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挑战一一海洋国家利益战略思考
王诗成海洋强国丛书一一蓝色的挑战(2003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我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海洋与国家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向海则盛,背海则衰,已被古今中外的历史所验证。在跨入21世纪的今天,认真反思、研究、探索海洋国家利益在国家振兴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一、海洋国家利益概论
(一)海洋国家利益的内涵
国家利益是事关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高利益。海洋与国家利益密不可分。海洋国家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上所追求的主权和利益,反映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和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与兴趣。对于一个濒海国家而言,海洋国家利益的得失,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文明进步走向,决定或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海洋国家利益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是可以分类的,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它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在不断分化、组合中形成新的内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生效,使得传统国家利益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海洋国家利益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已大大超出了传统国家利益的认知框架和范围,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方方面面。
1.海洋与国家政治
海洋国家利益对国家政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地位上。海上综合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家政治地位的高低;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它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体现在国家的主权上。海洋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海和领海是一个国家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是一个国家的管辖海域,舰船则是一个国家的流动国土。海洋主权的得失,直接影响着国家主权利益和生存发展空间。
第三,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上。海洋是连接世界各大洲、沿海各国家和地区的通道。海洋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活动,它与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走向海洋,既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又是一个国家走上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2.海洋与国家经济
海洋中蕴藏的生物、油气、能源、空间、旅游、矿产等资源非常丰富。海洋是人类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面临着陆地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口爆炸三大难题的困扰,人们怀着对海洋的期待进入了21世纪。
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越来越依赖于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具有渗透力强、辐射面广、带动力大的特点,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丰富的海洋资源将会被更加广泛地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将以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为繁荣世界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21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是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也是综合国力和高科技的竞争,谁要立于不败之地,谁就要做好海洋综合开发这篇大文章。
3.海洋与国家安全
海洋是一个国家的前哨和门户,在防止外部敌人从海上入侵、捍卫国家主权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近年来,海洋军事力量和军事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以海制陆的军事走向,对军事格局乃至政治战略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强。海洋不再只是战争的通道,已成为战略争夺的主体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围绕海洋权益斗争的展开,海洋对于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大。
《公约》生效后,世界性瓜分陆地战略空间的斗争正被海洋权益的争夺所取代,海洋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高地。围绕国际海洋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海洋权益的分享而展开的国际海洋斗争将会越来越突出,海上的军事较量也会更加激烈,并可能在局部地区再度引发武装冲突和战争。
制海权、制空权是否强大,成为衡量一个主权国家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海洋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
4.海洋与社会文明进步
海洋创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生物世界,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海洋调节着全球的气候,创造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海洋作为人类的生命支持系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浩瀚的海洋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巨大而厚实的基础。对海洋的开发、利用、管理和控制是古往今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明程度的高低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密切相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走向。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地中海文明、大西洋文明无不极大地推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21世纪,人类将创造更加辉煌的太平洋文明。
(二)决定海洋国家利益的主要因素
海洋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海洋国家利益的因素不断发展变化,沿海国家对海洋国家利益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决定海洋国家利益的因素,既有给定的、不会变化的因素,也有不断变化的因素。给定的、不会变化的因素,包括一个国家海洋国土面积的大小,临海位置及区位优势,所管辖海域的资源总量以及一定时期国人对海洋的需求等。它们往往决定着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海洋战略决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而陆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海洋大国,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战略取向在控制人口总量、提高科技水平、科学利用耕地和陆地资源的同时,必须发挥海洋优势,开发利用海洋,向海洋要财富和发展空间。
根据《公约》规定,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笔者在本文中统称这部分海域为海洋国土)。有这么辽阔的海域,我们必须发展海上力量,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这些,都是今后很长时间不会轻易改变的“定量”。
不断变化的因素,又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主要指广义上的海洋社会生产方式和国家管理海洋的政体形态。海洋社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国家开发及利用海洋的科技水准和创新能力、海洋经济增长率和沿海民众生活的改善情况、国家通过海洋对外开放程度和贸易及投资水平、人均产值和海洋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等要素。而国家管理海洋的政体形态主要包括政府对海洋地位的认识程度、对海洋的决策水平、对海洋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管理海洋与维护海洋权益力量的强弱以及社会关注海洋的程度等多方面。国家管理海洋的政体形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海洋政治追求及国家的海洋形象,决定着这个国家在国际海洋活动中是获益还是受损,规定着其海洋国家利益的伸缩程度及其在海洋外交政策上体现出来的性质,如是扩张型的还是防御型的、和平利用型的还是军事侵略型的、强调合作开发型的还是主权占有型的等。内生变量起决定性作用。它不但对于制定政府海洋议程和决定海洋国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决定了海洋国家利益的基本走势和基本内涵。比如,当一个国家的陆域资源不能满足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要求时,向海洋要资源、要生存与发展空间就会提到议事H程上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时间的推移,一些国家的主权要求可能延伸至远海乃至大洋洋底。
