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盐地迎丰收,蓝院耕耘高粱红!

来源: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9-20 16:23:42 

盐碱地|甜高粱

在广袤无垠的滨海盐碱地上,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金黄色的高粱穗随风摇曳、沉甸甸地低垂。今日,蓝院的工作人员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捆捆高粱,高粱的收获,也预示了蓝院人在这片盐地上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结出了硕果,滨海盐地生态经济取得了新突破。

滨海盐地高粱的收获并非一蹴而就。长期以来,滨海盐碱地因土壤盐分过高、生态环境恶劣而难以利用,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蓝院人没有向自然低头,力争改变这一状况,把盐碱地利用起来,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盐碱地改造的征途。通过学习先进技术、创新种植模式,十年来,蓝院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盐碱地发展的生态经济农业之路。

如今,当秋风拂过这片曾经的盐碱地,金黄色的高粱穗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蓝院人筚路蓝缕、不懈奋斗的故事。盐地高粱的丰收,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胜利,更是生态经济农业模式成功实践的案例。它证明了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上,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

微信图片_20240920161732.png

在收获甜高粱的过程中,蓝院工程师沈钰博介绍说:“我们对这片土地进行了翻耕,选育出了高粱、蓖麻等作物作为目前这片盐碱地种质经济作物的先锋物种,这片甜高粱是第一年种植,目前的长势虽然有些参差不齐,但为滨海盐地生态农业开了个好头,未来我们将会尝试更多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深化盐碱地治理研究,推广生态经济农业模式。”

微信图片_20240920161735.png

在未来的日子里,蓝院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盐碱地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并积极探索盐碱地旅游、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发展路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农业产业链,为滨海盐碱地的全面再利用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