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逐浪弄潮满目新

来源:山东海洋   发布时间:2024-01-19 15:48:18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作为承担“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支点”国家使命的国家级新区,2023年,西海岸新区聚焦聚力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向海开放等方面,纵深推进经略海洋攻坚战,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全年海洋生产总值预计增速8%、总量突破2000亿元、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2%,在全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中将继续保持第一。


科技兴海

“海洋科学城”加速崛起



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整体搬迁至新区;在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内,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主体建造,填补了国内多项海洋工程行业技术空白;在古镇口海洋科教创新区,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犹如一座海洋科技“航空母舰”,统筹运行“科学”“实验”“探索”“创新”4个系列12艘科考船……


2023年,新区涉海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超10家,全区涉海高校11所,古镇口海洋科学城规模初显。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两大海洋领域创新创业共同体揭牌启用。“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总控与数据中心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哈工程海上试验场陆基项目加快施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系统智能模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前期工作。海洋领域6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新区,水下推进技术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获批,各类涉海创新平台数量突破170家。


为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新区制定“大院大所向区向海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切实发挥鼓励引导作用。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设置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板块,发布“揭榜挂帅”榜单项目5项、海洋科技成果100项、涉海企业科研需求35项。中加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省专家评审,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实现五年来“零”的突破。建成运营高校科创成果交易中心,累计发布高校科研成果320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哈工程船舶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累计总产值20余亿元。


黄海之滨,一座海洋科学城正加速拔地而起。


产业强海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激发“海”的活力、释放“海”的潜力,还要打出产业特色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2023年,新区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导向,统筹推进总投资1000亿元的60个海洋重点项目,主动做好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金能沐官岛海上光伏等重点项目用海服务保障,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能级迅速提升。其中,中船集团民船中心总部迁驻新区,补足船舶海工研发设计短板。华大基因在全市海洋重点项目观摩评比中位列第一,新区获全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区(市)擂台赛第一名。


项目为王,新区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提升。


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国家深远海养殖试验区首次收获成功度夏的大西洋鲑,验证了国内三文鱼全周期养殖可行性;瑞滋集团刺参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金沙滩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金乌贼原种场。


优势特色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全球首例一体化建造LNG模块化工厂——加拿大LNG项目模块全部交付,全球首批15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2-1、2-2号启动建造,一大批高端海工产品从海西湾“扬帆出海”。华大基因完成迄今为止最大动物基因组参考序列——南极磷虾基因组组装,建成全球最大综合性海洋基因库,基因测序能力全球第一;明月海藻海洋中医药制剂项目试生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海洋中药生产基地;国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药物BG136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推动航贸金耦合发展。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离境港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正式落地,结束了中国北方没有水路离境港的历史;新增航线16条、总数达223条,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东北亚之首;青岛自贸片区加快建设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打造航贸金耦合创新主阵地。


滨海旅游业态丰富。携手打造缦合缦国际文旅项目,启动山海岛滩旅游规划建设,加快竹岔岛开发建设,推动唐岛湾文化艺术中心、东方贝壳文化博览园等文旅项目建设;明月海藻世界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4A级景区。


向海开放

促进国际合作示范引领



2023年2月,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框架协议,“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正式启动建设。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为初始,以联合国“海洋十年”为重要契机,是我国唯一统筹参与和全面实施“海洋十年”工作的国际合作中心,作为支撑和服务“海洋十年”中国委员会的实体机构,也是国内首个在“海洋十年”倡议下开展双多边合作、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综合型、引领型、创新型国际合作平台。


近一年来,“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建设迈入新阶段。中心先后承办DCC国际启动大会、国际海底领域联合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吸引20多个国家300余位嘉宾参加;受邀参加全球滨海论坛、PICES2023年会等国内外高端涉海论坛展会,中心相关工作受到外交部充分肯定;接待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等国内外组织和机构80批次、超400人来访,与相关国际机构和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助力青岛成为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亚洲唯一创始城市。


与此同时,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举办规模能级实现新突破。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嘉宾参会参展,嘉宾规格、数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高标准承办我国政府主导的全球首场BBNJ研讨会,进行服务国家对外发展的新探索;强化“双招双引”,揭牌成立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9大平台,2023东亚海洋博览会达成合作意向227项,激发全面经略海洋新动能。此外,新区还不断强化服务职能,全面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秉持可持续发展,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坚持战略引领,全力推动海洋经济走在前列。


2024年,新区将继续精准落实国家战略,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科技竞争力、海洋港口竞争力、海洋国际合作竞争力,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