外生变量主要指与一个国家海洋周边环境安全相关的各种成分,如海上和平及冲突的现状、周边国家关系和海洋国际合作的氛围、邻国和相近区域的经济基础、海洋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及传递速度、特定时期国际社会对海洋关注的焦点、国际海洋制度和法则的变化等,即它包括了国家在决定其海洋国家利益时所要考虑的一切外部因素。外生变量的伸缩性极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甚至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它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对沿海国家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并进一步反作用于内生变量,从而重新确定国家海洋议程和定义海洋国家利益。除了高度封闭的国家,各国都非常重视周边海洋环境对本国利益的影响。昔日,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小农意识浓厚,对西方列强海上力量的大发展视而不见,不重视海洋防御,致使殖民主义国家从海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华民族承受了深重的灾难。
二、海洋国家利益的反思
回顾几千年世界海洋发展史,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中国的大洋航行也比西方国家早几百年。然而,为什么我国的海洋发展在有过几度辉煌后最终又衰落下来,而西方列强却利用中国的四大发明走上海洋强国之路呢?对此,站在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答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过去我国对海洋文明的性质、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认知与西方国家有着极大的差别。
(一)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系统
浩瀚的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走向海洋,是同人类摆脱自然奴役能力的提高相联系的;同时,对海洋开发利用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无论是公元前1600年前后的爱琴海文明,还是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的地中海文明,继而l5世纪开始的大西洋文明,都是随着海洋商贸的繁荣而产生的。
地中海文明之所以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以航海为代表的海洋贸易的发达。广泛的航海活动使贸易变得极为方便,并使得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能够向四周辐射,将地中海、红海、黑海以及大西洋沿岸众多的古代民族纳人文明光环之中。同样,由于航海的发达、贸易的繁荣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扩张、掠夺、侵略,世界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大西洋文明。大西洋文明的发展、繁荣与演进,以种种形式影响了整个世界。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远古时期的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则更多地呈现出鲜明的海洋特征。闻名遐迩的地中海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它是由一些不具备农业生产条件的民族在千百年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航海活动中产生的。由于其唤海、殖民活动范围广泛,它吸收了亚、非、欧等濒海地区文明的营养,成为有明显包容性的文化形态。地中海文明时期的航海活动以商业贸易、海盗掠夺、殖民拓土为目的,文明的基本色调以富于冒险、开拓、竞争和创新协作意识为主体,具有乐观、积极、强悍的浪漫色彩。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我国蒙古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具备了同地中海沿岸农耕民族一样的特点,这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能够形成开放、冒险意识的根本所在。可见,海洋文明的“长度”是没有尽头的海洋的“长度”,它的走向则是“四面出击”的方向;海洋文明与寻找商业市场紧密相连,活力强,富于开放性,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每一个民族的文明都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特征。中华民族,就是以海纳百川的襟怀创造了融黄河文明、草原文明与海洋文明于一体的华夏文明。
我们可以通过剖析齐鲁文明融合的过程来看历史上海洋文明和黄河文明融合的渊源及其历史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今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和鲁国(在今山东内陆地区)在不同的人文环境、政治方略和地理条件下,形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文明体系,即齐文明和鲁文明;姜太公初封于齐,由于“齐地负海渴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特殊的地理条件使齐地只能兴海为业。齐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农工商各业并举,“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成为富甲诸侯的“海王之国”;在政治上,主张“举贤而上功”;在文化上,“因其俗,简其礼”,讲宽容,尚变通。齐地风俗“宽缓阔达而足智”,伦理观念淡薄而崇尚功利,最终使齐文明发展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富于冒险、开拓、豁达、机敏等为主要人文性格特征的文明系统。而周公封于鲁,立国于泰山之阳的平原地区,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从而使鲁文明一开始就建立在单一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使之具有典型的农业文明的特征。单一农耕结构,造成了经济生活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加上农业社会生活的单调、慢节奏和稳定性,由此造成了重经验和传统,崇尚仁义和中庸,以执著持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宽厚仁爱、重义轻利为主要人文性格特征的鲁文明系统。战国之后,随着齐国对鲁国的兼并和学术、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使齐鲁两大文明系统不断冲撞融合,走向一体化,最终使齐鲁文明成为一种具有很强适应性和同化力的文明系统。它既稳健持重,又具开放性;既务实崇利,又在价值观念上富于道德理想色彩;既重视经验传统,又不乏革新进取精神。
齐鲁文明的融合过程就是华夏文明形成发展的一个缩影。华夏文明之所以历经磨难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海洋文明的特征。但应当指出的是,华夏文明的主调仍是以大河文明为特色的黄河文明。大河文明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因而大河文明的“长度”就是大河的“长度”,其走向就是大河的走向。大河文明由于受自给自足式小农经济思想影响,“以海为田”十分发达,“以海为商”则十分落后。如果把西方海洋文明称为海洋商业文明,那么华夏文明则可以称为海洋农业文明。在东西方不同性质的两种文明的导引下,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中国被滚滚而来的世界海洋大潮远远地抛在了后边。
(二)海洋价值取向上的本质区别
东西方在海洋价值取向上的质的差异,导致了对海洋、海权、海军的认知上出现巨大反差,从而决定了近代中国和西方列强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
在世界诸多的航海探险活动中,我国曾做出令人瞩目的贡献。最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是中国的僧侣,比哥伦布早约l000年;郑和的远航,早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87年,早于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92年,早于麦哲伦环球航行114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海上远航的先驱。然而,中华民族由于长期受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左右,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兴渔盐之利,行舟楫之便”,对海洋的认知始终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祖训,锁定在“以海为田”的层次上。
据史书《世本》记载,居住在山东沿海地区的居民早在4000年前就开始“煮海为盐”了。至夏、商、周时期,我国沿海渔民创造了多种渔具和捕鱼方法。春秋战国时期,钓鱼活动已很普遍,如《庄子》记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汉代时,渔业曾出现了“江湖之鱼,莱黄之鲐,不可胜食”的盛况。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下5000年海洋文明的发展始终局限在海洋农业文明的范畴。
西方列强对海洋的价值取向是为夺取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而进行海外贸易、掠夺境外资源和殖民拓土。当今,英、美、俄、日等世界强国无一不是靠发展海上力量,通过海洋控制、掠夺世界财富强大起来的。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靠强大的海上力量,先后战胜了海上霸主西班牙、海上“马车夫”荷兰以及雄心勃勃的拿破仑所统率的法国,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起了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在其称霸海洋的3个世纪中,英国侵占了比其本土大l50倍的海外殖民地,全世界1/3以上的商船飘扬着“米”字旗。美国成为第三代海洋霸主的历史,理论上可以追寻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教官马汉在潜心研究大量的历史事实后悟出了这样一条道理,即“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马汉在作了大量考察论证后说:“正因为英国控制了海洋,它才可能成为殖民帝国。从海洋贸易中获得利润,并将那些想动摇其海上霸权的陆上强国一一击败。”“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在海权理论的指导下,在广阔的海洋上争夺控制权,靠强大的海上力量获得了加勒比海的控制权,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并在夏威夷群岛上站住了脚。不断地对外扩张使美国后来居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成为超过英、法的世界第一强国。
