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海奥秘不断被揭开,海底宝藏不断被发现,深深的海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在深海的争夺更加激烈。深海战场在未来战争中,将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此,美军在关注陆战场、空战场、太空战场、电磁空间战场与海上战场的同时,开始将深海列为未来战争的第六维战场空间。
“深海幽灵”——美军海底作战主力军
由于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突击力强和续航力、自给力大等突出优点,潜艇部队是深海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主要兵种。根据深海基地独特的地理特点配置相应的作战兵器,以实施海底作战和配合海上的作战行动。美军在深海底配备的武器装备主要是潜艇、不触底而悬空的导弹自行装置、反潜水雷、鱼雷等武器。随着海战武器高技术装备的发展,海底作战兵器配置正逐步完善。据美国媒体报道,一艘新的深海潜艇将取代目前已服役期满的“阿尔文”号深海潜艇。同时,美国今后将陆续建造更多的深海潜艇,备战日益活跃的深海战场。目前,这艘尚未命名的新潜艇下潜的深度更深,超过“阿尔文”号的4500米,达到6400米,可到达世界上99%的海底。它速度更快,逗留时间更长,最深下潜可达7小时。同时,它还将有更大的艇身,能运载更多作战物资与作战人员,有更大的储藏室和更先进的照明、导航和搜集数据的设备。它还将装置一条细若钓鱼线的12公里长光纤线缆,可把实时数据和录像传给母船和世界各地的美国海军情报机构。
“海底蛟龙”——美军海底作战蛙人部队
近年来,恐怖活动的范围已从地面、空中扩展到海上,甚至传出要劫持邮轮作为报复手段等。为此,美国的蛙人部队主要用来完成特殊使命。他们使用结构独特的水下武器,装备的突击枪后部构造像一把普通手枪,可是前部不但枪管很长,而且有个特别大的弹匣,里面可装26发枪弹。这种枪弹的构造十分奇特,它的弹壳与普通卡宾枪的弹壳相同,前部的子弹却是一根长长的细针,弹壳和尖针结合在一起,全长可达到150毫米。采用这种尖针状子弹的优点是,在水中射击时可以减小水的阻力。在20米深的水下射击时可以杀伤30米距离外的敌人。由于水下人员行动时常穿着很厚的潜水服或戴着潜水罩,锐利的针尖可穿透潜水服杀伤人体。另外还有水下射击枪,它的外形类似手枪,但是装有4个口径4.5毫米的枪管,可以同时快速射出4发子弹。
“海底基地”——美军海底作战的基石
海底战场上的作战物资补给,不仅受海底战场的敌情、水情和特殊自然环境制约,而且也受作战物资储备数量和运输保障能力的限制。因此,海底战场的作战保障难度将超过陆空战场,其保障人员也将大大超过战斗人员。据美国媒体披露,目前,美国海军根据海战的作战企图和总体部署,借助水下高技术正着手在较深的水域内建立大型的作战基地,并将作战力量相对集中在作战基地内,以便通过控制深海的某些区域,掌握深海战场的主动权。据悉,美军已在水深900米的洋底建立了借助深水装置固定的作战基地,并准备将部分基地设在大西洋山脊的峭壁上,以便进一步完善深水洋底的基地网,适应海底战场作战的需要。同时,美国在海底石油开采过程中,已在多个水域建立了水下储油库,随时可为美军的深海作战提供油料保障。美军还在其确定的几个深海区域内建立了作战物资贮存体系,以满足未来深海作战的需要。
“海底神经”——美军海底作战指挥中枢
据美国防部官员透露,为加速深海战场建设,美海军将逐步组建深海部队司令部。它是美深海部队的最高指挥机关,主要负责指挥、控制深海部队,实施作战、训练、勤务保障等任务。美深海部队司令部将下辖潜艇部队、水下航母部队、水下机器人部队、深海电子战部队以及后勤保障部队等。
“水下航母”——美军海底作战机动平台
