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关于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指示,加强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学校海洋学科综合齐全的优势,锻造海洋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筑世界重要的海洋创新高地。
潜标是大洋考察常用的设备,通过布放到海面下的传感器来观测海洋环境,是实现对深海长期连续观测的最有效手段。国内潜标一度因技术水平较低,回收成功率仅在50%至60%。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的低回收率无法保证对全海深海洋动力环境的多层次、多要素同步长期连续观测,给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深耕“两洋一海”,数十年如一日,终于突破了潜标水动力学优化设计、高可靠高稳定锚系单元研发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世界首套“万米全海深海洋综合观测潜标”等系列先进深海潜标,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在油气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中国海洋大学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把自由探索的内在动力和目标导向的外在使命的引领力有效结合起来,力争在海洋重大原始创新突破方面走在前、做表率。在持续深入实施学校特色科技创新计划的基础上,中国海洋大学逐步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问题凝练机制,更好地将基础研究优势转化为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超前布局,重点挖掘并专项支持一批诸如深海中微子观测和海洋量子通信等对传统产业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主力军作用,着力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集合精锐力量突破海洋观测预测、良种创制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有力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表示。
展望未来,海洋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和广阔的前景。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蓝色智库”作用。学校以国家基金为牵引,挖掘潜力、提升质量、营造氛围,建强一支有思想、有活力、有潜力的基础研究队伍;利用基本科研业务费设立原创探索项目,加强原创思想的及时资助;鼓励学科交叉,不断推动重大原始创新的产生。瞄准全球海洋治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学校加强有组织研究,连续发布《海洋经济蓝皮书》等,近5年承担30余个区域海洋经济规划编制工作,190余项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咨询报告与建议获批示或采纳。在海洋产业发展,特别是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方面,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学者引领和推动了“藻、虾、贝、鱼、海珍品”等多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不断攻克水产育种、饲料、防病害等行业难题,为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大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今年5月,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气候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基于耦合地球系统模式中多尺度敏感响应原理的多重循环多参数估计方法:低阶模式结果》,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未来海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杨浩宇为第一作者,这是学校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中国海洋大学以海洋为主线,贯通了理、工、农、医、文、经、管、法等各个学科,创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为高水平复合型海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力支撑。如今,学校建成了覆盖全面的涉海本科专业、硕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发挥海洋科技优势,系统推进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以未来海洋学院为教学改革示范区,建设了世界一流的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和科研指导体系,构建跨学科轮转学习和培训制度,开展系列精品学术活动,大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索科教融合、国际一流的海洋领军人才培养之路。为全方位赋能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开设了国内首门院士牵头、21位涉海文理工领域学术带头人联合授课的公共选修课“经略海洋”,开设了国内首门“全球海洋公开课”,邀请海洋相关领域世界一流科学家,围绕最新科研进展进行授课……办学百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先后为国家输送了36万余名优秀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以中国现代海洋药物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管华诗为代表的16位海洋领域两院院士、众多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以4任国家海洋局局长为代表的海洋管理骨干,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站在历史新起点,面向百年新跨越,中国海洋大学将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努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新跃升,奋力书写‘强国建设,中国海洋大学有为’的崭新篇章。”田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