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致力于发展海军,夺取了通向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走上帝国主义之路。l9世纪中期,日本被迫打开国门,与美国、英国、俄国、荷兰等国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日本经济、政治主权逐步丧失。明治天皇继位后找到了西方列强耀武扬威的不二法门,宣称要以武力来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确立了海上强兵政策。1874年派兵侵占台湾,l878年再次出兵侵占中国的琉球,两次轻易得手,使日本的野心迅速膨张。
1894--1895年,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夺取了中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从中国攫取了2亿两白银赔款及大量经济特权,使日本的工业革命进入了完成阶段,迅速跻身于帝国主义强国之行列。
当西方列强大肆向海外扩张、掠夺的时候,中国明清统治者却实行了与世界大潮相逆的行动——禁海,从而闭关锁国,有海无防,主权旁落,国力每况愈下。l840年,英国利炮轰开了封闭的中国海上大门,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从此,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开始肆无忌惮地进犯中国边疆,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写下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一页。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60年间,帝国主义以战争赔款等形式,共向中国勒索白银13亿两,相当于清政府16年收入的总和。
进入l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国家的兴衰荣辱也无可选择地与海军联系在一起。殖民主义国家正是为贸易而向海外拓殖,为拓殖而拼命发展海军,反过来又凭借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权、抢夺境外资源、发展不平等贸易才走向强国之路的。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发展近代海军并未能真正看清楚这一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仅仅实行企图重新关上国门的较低层面的军事防御对策。因此,中国发展海上力量的整个过程始终处于“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被动、消极和短视的状态。这种低层次的思维,使中国发展近代海军仅仅用之于“防”。
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并不迟于日本,当时完全具有与日本同等的在亚洲崛起的历史机遇。可惜的是,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没有把海洋国家利益放在突出位置,没有海权意识,更没有为争夺海权而发展海军的意识,而是企图将一个产生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近代新军种纳入封建主义的陈腐轨道,企图用代表和体现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坚船利炮去维护濒临死亡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这正是作为曾称雄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沦为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根本原因。
(三)航海事业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
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创造过多次征服海洋和经略海洋的辉煌时期。特别是l5世纪初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宝船队,七下西洋,历时28载,遍访了亚、非37个国家和地区,活跃在从今南亚诸国到波斯湾、红海沿岸直至非洲东海岸的广阔海域上。中国作为东方头号海上强国历时30年。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活动,把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推向鼎盛时期。然而,中华民族辉煌于海洋,也落后于海洋。1433年,明朝颁布了海禁令,从此封建时代的海洋文明一蹶不振。
明朝统治者逆历史潮流实行禁海,从客观上分析是与当时的海盗盛行有关,但从深层次上来分析是有其深刻内在原因的。首先,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来讲,提倡还是禁止航海只能以能否维持封建统治为标准,一旦航海活动损害甚至动摇其封建统治的基础时,禁海和停止航海就在所难免。明初提倡航海,其目的是为了追求万邦来朝的盛况和奇珍俱至的侈奢以及显示国力的强盛与稳定;但当航海促进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以及带来新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使封建统治者无法驾驭人们的思想而危及封建统治时,则被坚决禁止。商业活动,尤其是海上贸易,不像农业生产者那样被固定于一地而“实难控制”,且从商者不是分散地而是相对集中地进行活动,容易“啸聚生叛”;他们不像农业生产者那样易于驾驭,思想活跃,“不服德教,且与蛮夷相通,危及教化”。这样,航海活动及其他工商业的发展就超出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秩序所能容忍的限度,动摇了“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基础,予以取缔就成为必然了。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被停止,明朝初年中国航海事业大发展的节奏突然中断的本质原因是封建统治者感受到了航海活动对封建政权的潜在威胁。
其次,封建政权对商业垄断、限制性经营政策的推行,使封建社会的工商业得不到顺利的发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一个民族只有把自身置于世界市场之中,才能取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必需的广阔空间;反之,如果一个民族孤立于世界市场之外,就失去了最适合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长的大气候。在封建体制的躯壳中,资本主义即使破土而出,仍有被窒息的可能。而西方国家海洋活动大规模、持续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通过航海活动,资本主义打开了境外市场,取得了境外原料,为其高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如果没有新航线的开辟,没有向海外的扩张、掠夺,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航海事业根本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列宁也指出:“资本主义即是广阔发展的,超出国家界限的。因此,没有对外贸易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能设想的,而且的确没有这样的国家。”而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中,从社会制度上根本限制了中国海洋商贸活动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
其三,从明朝的政治经济形势看,郑和并非没有成为“哥伦布”的机遇,也并非因为中国的航海技术到达不了美洲大陆,而是中国没有成就郑和成为“哥伦布”的时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没有开拓性的海权意识。明朝统治者尽管倡导了郑和下西洋,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厚往而薄来,即纯粹是服务于天朝帝国所谓的扬威政策,不是为了开辟向海外开放的海上航线。尽管郑和在屡下西洋的对外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呼吁明政府重视航海、重视海权,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既不可能引起统治阶级的重视,也不可能为统治阶级所接受。明清两朝禁海400余年,严重束缚了中华民族向海洋发展的进取精神,隔断了同国外的交往,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国家的发展处于僵化、停滞状态。
(四)海洋观念上的巨大落差
海洋意识是一个濒海民族的灵魂。海洋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强弱和国家的盛衰。如果我们总结反思近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可列出很多条来,诸如封建制度的没落、小农经济的封闭落后、清政府的昏庸腐败、闭关锁国等,但长期以来固守着封闭的大陆意识、没有形成开放的海洋意识也是其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封建几千年,以重农抑商为主要特征的大陆意识根深蒂固,这是造成东西方海洋观念巨大差异的症结所在。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中,重农抑商,几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老子从农民小私有者的立场出发,提倡小国寡民、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反对商品经济,反对商业带来的剥削思想。老子认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是最自然的、最理想的生存环境。小国寡民就是老子所指的“道”在社会上的再现。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务使生活超然、洒脱、逍遥的精神内涵。尤其到宋朝时儒释道合一,老子的道家思想更植根于中国人心中,形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一部分。老子的重农抑商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学说成为2 000年来封建文化的正统。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其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儒家正统所尊崇的农本思想和耻于言利的观念,为后代重农抑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的改革家商鞅,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第一人。商鞅把农业看做“本业”,把工商业看成“末业”,倡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他拟定的新法规定,凡是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以免除劳役和赋税;凡弃农经商,要将其全家沦为官府的奴婢。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则把重农抑商思想又向前发展了一步。他在著名的《五蠹》中把商人列为危害国家、社会的“五蠹”之一。明代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引进西学第一人”的徐光启也极力推崇农本思想,认为农业是“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之本”。以上这些重要历史人物关于农本思想的论述,对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长盛不衰发挥了重要作用;加之受“三纲五常”以及“父母在不远游”等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开放、进取为特征的海洋意识的形成受到极大的限制。重农抑商成为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华民族走向海洋以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进入封建后期的明清两朝,厉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达数百年,使得中华民族宝贵的海洋意识几近泯灭。
