几年来青岛海洋生物产业的突破性飞速发展。
海能生物仅“海能鲍参酒”一个产品将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内销售突破5亿元,程玉山介绍,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以来,公司已耗资近千万元研发出海洋生物酒——“海能鲍参酒”,该产品是具有世界海洋生物科技领域和人类健康产业双重重大突破的创新产品。据悉,海能生物独家采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提纯技术和香港李氏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的“有氧发酵法”,使得素有“海洋黄金”美誉的海参、鲍鱼实现了海洋生物技术与生命健康工程的有机结合,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广受欢迎。
“有了国家和省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海洋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青岛的海洋生物产业必将成为未来青岛经济崛起的新势力,”原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认为,青岛围绕山东新兴海洋产业基础和布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充分利用青岛国家海洋科学中心的源头创新资源,创建和打响海洋科技、产品、企业品牌,在不同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海洋新兴科技产业集群,必将推动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形成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董事长徐明认为,与海能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合作中,一方面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提升海能生物的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共同推动海能生物坚定信心、做强产品和市场,另一方面进一步协助青岛海能生物完善和规范公司治理,拓展国际管道和市场,促进青岛海能生物的持续健康发展。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亚太区主席张世贤对记者表示,青岛从海洋科研城到海洋产业基地,下一步将产生一大批具有世界级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及影响力的海洋生物品牌,而作为产学研的必然产物,产业创新则为海洋产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为青岛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张世贤介绍,此次双方实施战略合作的同时将启动IPL上市前程序,合并到壳后,海能生物将向SEC(美国证券交易所)直接申报上市,选择性公开发行上市IPL(Initial Public Listing),最后实现美国主板上市。美国万通投资银行控股集团曾协助中华网等中国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9年3月13日美国万通投资、推动深圳纳伟仕成功在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全美证券交易所(NYSE Amex)上市及公开招股。
其实,早在 2007年1月,青岛市发改委就发布了“青岛国家海洋生物产业基地”的规划:在海洋领域青岛市具有15项明显优势之一的企业及产业规模方面,要形成2-3个成规模的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培育3-5家年产值过10亿元的大型海洋生物企业集团,10-1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海洋生物企业集团,20-30家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中小型生产企业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型企业,使青岛市海洋生物企业的规模达到300家左右,年产值实现22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生物产业是生物产业中独具特色的领域,是目前和未来最前沿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更是青岛市最具优势的产业之一。青岛海能生物现在抓住国家发展海洋生物产业的机遇,在青岛市大力提升海洋生物产业竞争力、形成自主创新的产业环境、带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背景下,海能生物只有通过构建海能完善的产品链,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世界最尖端的海洋生物技术,加快海洋生物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海洋生物营养食品、保健品、药品为主业持续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国海洋生物科技的旗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