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深海钻井平台市场份额占全国八成!专访烟台市长郑德雁

来源:智汇海洋   发布时间:2023-03-10 16:20:57 

【访谈摘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

►烟台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家工业化葡萄酒酿造企业、第一家机械制钟工厂、第一个弹子锁厂等一批民族企业在此诞生,拥有“实业报国”的深厚基因。

►我们正对标美国休斯敦、德国路德维希港、日本东京湾等世界级化工基地,加快建设烟台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三大千亿级园区。

►烟台因港而立、依港而兴,这里不仅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力争用5年时间,全市工业产值翻一番,再造一个烟台工业体量。

►我们将深入研究零碳、负碳海岛建设模式,全力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为全球海岛绿色低碳治理提供示范样板。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00.jpg

地级烟台市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40年。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烟台地区,组建山东省辖地级烟台市。11月,重新组建的中共烟台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02.jpg

烟台城市形象照片。 本文图片均由  烟台市委宣传部提供

回顾当年成立之初,烟台市迅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984年,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等14个城市成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援建烟台大学;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

四十不惑,而今的烟台对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更加坚定。

烟台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烟台市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主引擎’,牢牢把握实体经济主攻方向。”近期,澎湃新闻书面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他如是形容制造业对烟台经济的重要性。

具体来看,烟台一是“做优生态”,即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二是“做活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三是“做强主体”,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支持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海洋强市也是烟台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强力抓手。

郑德雁说,“我们一是放大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二是强化‘三产联动’,加快构建实力一流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三是强化海洋综合治理,加快打造环境一流的海洋生态样板。”

另外,国务院去年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我们将率先走出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以推进能源、产业、城市‘三个转型’为抓手,努力建设全国、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郑德雁这样表态。

【对话郑德雁】

5年时间,再造一个烟台工业体量

澎湃新闻:烟台市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目标是“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还提出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请问烟台市这一目标和战略是一种什么关系?

郑德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要求“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

烟台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第一家工业化葡萄酒酿造企业、第一家机械制钟工厂、第一个弹子锁厂等一批民族企业在此诞生,拥有“实业报国”的深厚基因。

近年来,烟台市深入落实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构建了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体系,“烟台制造”助力大飞机、高铁、核电、深潜等“大国重器”问天探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烟台市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主引擎”,牢牢把握实体经济主攻方向,聚焦“做优生态、做活创新、做强主体”,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澎湃新闻:“做优生态、做活创新、做强主体”具体指什么?

郑德雁:“做优生态”,就是聚焦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烟台市重点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明确了每条产业链主导园区、链主企业,绘制形成产业链全景图谱“一图五库”,每条产业链重点抓实一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一支服务基金、一支专业化团队、一批重大项目,切实增强产业链“生长力”。

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5.2%、实现工业利润674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做活创新”,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烟台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始终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协同发力,让烟台制造插上科技的翅膀。

过去五年,我市实施了104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其中突破“卡脖子”技术和变革性技术30多项。2022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进程质效监测指数为134.2,比全省高25.3;“四新”经济投资占比6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2.4%,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5.8、14.6个百分点。

立足做强创新平台,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规划建设了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海洋经济创新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区两廊”和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新药创制2个山东省实验室,今年将在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创新中心20家以上。

立足培育创新主体,我们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打出了创新激励、金融赋能、减税降费、要素保障等“组合拳”,支持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逐步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13家、瞪羚企业6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5家,力争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00家。

立足引育创新人才,我们不断完善升级人才政策,构建起“顶尖人才亿元支持、领军人才百万资助、青年人才万元补贴”政策体系,推出了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人才定制房”政策,让各类人才在烟台安居乐业,力争每年引进不少于400名博士、5000名硕士、60000名大学生。

“做强主体”,就是以一流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支持市场主体蓬勃发展。近年来,烟台市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服务发展的主要抓手,制定出台了稳经济促发展助企业一系列措施,全市实有市场主体从2018年的75.9万户增长到2022年的104.2万户。

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制定了《烟台市实施企业倍增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100家骨干企业、100家高成长型企业为牵引,推动企业倍增发展。我们追求的企业倍增不仅是规模、效益的倍增,更重要的是科研实力、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等内涵式倍增,力争用5年时间,全市工业产值翻一番,再造一个烟台工业体量。

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影响,去年初开始市级领导和39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每人每月深入走访2家以上企业,选派1855名党员干部联系服务3139家重点企业,解决问题3700余个,得到企业好评。今年将由工业逐步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同步做好增设数字专员、金融专员、法律专员等多类型专员工作,主动协助解决企业合理诉求,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优良环境。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烟台是全省5G网络示范区,正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布局建设移动5G大数据中心、华为(龙口)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启动“百企千线”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年内打造100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和1000条智能化示范性生产线。

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烟台市正在争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政企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信用烟台”“无证明城市”等一批“烟必行”品牌,实现“一件事一次办”高频场景全覆盖。

澎湃新闻:您刚才讲到了“做优生态”,能否讲下具体产业的情况?