虽然大陆意识一直占据中国社会主导地位,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拥有强烈的海洋意识者不乏其人。郑和、孙中山就是突出的代表。郑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把海洋与国家富强、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代表人物。郑和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海洋意识不断升华。他看到海洋不但是“国家通往海外财富的伟大通道”,而且在促进国家门户开放、保卫国家安全方面也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明朝统治者要拆散宝船队时,郑和慷慨陈词:“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可惜的是,郑和的呐喊并没有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不然的话中国的海洋史将会重新书写。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具有强烈海洋意识和海洋思想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先生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为了探求真理,多次乘船漂洋过海,曾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7次渡洋到檀香山,4次渡洋到美国本土,4次渡洋到英法,7次渡洋到越南,8次渡洋到新加坡,l0余次渡洋到日本……总共航海约20万千米。航海使孙中山先生开阔了视野,把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与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孙中山认为反对列强侵略的首要任务是收回中国的海权。他指出,其海权“操之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他告诫国人:“所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海权问题也……昔日之地中海问题、大西洋问题,我可付诸不知不问也;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也……”“太平洋之重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他以英、美、日、俄等国发展史来警醒国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孙中山先生在其《实业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中国应积极对外开放,向海洋求生存、求发展;特别是以港口为“发源地”,外通内联,带动整个实业的发展。他再三告诫国人,实业的发展离不开海军的保护和制海权的巩固;同样,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海军的强大和制海权的巩固都将无从说起。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刚刚推翻清王朝,我国处在军阀割据的混战时期,加之孙中山先生积劳成疾过早去世而使其美好的愿望没能得以实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全民族而言,海洋意识不强仍是实现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制约因素。
首先,大陆意识根深蒂固,重陆轻海的观念直到今日还在影响和左右着我们。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海洋的重大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很少从海洋的角度来考虑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对如何通过海洋来获取丰厚的国家利益思考和研究得较少。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决策部门还没有把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例如,我国的基本国策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因此也倍加重视农业,但往往忽视了海洋也同样是重要的食物生产基地。荒了一亩田有众多领导过问,而荒了万亩海却无人问津。再如,当前西部大开发搞得轰轰烈烈,国家出台了很多配套政策,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广袤的海洋和具有重要价值的海岛如何开放开发却没有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由于对海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如:海域使用混乱,资源开发“无序、无度、无偿”;海洋管理政出多门,力量分散;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人大海,造成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赤潮频发、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等,这不能说不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悲哀。
其二,海军发展滞后,海洋主权矛盾突出。例如,南沙群岛的现状令人担忧。南沙群岛纳入中国版图历经元、明、清三朝和近百年的风风雨雨,一直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的神圣领土。所谓的南沙群岛之争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它从不存在什么历史纠葛,所出现的问题完全是周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争取其丰富的资源而引发的。对于南沙群岛,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严正声明,宣布“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而周边国家除在已占领的岛屿上继续加固工事、加紧布防、大力开发资源外,还极力创造条件,继续抢占水下礁盘和沙洲,为日后的海洋划界谈判人为地制造证据。
其三,国民的海洋意识仍十分薄弱。如果说“文革”时期风靡一时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连南海诸岛都没有标明尚可原谅的话,那么新的“三字经”没有祖国的海洋就不能不令人遗憾了。20世纪90年代,国内一些媒体进行抽样调查,有98%以上的大学生对中国的版图只认定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不知道还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相当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清楚“海洋国土”是何概念,可见全社会的海洋意识是十分薄弱的。更能说明问题的是,2000年北京建成的千年庆典标志性建筑——中华世纪坛,其前面的环形广场用960块花岗岩铺设而成,面积恰恰是960平方米,然而却忽略了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这不该忽视而被忽视了的问题恰好发生在进人海洋世纪的前夕,这不能不说明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到了时不我待的程度了。
而西方殖民主义国家海洋意识强烈,尽管这种意识包含着野蛮、侵略、掠夺和扩张的成分。他们对海洋的争夺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对陆地的争夺,对海洋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从零星散布在四大洋的岛屿归属上可以看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有150多个群岛早在19世纪之前就被26个国家占据。其中,占据10个以上群岛的国家有法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美国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占据l7个群岛;法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占据了23个群岛;英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占据了17个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争夺有重要军事战略价值的马绍尔群岛,不惜动用了包括l2艘航空母舰在内的62艘战舰、700余架飞机、50 000多兵力,从日本手中夺回了这一群岛。他们占领岛屿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夺取丰厚的海洋国家利益。在亚洲,日本人的海洋观念比较强。距日本列岛以南2 000千米的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不过几平方米的小岛叫冲之鸟岛,涨潮时最高处离海面仅有45厘米,两块光秃秃的珊瑚礁,其长度不足5米,退潮时也只有十几平方米。1987年,日本政府拨专款300亿日元(约2.2亿美元),历时3年的时间为这个鲜为人知的珊瑚礁修筑坚固的护岸工程,让它“长”出水面,而且面积有所扩大。日本不惜巨资抢救两块礁石,其真实意图是用2.2亿美元占下43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保住了岛礁,日本就可将该海域的资源据为己有,并将海防前哨向前推进了2000千米。
冲之鸟礁
冲之鸟礁
