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北极考察 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访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5:21 

6月29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国将组织开展2005年度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活动的消息。北极考察活动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会后,记者就广大读者关心的国际北极考察概况、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情况等问题专访了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

记者:我们知道,北极和南极一样,蕴藏着丰富的科考信息,是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目前国际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也像南极一样,非常活跃,我们想请陈副局长谈谈近30年国际北极考察概况。

陈连增副局长:人类对北极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6世纪。早期探险家们的活动,征服了北极地理环境的种种挑战,勾画出了北极地区的清晰轮廓;19世纪以来,北极考察开始由竞争性的地理探险向有计划的科学研究转变。国际上先后组织了三次国际极地年计划,研究领域拓展到气象、冰川、空间物理、海洋等学科。但在冷战时期,北极地区被视为军事禁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非环北极国家基本无法进入这一区域,使人类深入探索北极的步伐大大减缓,严重阻碍了人类对该区域的认识进程。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前苏联的解体,北极科学考察开始突破冰封,新一轮的国际合作机遇也日渐凸现。为适应这一新局面,1990年,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应运而生。该委员会把科学研究作为主要任务,旨在鼓励和促进国际北极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北极事务提供科学指导。目前,该委员会有18个成员国。1996年,作为8个环北极国家政府间组织的北极理事会成立,该理事会定期进行部长级磋商,讨论和协调有关北极地区的国际事务,形成指导北极行动的方针和政策。迄今,这两个组织已成为国际北极事务中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在这些组织的推动下,大量聚焦于北极研究的国际计划和各国国家计划全面展开。这些计划大都致力于北极系统本身及其与全球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将大气—海洋—海冰气候系统以及可预测性研究列为最主要的科学问题。可以预见,这些计划的完成,将极大丰富人类对这一区域的认识。

应该说,近30年来在南北两极地区开展的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充分展示了两极在全球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本世纪,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两极研究和探索必将在一些重大科学领域获得极具价值的理论突破,必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北极在研究全球变化问题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那么,具体到我国而言,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呢?

陈连增副局长:我国地处北半球,北极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深入影响着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对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极是全球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海洋海冰系统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给北半球的环境带来多方面的作用,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北极海洋海冰系统出现了许多近100年来未发生过的异常现象,如海冰的厚度减少一半,海冰和低盐度水向北大西洋的输出量增加一倍等,而北极海洋和海冰的快速异常变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据观测资料分析,1978年~1996年间,北极夏季海冰覆盖减少了6%。英国哈德利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2080年,北极的海冰有可能完全消失。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北极地区的环境,也将显著改变北半球国家的生存环境。

北极地区也是我国冷空气的主要源地,我国春季的沙尘暴、夏季的旱涝过程、冬季的雪灾冷害,都与来自北极的冷空气密切相关。最近30年来的观测显示,北极海冰面积的急剧减少,一方面造成北极冷空气活动偏弱,另一方面影响入侵我国冷空气的频率、强度和路径。

虽然我国科学界对影响我国气候的一些主要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于北极变化影响的认识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研究北极海洋和海冰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关系不仅是当前国际前沿科学问题,也是我国制定适应全球变化问题对策的科学依据,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记者:如您所说,进行北极科学考察对我国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也是国际北极科学考察队伍中的一个成员,那么,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情况吗?

陈连增副局长:随着冷战的结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变化问题而进行的北极研究活动日趋活跃和开放。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进入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合作研究工作,一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也先后在挪威所属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建立了科学考察站。

1998年,我国派出了由专家和船长组成的北极考察团,乘俄罗斯破冰船考察北冰洋航线和北极自然环境。1999年和2003年,我们成功组织实施了中国首次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其中中国第二次北极考察是最近10余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参加国家最多的一次北极考察,充分显示了我国开展北极研究的决心和实力,大大增强了我国北极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北极研究亚太合作体系的形成。

我国作为1925年生效的《斯匹兹卑尔根群岛条约》的缔约国,享有在该群岛进行科学考察、资源开采及商业活动的权利。为长期、深入和持续地组织开展北极科学研究,国家海洋局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总体方案,于2003年着手在该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我国北极站。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当年国际极地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胡锦涛主席特意为考察站的建立发来了贺信,胡主席指出,“中国北极黄河站的建成,揭开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新篇章,为我国极地科学工作者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北极黄河站自投入运行以来,成功开展了多学科综合观测和调查,已成为新奥尔松地区一支重要的科学考察力量。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199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的第16个成员国,获得了北极事务的发言权;今年4月,我国举办了2005年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这是首次在亚洲召开的北极领域层次最高的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为会议发来贺信。会议的圆满举办,有力促进了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会上,我国还以全票通过,成为新奥尔松科学管理者委员会的成员。同样在今年,我国与挪威签约加入北极海洋实验室,在这里,我国科学家将与其他7个签约国科学家携手工作,共同为北极研究作出贡献。

记者:据我们了解,目前国家海洋局正在制订极地考察“十一五”发展规划,您能谈一谈今后我国在北极科学考察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吗?

陈连增副局长:北半球是世界大多数人口居住的地区,北极地区的变化对全球和区域气候的影响已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作为人口、国土大国,深入研究北极变化过程,切实探明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提高我国气候、海洋灾害预测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为此,今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着眼于民族战略利益,努力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大对北极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极地考察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力提高极地考察能力建设,切实加强国际领域的科技合作,积极探索和平利用北极资源的途径,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地位。

在科学研究方面,“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关注北极海洋与海冰变异对气候影响的机理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变化,建立并运行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业务化体系,开展极地气象与大气、空间环境、海冰和冰雪、海洋与生态环境、地球物理、卫星遥感和北冰洋海洋大气综合考察等长期系列监测,积累相关研究数据。

在组织管理方面,国家海洋局作为我国极地考察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我国的极地考察活动。我们将制定我国极地考察长远规划,形成以国家组织实施为主的更加开放的极地科学研究体系,有志从事极地考察的单位和科技人员,可以通过所在单位向国家海洋局提出项目申请,在国家极地考察规划的框架下,开展极地考察活动。

在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将继续提高“雪龙”船及北极黄河站的科学考察支撑能力,建立监测体系,提高观测的自动化程度。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将积极开展与环北极国家的多边和双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大型北极科学考察计划,不断拓展考察空间,共享更多的考察数据,提高我国对北极研究的贡献率。

记者:一直以来,无论是社会团体还是新闻媒体、企业、平民百姓,都非常关心和支持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您能对此谈谈您的看法吗?

陈连增副局长:我们在极地考察方面取得的成绩,是与社会各界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长期以来,许多社团组织非常关心我国北极考察事业,积极响应和配合国家组织实施的考察活动,为考察工作提供了巨大的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支持;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踊跃赞助极地科考活动,已多次和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成功合作,既为我国极地科研资金和物质提供了有益补充,又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各新闻媒体更是始终倾力支持北极考察活动,对我国已经组织的科考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的报道,很好地宣传了我国的北极科考活动。各团体组织、企业及新闻媒体为我国北极考察活动所做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众所周知,在北极这一特殊区域开展科学活动,必然涉及到维护我国的权益、履行我们承诺的国际义务、遵守相关国际条约等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希望,有志于在北极开展考察活动和国际科学合作的社团组织,应将考察探险计划纳入国家制定的框架范围,应在服从国家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活动;我们赞赏一些新闻单位在报道北极考察时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良作风,也希望有更多的新闻媒体能够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坚持准确、翔实地进行有关报道;我们同时希望热心国家极地考察事业发展的企业能够继续支持国家极地考察项目的实施,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添砖加瓦。

摘自《中国海洋报》1420期

2005年7月7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