郑德雁:首先是绿色石化产业。绿色石化是烟台的支柱产业,去年产值达到1730亿元,今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我们正对标美国休斯敦、德国路德维希港、日本东京湾等世界级化工基地,依托6个省级化工园区和万华化学、裕龙石化两大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烟台化工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三大千亿级园区,5年内形成4000亿元以上投资、5000亿元以上产值。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04.jpg

烟台万华工业园

再就是汽车产业。烟台汽车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建有通用汽车全球最有价值工厂—上汽通用东岳基地,韩国现代汽车海外唯一的综合性汽车研发中心,亚洲最大的轮胎试验场,汽车零部件企业400多家,15个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我们聚力推动传统汽车向高端化、新能源方向转型,深化与上汽通用集团合作,启动建设全新纯电中高级轿车及电池电驱项目,加快下线凯迪拉克高端新车型,向百万辆整车生产基地迈进。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06.jpg

通用东岳汽车车身车间高密度机器人焊接

还有有色及贵金属产业。烟台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我们将依托山东黄金、招金集团等骨干企业拓展产业链,向工业用金、首饰用金、矿山机械、固废利用、黄金文旅等“微笑曲线”两端拓展,打造全国最大的黄金精深加工基地。

还有食品精深加工产业。烟台是“中国食品名城”,农产品出口占全省的1/5、全国的1/20,拥有上市公司11家。去年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烟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依托春雪、龙大、鲁花等一大批全国预制菜知名品牌,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还有电子信息产业。烟台是全国最大的游戏机产地,拥有富士康、睿创微纳、中节能万润等一批骨干企业,我们正在集成电路、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方面重点发力,建设烟台光电传感产业园、一诺微电子产业研究院,打造全国8K显示材料生产供应基地、全省5G+8K应用示范区。

还有生物医药产业。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了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以来先后有3种一类新药上市、另有14种一类新药处于临床阶段。围绕塑强生物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牟平区蓝色药谷生命岛为核心引领园区,聚焦医用同位素药物、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组白蛋白药物、VLP创新疫苗、重组白蛋白、靶向生物创新药培育产业优势,布局推进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医用同位素“一堆一器”、国家级细胞药物与基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生命科学城。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07.jpg

烟台东方航天港实现运载火箭海上发射

还有航空航天产业。东方航天港是全国唯一的海上发射母港,成功实施海上发射5次、发射卫星37颗,创造了首次海上发射、首次运载火箭近岸海上发射等多个全国纪录。我们按照“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里有船”的产业布局,以海上常态化发射引育航空航天产业链,建设东方航天港、卫星产业园、空天海装备制造城三大百亿级航空航天载体,研制发射东方慧眼星座遥感卫星,形成一流的海上发射服务中心和空天信息产业聚集区。

深海钻井平台市场份额占全国八成

澎湃新闻:烟台市提出“聚焦海洋经济突破,在建设现代海洋强市上迈出新步伐”。请介绍下烟台市海洋经济的情况?

郑德雁:烟台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海洋产业基础较好,是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全国优势水产品主产区,拥有1071公里的美丽海岸线,管辖海域1.2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0%以上;拥有12个沿海区市,占全省的30%以上;拥有230个海岛,占全省的40%,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近年来,烟台市坚持把海洋强市作为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强力抓手,制定《烟台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先锋建设现代海洋强市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引领性文件,持续增强蓝色动力,去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增至23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近1/4,逐步实现由传统海洋大市向现代海洋强市跨越。

工作中,我们加快推动海洋港口、产业、生态保护“三个一流”。

澎湃新闻:港口是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烟台在港口建设方面有哪些布局?

