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洋碳汇建设,山东支持威海等市开展先行先试工作

来源:齐鲁晚报网   发布时间:2022-04-08 09:40:43 

4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生态环境厅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通常来讲,碳汇包括森林碳汇和海洋碳汇,森林碳汇称绿碳,海洋碳汇称蓝碳,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泓洋介绍,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储碳量大、储存时间长等优势,据估算,海洋碳库相当于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海洋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固碳效果十分显著,对全球环境和气候有巨大调节作用。

山东是海洋大省,拥有滨海盐沼、海草床、藻类贝类养殖等丰富的蓝碳资源,在发展海洋碳汇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目前,依托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成立了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系统开展我省海洋碳储量调查评估及其方法学等研究;威海等市已经在海洋碳汇建设方面开展了先行先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四五”时期山东将加快推动海洋碳汇建设。

一是实施滨海湿地固碳增汇行动,开展典型滨海湿地蓝碳本底调查工作,推进盐沼生态系统修复,增加海草床面积、海草覆盖度,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是探索以近海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为重点的现代化海洋渔业发展新模式,高水平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

三是开展滨海湿地、海洋微生物、海水养殖等典型生态系统碳汇储量监测评估和固碳潜力分析,探索建立蓝碳数据库。

四是加强海洋碳汇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海洋碳汇技术研究,积极探索开发海洋碳汇方法学,鼓励相关自愿减排项目开发。

五是积极探索区域碳普惠机制,支持威海市探索建设蓝碳交易平台,推动海洋碳汇由资源转化成资产。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83692441207112222/?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49329254&use_new_style=1&req_id=20220407190054010158147020160A460A&group_id=7083692441207112222&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88910f94-0f70-4835-9907-a3e1e9215ea6&wid=1649381619292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