海洋与一个沿海国家的兴衰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什么时候重视海洋,国家就富足,民族就强大;什么时候忽视海洋、封闭海洋,国家就软弱,民族就委靡不振。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文化形象,在世界上是惟一的,也是最古老的。龙,是至高无上的威严和震慑宇宙的力量的象征;是以征服海洋为基调,凌驾寰宇、俯控大地的神奇化了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文化表现。这种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先民们走向海洋、利用海洋和征服海洋的实践和希冀。在跨入21世纪——海洋世纪门槛的今天,是进一步唤醒民族海洋意识的时候了。龙归大海,方能尽显其威。向海洋进军,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时代的呼唤,是华夏儿女神圣的历史使命。
三、海洋国家利益再定位
进入21世纪,海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海洋周边环境不断调整变化,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环境趋于严峻。在这种新形势下,重新认识海洋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树立起正确的海洋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中国崛起于21世纪的海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海洋在国际事务中的筹码加重
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保护海洋列为国家发展战略。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海洋列为重要领域,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和资源,从而突出了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巨大作用。l993年第48届联大作出决议,敦促各国把海洋的综合管理列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994年第49届联大确定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特别是《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12海里领海制度、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遗产等制度和原则,打破了海洋霸权主义者对海洋的原始垄断,这是一部全面调整海洋关系的综合性国际海洋法典,它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新时代的到来。按其规定,世界各国合法扩大的管辖海域达1.3亿平方千米,世界海洋的35.8%被置于沿海国的管辖控制之下。《公约》的生效,使世界范围海洋开发利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海洋的战略地位更为突出,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成为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的大舞台。
根据《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以下简称《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属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l/3,其中领海面积为38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这标志着我国在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域国土的同时,也拥有了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海洋是由海岸、海面、水体和海底构成的立体空间,海洋资源是复合的、多层次的。只要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实际可利用的海洋国土面积会远远大于300万平方千米甚至几倍于300万平方千米。另外,我国还获得了先驱投资国的地位,在太平洋拥有一块l5万平方千米国际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的开发权,其中有7.5万平方千米的矿产资源将完全属于我国。海洋主权利益份额的加重,意味着我国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有了更大的拓展。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国家对外开放会获取更多的海洋利益,海洋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海洋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将发挥巨大的杠杆作用。
(二)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1.海洋将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蓝色国土、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问,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大都是沿海国家,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大都在沿海地区,全球l0个巨富国家,8个是沿海国。同样,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我国首先打开的是海上大门,成功地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确立了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带,打破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彼此分隔,使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之中,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海洋经济为例,20世纪80年代我国海洋经济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90年代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海洋经济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其海洋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海洋经济和海岸带区域经济,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外向度最高、最有活力的地区。
海洋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1世纪,资源问题将困扰整个世界。我国陆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02平方千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4。进入21世纪,和国民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45种主要矿产将有一半不能满足需要,已探明的陆地油气资源再过几十年也近于枯竭。随着时问的推移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而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化学、能源、矿产、旅游等资源,海洋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巨大,科技拉动海洋产业升级的前景十分广阔;海洋作为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大有可为。充分发挥海洋经济优势,还可以带动内陆腹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海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缩小沿海同内地的经济增长差距,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我国的海洋事业将进一步迅猛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带动国民经济腾飞的火车头,这对增强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跨越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总之,海洋对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将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2.海洋将为解决吃饭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这是一个时期以来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美国著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1994年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了“未来世界粮食观”及“未来中国粮食观”,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矛盾的确存在,且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加剧了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从人均耕地面积看,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7亩(1亩=667平方米)减少到目前的l.51亩,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且全国有l/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耕地不足l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省人均耕地在0.6亩左右,已经低于日本人均0.7亩的水平。但目前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长,城市扩容,退耕还林、还牧的步伐也在加快,显然,我国要在十分有限的耕地上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困难会越来越大。
中国靠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固然说明了中国农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耕地负担的沉重!如果仍然局限在这7%的耕地上,中国日渐减少的耕地还能支撑多久?我们为什么不开阔视野,看到我们巨大的海洋潜力,让广袤的海洋奉献海洋食品,也来承担一份陆地粮食压力的重担?海洋与陆地是同等重要的食物生产基地,海洋中含有储量丰富的食物资源。目前,全球陆地每年最多能向l00亿人口提供食物来源,而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鱼类、贝类、藻类、虾蟹类),能满足300亿人的蛋白质需要。