郑德雁:我们一直在放大区位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烟台因港而立、依港而兴,这里不仅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五个海关、十个港口”的优势,烟台港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也是山东半岛及内陆腹地能源物资运输的重要口岸。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山东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启动实施了港口一体化改革,烟台港整合到山东省港口集团,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我市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强港”目标,推动烟台港由货物中转港向综合服务港和国际贸易港转型。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09.jpg

烟台港

2022年,烟台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62亿吨,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排名第8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至412万标箱,年均增速超过12%,成为全国第一大对非贸易港、进口铝矾土第一大港、沿海第三大商品车出口港,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推进芝罘湾港区“退港还城”、烟台港西港区提质增效和蓬莱新港区规划建设,实施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提升工程,完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四位一体”港口集疏运体系,培育壮大涉港产业集群,计划到2025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60万标箱,打造立足环渤海、对接东北亚、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澎湃新闻:产业是海洋经济的主要支撑。烟台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郑德雁:我们强化“三产联动”,加快构建实力一流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近年来,烟台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陆海统筹开发保护格局。

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海洋牧场是海水养殖模式从传统的“一产”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养殖的“二产”转化,向滨海旅游、观光体验等“三产”延伸的实践载体。烟台市坚持以海洋牧场建设为引领,推动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启动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建成“耕海1号”“国鲍1号”等深水智能大网箱10座、海洋牧场平台18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处。

我们还在加快布局建设“海上粮仓1号”等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设施,探索发展“海上风电+氢能+海洋牧场”“风光渔互补”等现代深远海立体开发模式,争创全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示范区。

积极培育水产原良种体系。水产种业作为养殖渔业的“芯片”,在产业链前端具有主导地位。烟台市积极打造“南鱼北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设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打造“水产种业硅谷”,全市水产苗种年产量4000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名贵鱼陆海接力养殖基地。

突破发展高端海工装备。烟台是山东省确定的高端装备产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的蓝鲸1号、2号大国重器,助力我国2轮可燃冰试采,深海钻井平台市场份额占全国八成。我们将依托骨干企业优势,加快建设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重点在蓬莱规划19平方公里的海工装备制造聚集区,布局建设海工研发及总装基地、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园、海工物流产业园“一基地、两园区”。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13.jpg

中集来福士山东烟台建造基地“蓝鲸1号”和“蓝鲸2号”钻井平台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14.jpg

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220千伏陆上升压站现场

大力提升涉海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海洋科技突破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变革,促进海洋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式增长,发力突破海上卫星发射、海水淡化膜组件、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构建自主创新的海洋科技创新生态。

烟台市聚集了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哈工程烟台研究院等涉海高校院所13家,省级以上海洋类科创平台51个,海洋科技工程技术人员5万多人,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正在推动组建中集海洋科技集团北方总部,整合高校院所优势,在“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海底资源”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逐步实现全域绿色低碳发展

澎湃新闻: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请问在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同步推进生态保护?

郑德雁:我们强化海洋综合治理,力争加快打造环境一流的海洋生态样板。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人海和谐是海洋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市颁布实施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入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规制度,推行“湾长制”“河长制”,系统推进海洋环境整治和修复,连续举办中国烟台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实现了“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目标。

我们依托长岛海洋生态资源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效,与北京大学建立了双方合作工作机制,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研究院建设,长岛成功纳入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获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们将深入研究零碳、负碳海岛建设模式,全力打造“长岛国际零碳岛”,为全球海岛绿色低碳治理提供示范样板。

微信图片_20230310161317.jpg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

澎湃新闻: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务院上述文件赋予山东的任务之一。请问烟台市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如何建设这一先行区?

郑德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使命,也是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创造的重大机遇。

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我们将率先走出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以推进能源、产业、城市“三个转型”为抓手,努力建设全国、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一是大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烟台市清洁能源发展较快,实现了“四个第一”: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形成了山东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烟台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也有责任为全省、全国能源转型多作贡献。

我们正聚焦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千万吨级LNG供应储运基地四大千万级新能源基地,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

二是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烟台市奋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兴产业加速崛起,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为优势要素的丁字湾双碳智谷和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百万辆汽车产业基地、中国海工装备名城、国际生命科学城,充分利用资源和产业优势,培强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配套,布局建设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增强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烟台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具有通山达海、河海相通、湾岛互映的独特禀赋,叠加城市更新、新城建、海绵城市三大国家级试点,开展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条件优越。我们以建设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展“三城联创”,建设千里海岸观光廊道、夹河生态带、城市中央山体公园等,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实践。

目前,烟台市正在开展清洁供暖替代工程,全市核能供暖面积近500万平方米,今年将向远距离延伸,新增市区工业余废热供暖1000万平方米以上,三年内达到4000万平方米以上,打造中国北方城市清洁供暖样板。

同时,统筹推进低碳园区、低碳厂区、低碳校区、低碳社区建设,开展打样示范,逐步实现全域绿色低碳发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张家然 实习生 刘露 王雯漪 韩卓尔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feXvTkivEp71XzrZBoMYaw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