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刚来这里调研过!杨晓和任海南省委常委、儋州市委书记、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
截图来源:海南新闻联播
据海南卫视《海南新闻联播》2022年4月14日消息,中共中央日前批准:杨晓和同志任中共海南省委委员、常委;中共海南省委日前决定:杨晓和同志任中共儋州市委委员、常委、书记,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委员、书记。
在此之前,杨晓和为河北省廊坊市委书记,海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启方兼任儋州市委书记、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
杨晓和 资料图
官方简历显示,杨晓和出生于1967年4月,河北邯郸人,1988年10月入党,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
杨晓和早年在邯郸县(2016年已撤销)工作,曾任共青团邯郸县委副书记、书记。1997年后,他历任鸡泽县副县长,魏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邯郸市丛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等职。
2013年12月,杨晓和调职河北省审计厅,任副厅长、党组成员,2016年10月任厅党组书记,同年12月获任厅长。2020年10月,他出任廊坊市委书记,直至此次履新海南。
儋州城区 图源:儋州市政府官网
据儋州市政府官网介绍,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部,西和北濒临北部湾,东邻临高和澄迈,南至东南靠琼中和白沙,西南与昌江接壤。全市陆地面积3398平方公里,约占海南省的1/10;海岸线307公里,约占海南省的1/6,在全省市县中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
洋浦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1992年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外商投资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现规划控制面积11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实有人口约10万。2020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东方临港产业园(39.4平方公里)、临高金牌港开发区(20.1平方公里)并入洋浦管理。近年来,洋浦经济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首批绿色园区和石化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总书记刚来这里调研过!
2022年4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的洋浦经济开发区,先后考察了洋浦展示馆、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了解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等情况。
△4月12日考察点示意图
洋浦经济开发区:亮丽的“海南名片”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儋州湾的西北侧,它是船只避风良港,水深浪小,无淤积,可泊万吨巨轮。”这是《儋县志》中关于洋浦港的一段描述。
1988年,海南正式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拥有深水港口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的洋浦,被历史的浪潮推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
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省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外商成片开发、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
洋浦地区毗邻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10多个主要港口城市直线距离不超过500海里,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
△俯瞰洋浦港口。(总台记者叶飞拍摄)
习近平早在地方工作时,就与洋浦有了情感联结。任职福建期间,他支持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在福建举行大型招商活动。
2010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来到洋浦,调研中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自主创新情况。
四年前到海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起海南有许多独特的亮丽名片,如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国际旅游岛、洋浦开发区、热带农产品主产区等。
他说,“每一张名片都蕴藏着深厚发展潜力、孕育着重要发展生机,都可以做出一篇大文章、好文章”。
洋浦展示馆:发展成就入眼来
相隔12年,习近平总书记再访洋浦。这片热土已经做出了实打实的“大文章、好文章”。
4月12日上午,总书记来到洋浦展示馆,重点了解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
洋浦展示馆坐落在滨海文化广场,展陈面积达到2600平方米,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4D动感体验等多种形式,分4个篇章展现洋浦经济开发区近30年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和未来规划。
展示馆里,有两个数字格外打眼:去年,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海南全省47.6%,工业总产值占全省34.9%。
值得一提的是,促进儋州与洋浦一体化发展,已经列入《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去年年底,海南召开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将举全省之力奋力打造海南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展馆,是了解一个地区自然、人文变迁的重要窗口。
2018年4月,总书记在海南省博物馆参观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成就展时,就深情表示,海南从一个欠发达的边陲海岛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驰名中外的国际旅游岛,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
海南如此,洋浦也是如此。
△洋浦经济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模型。(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小铲滩港区:吞吐之间 刷新纪录
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还来到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考察。
小铲滩港区在2016年底试运行,建设3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集装箱65万标准箱。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小铲滩港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繁忙的港口和码头,正在不断刷新着历史。
2020年9月,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开通海南自贸港第一条洲际越洋航线。目前已布局内贸航线12条,外贸航线13条,实现东南亚国家和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
上个月,载重5036吨的“马跃”轮成为入籍“中国洋浦港”的第33艘国际船舶,这也是落户洋浦的第一艘外资企业拥有的国际船舶。
今年一季度,洋浦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完成40.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1.84%,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新使命、新标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
2018年4月13日,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
四年之后,这次赴洋浦考察,总书记重点了解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
在海南建设自贸港的进程中,洋浦又一次承担起“先行区”的重任。2020年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 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在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区域航运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平台三个领域,做好“基地、通道、平台”三个方面的文章。
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四年前,总书记强调,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要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学习借鉴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海南自贸港建设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这次他调研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正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生动缩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南将扛起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使命,打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