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考察调研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这是总书记第二次来三亚关心海洋科技发展
2019年5月,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正式成立,现有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70余名,研究生408名。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围绕“深海”和“热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海南地域特色,在南海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牵头建设了“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洋科教工作者们说,总书记非常关心海洋,这使他们很受鼓舞。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毋庸置疑非常必要,他们决心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服务于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建设。
上次来三亚,总书记也曾专门关心海洋科技发展情况。
2018年4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三亚市考察。图为习近平在位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仔细察看“海翼”号深海滑翔机、“天涯”深渊着陆器等设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8年4月12日下午,总书记来到设在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看望科技人员和考察科技创新情况。这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三方联合共建的深海科技研发机构。
当天,总书记在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和潜航员团队交流时说,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南繁科技板块包括南繁科技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全球生物谷,深海科技板块重点布局深海科技城、南山科考母港。(总台央视记者郭晓龙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两次赴三亚调研的主题,始终紧紧围绕“种子”和“海洋”。这与海南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密不可分。
海南既是“种业硅谷”“育种天堂”,还管辖我国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积,在开展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8年4月13日,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海南要加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支持海南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支持海南建设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等。
总书记在海南关注的“种子”与“海洋”,既是科研创新的重点课题,也是攸关中国发展的战略命题。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而解决好种子问题、确保种源安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
去年5月28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总书记列举的9个前沿领域中,就包括生物育种和深地深海。
从一颗种子到无垠海洋,总书记在三亚关注的两件事,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国家之所需、人民之所需、时代之所需,就是科技创新之所向。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