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任学术委员会顾问,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2025年4月13日,海洋地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成功召开,是实验室通过重组后的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顾问汪品先院士,主任王成善院士,副主任焦念志院士、翦知湣院士,委员郭正堂院士、李家彪院士、张人禾院士、谢树成院士、宋君强院士、丁抗研究员、林间教授、蔡文炬研究员、冯晓娟研究员、陈鹰教授、王风平教授,特邀专家高抒教授、吴怀春教授,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教授,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冯世进教授、副院长杨华出席,实验室的学术骨干和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共同讨论重组后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和未来发展规划。
会议伊始,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教授致欢迎辞,并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成善院士代表本届全体委员致辞,肯定了实验室过往成就,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实验室主任刘志飞教授汇报了重组后实验室建设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实验室主攻任务和发展目标,强调了实验室在开展有组织科研方面的规划。党皓文教授和杨群慧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大洋钻探及其科学中心和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东海子网的进展和规划。
紧接着,专家们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同济海洋的定力与优势,深耕深海海底基础科学前沿,在已有气候演变“低纬驱动”、海盆形成“板缘张裂”、边缘海“洋陆相互作用”三大理论假说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延续和发展以深海过程为特色的同济海洋学科; (2)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形势和我国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实验室需加强聚焦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任务和目标,依托南海深海研究,进一步拓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关系; (3)进一步凝练实验室发展的目标和规划,切实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带来的科研范式革新,用好海底观测网、中国大洋钻探等重大设施和平台,做好实验室的重组和转型,有效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会议后半程,实验室围绕三大主攻任务设立的7项重点任务(自主课题)负责人,向学术委员会分别汇报了各课题团队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工作方案,委员和专家们逐项给予了点评,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信息来源 | 同济海洋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智慧海洋圈子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