海洋不仅可提供大量的食物,而且水产品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及碘、钙等矿物质,是人类摄取高质量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从海洋提取的药物和海洋保健食品因含有多种活性物质,且副作用小、无污染,在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和促进保健方面作用显著。临床实践表明,一些用陆地药源医治不了的疾病,可望从海洋药物中找到解决的良方。以浅海滩涂开发来讲,目前仅开发利用1/4;近海、外海和远洋渔业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合理开发利用这些不与粮食争地,又不与畜牧争草的渔业资源,提高其生产水平,是开拓新的农业资源、增加食物总量、减少粮食的直接消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21世纪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离不开海洋。耕海牧渔,发展远洋渔业,以及实施海洋药物、海洋保健食品开发的蓝色工程应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解决人多地少问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和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3.海洋将为缓解人口问题做出重大贡献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状况是衡量其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经济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尺度,是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和政权是否稳固的大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的人口大国。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加劳动人口600万左右;到2010年,剩余劳力将增至近3亿,就业压力十分沉重。
海洋产业的迅猛发展,必将是21世纪吸引和安排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海岸带的区位优势和海洋资源优势,加速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能拓展广阔的生活和生产空间,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可有效缓解人口增长、劳动力过剩带来的就业压力。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全省仅开发了300多万亩浅海滩涂用于养殖生产,占可开发利用的1/5,即已直接安排产业劳力100多万人(如果加上加工、运输、服务等间接劳动力数量将翻几番),全国算起来则是一个庞大的就业数字。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涉海几十个行业将得到迅猛发展,一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及贫困地区的人口必将以百川归海之势涌向海洋,汇聚成一支庞大的中国海洋产业大军,使我国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沿海地区将为承载更多的居住人口做出特殊的贡献。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最发达的区域多位于沿海地区,世界60%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l00千米的沿海地区内。而目前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居住人口仅占全国的40%(含沿海省超过海岸带100千米的居住人口)。随着海洋经济及沿海区域经济在促进我国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据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居住人口将达到lo亿左右,海洋将为21世纪人口居住和劳动力就业开辟新门路。此外,随着众多海岛的开发,将形成新的海岛移民高潮,海岛也将为解决剩余劳力和吸纳人口做出重要贡献。
(三)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地位提升
21世纪,中国海洋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从国际上看,20世纪海洋战事频繁发生,21世纪海洋将成为.矛盾和斗争的聚焦点。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政治、军事斗争形势正在出现两个重大转移和一个新的重要动向。第一个重大转移是世界斗争的焦点区域正从中东向亚太地区转移。西太平洋地区,是近20年来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这一地区与美国隔太平洋相望,与印欧大陆比邻相接,背负资源丰富的俄罗斯东部区域,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将是未来控制全球经济、政治的咽喉区域。西太平洋是世界上岛屿最多、最密集的海域。这些岛屿多数为大陆岛,面积较大,具有建立军事基地的优越条件。在地理分布上,这些岛屿对亚洲形成一串弧形列岛,利用这些列岛,攻时可作为海军远洋作战的依托,守时可作为国防前哨阵地,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霸权主义国家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将更加插手西太平洋事务。第二论个重大转移是世界斗争的焦点正从陆地向海洋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影响最大、范围最广又难以解决的热点多发生在海洋上或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争议的岛礁近1000个。
一个新动向是美国在亚太建立美、澳、日、韩四国安全磋商新机制,“亚太小北约”浮出水面。新建立的“小北约”将根据存在的需要不断地制造危机,这将给亚太地区带来和增添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可以预见,面对美国的新战略思维架构,中国将被迫处于与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战略应对的态势,亚太国家将陷入两难境地,被迫承受美国的压力。
随着《公约》的诞生,海洋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高地。当前,世界各国围绕海洋权益的激烈争夺,已由过去的争夺军事目标、战略要地和海峡通道为主变为以争夺经济利益、岛屿、海洋资源为主;由过去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主的争夺,变为广大沿海国家竞相参与。进入21世纪,陆上军事热点在相对减少,而影响面广、范围较大的热点主要发生在海上或与海洋问题有关。一方面海洋霸权主义者仍然坚持冷战思维,霸气十足,不时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制造紧张局势,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为所欲为地制造事端,制造战争气氛和借口;另一方面,沿海国家围绕海洋主权和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并引发了加强海上力量的竞争。
从国内看,21世纪的中国海安全环境趋于严峻,中国将面临三大棘手问题。
一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历来是一个敏感的重大政治问题,这里既有主权和民族感情问题,又有复杂的国际背景。进入21世纪,台湾问题已上升为事关一个主权国家安危的重大战略问题。台湾是中国走向大洋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为中国的海洋生命穴位,台湾问题隐含着中国未来海上的安全和生存空间问题。“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意愿十分强烈。而中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中国理所当然地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进程。美国把中国视为其实现全球战略独霸世界目的的最大障碍,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将不择手段地制造事端,来遏制中国的崛起。要达此目的,以美国为首的海洋霸权主义者就要不遗余力地做台湾问题的文章,打台湾的牌。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也将展开一系列斗争。
二是南沙问题。南海资源丰富,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南海西南直通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连,东北控制进入东海的通道,是两大洋的“咽喉”。该地区列入世界交通图的航线有37条之多,每年约有6000亿美元的货物通过南海,占世界运输总量的1/3。南沙的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南沙已有40个岛礁被3个国家占有,8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正在被多个国家争夺。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沙的战略目标趋向务实,表面主权之争已转为实际的资源掠夺。南沙面临着岛礁占领多元化、海域瓜分合法化、资源开发国际化、军事斗争复杂化的严峻形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国、日本及印度积极渗透、介入南沙问题。南沙地区在军事上是美西太平洋基地的咽喉要道。美国一方面拉近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加强美在亚太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加强对该地区的军事合作和军事渗透。l3本,则将南沙视为其“海上生命线”,紧步美国后尘插手南沙问题。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美日等筹划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均将南海涵盖在内。21世纪围绕南沙主权问题将有一番新的较量和斗争。
三是海域疆界争议问题。《公约》的生效,使得人类对海洋的管理开发更加规范化,世界从盲目的、以武力威胁式的占领、开发和利用海洋,转向适当地合作与妥协,按照法律和规则取得和维护各自的海洋权益。在海洋有秩序地被“瓜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沿海国家之间的争端和纠纷,加上还有部分国家尚未批准《公约》,这个公约对这些国家尚不具备约束力,使得有关问题复杂化。一些外国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我们:“在中国海区,有70%以上的地区存在着危机!”
