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威海、东营等有条件的市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这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之所以选择威海成为先行区,是因为我们具备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基础条件。”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隋同朋介绍,从全省来看,我市经济总量适中,发展质量较高,产业结构良好,人均收入较高,区域大小适宜;从市域内看,全域发展相对平衡,城乡、区域差距较小,“小而精”“高而均”特点突出,具备在全省率先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区的条件。
具体而言,威海有六方面的显著优势:经济发展协调均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前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70%;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及产业链,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位居全省第一;公共服务优质均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保持在75%以上,人均期望寿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等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发展底色鲜明,全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指标全省较优;精致城市成效显著,城市宜居指数保持全国前列,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阅读空间在城乡遍地开花。
去年,我市第一时间组建共同富裕先行区创建工作指挥部,推动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健全创建工作体系上,我市制定共同富裕先行区工作指挥部《议事规则》《办公室工作细则》,建立协调联动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形成以重点工作清单、改革任务清单、示范案例清单、典型经验清单等“四张清单”为引领的改革创新成果体系,先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逐渐成形。
在全省先行先试第一年,威海将如何发力先行区建设?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我市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快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聚焦实现共同富裕,全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市共同富裕先行区创建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孙海峰表示,我市正以实现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区域共富、物质精神共富为目标,以全民共享、全域精致、全龄友好、全城文明、全程民主、全面发展为方向,健全促进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和完善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扎实蹚出“共同富裕”的威海路径。
眼下,我市正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工作方案,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研究实施一系列体制性、机制性的创新措施,分领域出台一系列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文件,推进63项年度重点任务落实落地。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全力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争取一批含金量高的突破性政策,积极宣传推广威海典型经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