水下航母在深海,可像潜艇一样远距离隐蔽运动;当浮出水面时,则可作为战机的起降平台。水下航母部队是以水下航母为核心,由水下航母和各种水下支援保障潜艇组成的水下机动作战部队。它既可用于深海作战,也可用于水面作战。美国正在对潜水航母的可行性作大量论证和一些关键性试验。美海军在进行潜水航母的应用研究中,搭载了6架“海鹞”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和2架直升机,同时还装载了一支能实施两栖作战的特种部队。据悉,美军未来潜水航母的排水量在10000吨左右,舰载机主要为垂直/短距起降F-35战斗机,数量在30架左右。有关专家预计,到2025年,这种新舰种将正式问世。
“无人机器”——美军海底作战滑行者
据美福克斯电视台报道,目前,美国海军正在试验一种新型无人潜艇——“海底滑行者”。它不用任何燃料,可在海中潜行6个月,行程5000公里,最大下潜深度为1000米。因此,它是海军理想的海底侦察兵。水下机器人是美国海军正在开发的另一种深海战场“奇兵”。水下机器人和排雷(弹)机器人一样,是使用率最高、最受欢迎的战场机器人。利用水下机器人可以长时间在水下侦察敌方潜艇、舰船的活动情况,也可以在水下对船只进行检修。目前,美国已经研制出可以载弹进行水下攻击的“攻击型水下机器人”。它们能够悄无声息地接近敌方舰艇,对敌人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
“海底光缆”——美军海底作战窃听主线
据美联社透露,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曾进行了海底光缆的首次窃听试验。但据参与行动的情报官员后来透露,此次绝密行动的结果是成败各半:成功之处是掌握了在深海洋底切割光缆并且让光缆运营商毫无察觉的技术,不成功之处是当时尚没有能力处理通信光缆所传输的大量信号。目前,许多跨太平洋光缆经过接近关岛或夏威夷的地方,美国在关岛和夏威夷均设有军事基地。另外,大多数跨太平洋光缆均以美国为起点或终点。即使光缆不经过美国或美英控制的领域,信号传输亦有可能被跟踪窃听。
最新海底光缆传输的信息量到底有多大呢?以美国一根光缆为例,它一次就能容下1亿门电话的通话量。即使计算机的能力再强,处理如此大量信息还是很困难的。美国全球安全网专家指出,这种搜集情报的方式不适合现在反恐战争的形势,因为情报要在几个月后才能被处理完,无法提供及时的预警。美国海军与国家安全局打着“海洋特种战和战术侦察之需要”的旗号,花费24亿美元将“海狼”级核潜艇改造成水下“超级间谍”,拟对全球海底通信光缆进行窃听。因为越来越多的越洋电话、军方雷达讯号、电子邮件都开始转由光纤电缆传输,为了获取军事、政治、经济等情报,美军和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始打起海底光缆的主意。例如担负窃听海底光缆任务的“海狼”级“卡特”号核潜艇,与其最初的设计方案相比有重大改变,其138米的艇身比“前辈”加长了30米,仅加长部分就耗资9.23亿美元。美情报专家透露,艇体加长部分主要容纳窃听海底光缆和执行其他秘密任务所需的设备和操作技师。改装后的“卡特”号核潜艇能携带数艘袖珍潜艇,让它们潜至海底通信光缆附近进行窃听,并由母艇上的巨型计算机破解窃听到的信号。
“海洋动物”——美军海底作战的特种兵
据报道,美海军正在实施一项水中训练计划,准备培训第一批水下攻击部队,它们可以在水中生存几个月。伊拉克战争中,尽管美军装备了大量的高科技装备,但是仍然使用了大量的 “海洋动物兵”。在未来战争中,最能大出风头和备受宠爱的动物有海豚、海虾、海狮、青蛙等。美军海豚与 “职业军人”无异,军事海豚一般服役期为25年,接受训练的时间为5年。也就是说,一只海豚入伍后,要像职业军人一样把美好年华奉献给军营。2年至4年是海豚最佳的训练期,10岁是成熟期。一旦需要,这些海豚将被投入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