四、海洋国家利益战略选择
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洋强国即建设海上中国,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选择,是中华民族走上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
(一)海洋强国的指导思想
制定我国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着眼于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发展大格局,服从我国“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战略目标,坚持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同步建设的原则,牢固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民族意识,把走科教兴海之路、开发和保护海洋、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增强海防实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为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全面振兴海洋产业,使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使海洋经济领域和海防建设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制定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要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以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东部沿海经济开发区为轴心,向两翼拓展,西部大开发,海洋海岛大开放,形成一个强力支撑带下的比翼双飞格局。建设海洋强国应坚持以下战略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陆海一体化原则,经济质量效益原则,海洋健康、协调发展原则,海洋科技先行原则,开发与开放相结合原则,经济建设与安全建设同步原则。
(二)海洋强国的建设范畴
海洋强国的经济建设是指从全国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对属于中国管理的或有权开发的海洋国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开发、建设和利用的系统建设活动。其经济建设的基本范畴应包括:
(1)从地理区域上讲,海洋国土是相对陆域而言的。我国有权开发的管辖海域即海洋国土约300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沿海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和低潮线上的滩涂面积。
(2)从产业范围讲,海洋经济建设是指沿海经济区域(沿海省、市、县)通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而形成的各种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些部门和行业总称为海洋产业或涉海产业。
(3)从开发建设范围上讲,海洋经济建设不但包括开发海洋国土,还应包括开发建设沿海陆岸、海岛陆域以及依法可利用的公海区域和国外合作区域的开发。海洋产业链可延伸到内陆。
(4)从发展经济目标上讲,主要指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含拉动沿海区域经济的增长率。
(三)海洋强国的总目标
到21世纪中叶,使以占我国国土面积约1/4的海洋国土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l/4,使海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人世界海洋军事强国之列,从而使我们在拥有一个960万平方千米的“陆上中国”的同时,拥有一个在约300万平方千米蓝色国土上耸立起来的“海上中国”。
具体可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6--2020年为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使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体系,海洋综合管理得到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形成,多职能、现代化的海洋执法队伍初具规模。海洋国防力量得到加强,海防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个阶段,2021—2035年为全面发展阶段。新兴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临海经济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海陆一体化城镇体系基本形成。这个阶段的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l8%左右,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海洋综合管理、海洋环境达到沿海发达国家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海防战略体系基本建成,我国的海防军事实力和海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入区域性海洋军事强国之列。
第三个阶段,2036--2050年为海洋事业全面腾飞阶段。这个阶段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以上,新兴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全面开发阶段,海洋研究、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管理、海洋环境、海洋产业综合实力居世界领先水平,海洋国防实现现代化,中国由一个海洋大国跨入世界海洋强国之列。
(四)海洋强国的分目标
1.海洋开发战略目标
海洋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我国国情和海洋开发自身的
特点,从2006年起到21世纪中叶,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速度宜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8%~25%,海洋一、二、三产业的比例由目前的5:1:4调整为3:3:4,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l0%。到2035年,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25%,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8%以上,海洋开发的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进一步缩小,海洋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3:5。到21世纪中叶,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以上,海洋开发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海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沿海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起点较高,在今后的发展中,沿海地区的经济还将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起到带动、辐射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到2015年,我国沿海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目前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水平;到2030年,达到同期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1世纪中叶,达到同期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沿海地区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人、工业化水平、科技文化水平、外向型经济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素质等各个方面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对海洋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对海洋的依存度。实现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海洋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竞争机制;逐步提高海洋科技在海洋经济中的贡献率;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提高海洋服务和保障技术水平,实现海洋观测、监测、预报和信息传输现代化,提高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水平,为海军装备的现代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保证我国海洋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步,到2020年,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制造技术、海水直接利用及淡化技术、海洋精细化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洋经济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65%。
第二步,到2035年,海洋石油勘探开采技术、海洋监测和信息技术、海洋调查技术、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洋经济中的科技贡献率达到75%,海洋新兴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深潜技术、海洋矿产勘探开采技术、海洋核能技术、海面及海底空间利用技术、海军高科技等进人世界先进水平,海洋经济的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沿海社会和经济水平高度发达。
3.海洋国防战略目标
我国海洋国防的目标:实现海军建设现代化,保障我国海防安全、海洋主权和祖国统一,确保我国海洋事业和国民经济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到2020年,在现有海防能力的基础上,完善近海防御体系。从我国国情出发,选择几项具有安全战略作用的海军高科技项目,集中力量攻关突破,使我国海军的高科技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到2035年,我国海军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海军装备的高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电子战、信息战、预警能力以及水面、水下、空中作战能力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远海作战能力。
到21世纪中叶,我国海上实力和现代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海洋管理的战略目标
海洋管理战略的宗旨是加速与国际海洋法接轨,建立中国海新秩序,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壮大海洋经济,为建设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到2020年,我国顺利实现与《公约》接轨,中国海新秩序建立,海洋综合管理得到强化,由行业分散管理为主向集中统一管理过渡;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海洋法律体系;海洋倾废管理系统有效运转;海洋预报预警网络和海洋减灾、防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到2035年,我国海洋综合管理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海洋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支强大的海洋执法队伍;海洋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海洋预报预警、海洋减灾、防灾手段实现现代化。
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执法队伍、海洋环境保护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海洋强国的实施条件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可以看出,实施我国的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
1.天时——良好的国际环境
从国际形势看,“冷战”已经结束,总体趋向缓和,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步增强,大国关系在继续调整。世界要和平,人类要进步,国家要稳定,民族要团结,经济要发展,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呼声。和平和发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世界的主旋律。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海洋产业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当今一股空前的“海洋热”席卷全球,世界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各沿海国家都在采取积极的新对策,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国家利益,更是充分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纷纷制定21世纪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抢占制高点,满足其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需要,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地位。美国早在20世纪下半叶就集中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90年代海洋科学:确定科技界与联邦政府新型伙伴关系》的报告,明确提出发挥海洋科技在提高美国全球经济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问题,强调“保持和增强在海洋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日本政府1990年发表了《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提出以海洋技术为先导,着重开发海洋卫星、深潜技术、深海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空间利用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用以加强l3本海洋开发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1997年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海洋开发推进计划》,把部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并成立了国家海洋委员会。英国发表了《90年代海洋科技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对实现海洋开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韩国政府决定在10年中拨款300亿美元用于发展海洋高科技事业;成立了国家海洋委员会,并设立海洋部,以加强对全国海洋事业的领导。澳大利亚拟定了《21世纪海洋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积极参与全球海洋科学的发展进程。
2.地利——优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
“太平洋时代”随着21世纪的到来悄然而至。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在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惟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l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发表了“为了生存,美国必须把海洋作为开拓地”的宣言,后又提出“若不明智地利用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与海床,美国未来的安全与繁荣会黯然失色”。美国人的海洋观念已经走出了原有思维模式。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在访华前夕发表谈话,认为“整个太平洋盆地将是世界的未来”。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又提出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主张。2000年6月,克林顿在发布美国海洋勘探长期战略任务时宣称:“19世纪初Jepson总统派美里威德·路易斯将军勘探美国西部,给美国留下了伟大的业绩……现在向西、向东、向南、向更远的潜在水中勘探我们大陆的时候到了。”韩国、东盟各国、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都对“太平洋时代”的观点持积极的认同态度。世界经济技术中心正由大西洋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太平洋地区将成为21世纪经济的重要舞台,太平洋将成为21世纪海洋开发的中心。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面l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又处在东北亚经济圈及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位置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我国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对外经济合作的窗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比内陆地区面宽、速度快。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开始,1984年从北到南开放了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相继建立了l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还先后开辟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5个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建立了海南省大经济特区,从而使沿海地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地带。过去的几十年里,依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生并繁荣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科技文化,使沿海地区成为全国一、二、三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我国沿海地带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13%,养育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0%,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全国总值的60%。沿海地带的经济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沿海地带是全国科学技术力量最密集的地区,尤其是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科技人员众多而集中。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已成为全国海洋研究开发的基地和海洋教育发展的中心,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教保障。
我国拥有l.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1.4万千米的岛岸线,拥有广阔的海洋活动空间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旅游资源和港湾资源等,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潜能巨大。21世纪,我国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区位、海洋科技和海洋资源优势,必定能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的跨越。
3.人和——国内海洋开发形势喜人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越来越重视海洋和海洋经济的发展。1992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靠海,还要注重研究海洋经济……要看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远景,看到资源的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国际间的一场激烈斗争。”1994年和l996年,江泽民同志分别作了“振兴海业,繁荣经济”、“开发蓝色国土,发展海洋石油”的重要题词。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又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这为海洋工作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我国批准《公约》5年来,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修改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以下简称《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使用管理法》);成功地与越南签订了北部湾划界协议,与其他海上邻国的划界工作也正在抓紧准备。根据《公约》规定,我国已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到了7.5万平方千米的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区。我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和中山两个常年科学考察站,科学考察队进军北极,首次徒步登上北极点获得成功,为和平利用南北极奠定了科学基础。我国海洋产业无论是传统的渔业、盐业、运输业,还是新兴的海洋石油、滨海旅游等,都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基础较好的海洋产业体系。尤其可喜的是,沿海省市的海洋意识明显增强,纷纷采取一些大动作、新举措,竞相开发海洋,出现了“群龙闹海”和“群雄逐鹿海洋”的喜人局面。
山东省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自1991年提出实施“科技兴海”、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以来,组织力量向海洋进军,耕海牧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走在了全国前列。10年“海上山东”建设,成就卓著,形势喜人。辽宁省在提出建设“海上辽宁”战略之后,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建设“海上辽宁”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长等省级领导及70多个部门及市地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出台了《“海上辽宁”建设规划》,成立了“海上辽宁”建设综合协调小组。福建省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要“大念山海经”;20世纪90年代省委领导指出,福建不是“八山一水一份田”,而是“六水三山一份田”,全省掀起了共建“海上田园”的热潮;l996年召开的省第六次党代会和省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把“发展蓝色产业,建设海洋大省”作为福建省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战略突破口来抓;最近省委六届十次会议、省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又确定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海南省在建省时就提出了“以海兴岛,建设海洋大省”战略,接着又推出“科技兴海”的“蓝色狂想”;随后,他们又提出在“十五”期间把海洋开发作为第一主攻方向,将海洋经济培育成全省支柱产业和最强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广东省1993年以来,不断加大海洋开发投人,8年实现海洋经济大突破大跨越;200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把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为该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来抓,为21世纪海洋经济大发展奠定了基础。江苏省在发出“向海洋进军”的号召之后,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东”的战略设想,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使江苏省海洋开发呈现跳跃式增长的好势头。浙江省在制定《海洋开发纲要》之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建设“水上浙江”的发展新思路,全省海洋经济一年一大步,该省海洋开发步入全国前列。河北省在提出“立体开发海洋”和“陆海经济齐抓”的战略之后,又提出了“陆海并重、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综合开发”的科技兴海新路子。上海市在提出以沿海区位优势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之后,最近又实施了依托“四大优势”实施“三步计划”、将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新举措。广西在提出“蓝色计划”之后,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了把北部湾建成大西南的出海通道的建设步伐。天津市在提出加快海洋开发、使海洋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想法之后,加快了航运建设步伐。吉林省没有海岸线,他们主动争取图们江的出海权,l995年12月6日在联合国总部大厅,中、韩、俄、朝、蒙5国签订了开发图们江地区协议,迈出了“开发珲春,开发图们江,发展与东北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可喜步子。远离海边的北京,也与河北的唐山联营,扩建唐山港,寻求自己的出海口。一场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大力发展以海洋经济为特征的“蓝色风暴”正在沿海地区刮起,并呈向内陆蔓延之势。
五、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举措
为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笔者建议实施以下战略举措。
(一)把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基本国策
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民族获取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目标,也是国家、民族利益在海洋领域的直接体现。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几代海内外华人长期不懈的努力。为了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步伐,国家应将建设海洋强国纳入基本国策。要把以海兴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视为同等重要的发展战略,把海洋、海岛大开放与西部大开发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组织实施。国家要制定加快海洋开发与管理的若干政策,出台《关于加速海洋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海洋强国建设规划》、《21世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计划纲要》,并把建设海洋强国和实施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中。
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海洋开发与管理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外交等各个方面,海上安全战略涉及军事和各种海上力量。建议建立国务院海洋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国家海洋与渔业部。建立由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学者参加的21世纪海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为国家领导决策服务。国家应从战略高度加强海洋高层次科教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建立“中国海洋科技教育发展基金”和“中国海洋高科技成果奖励基金”,组建中国海洋科学院和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大幅度提高海洋开发的科技含量。针对国际海洋斗争的复杂性和国家海洋战略人才奇缺的现状,组建国家海洋战略研究院(可在中国海洋大学中设立),集海洋战略研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一方面围绕国际国内海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进程进行情报收集研究,为国家决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培养高级战略人才,充实到党和国家政策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国家定期召开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海洋开发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问题。组建国家海洋警备队(军事建制),统一处理海上突发事件,维护海洋权益。
建立激励机制。国家制定海洋经济“强省”、“强市”、“强县”命名表彰管理办法,每5年隆重表彰一次。建立海洋龙头产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创汇拳头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审批、评奖制度。对有重要贡献的海洋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企业家和领导干部进行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组建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专业融资银行——“海洋开发建设银行”,进一步利用外资,争取世行、亚行贷款和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建立“建设海洋强国基金会”,国家发行海洋重点工程建设债券和海洋建设福利彩票,广开资金来源。强化海洋建设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建立海洋开发风险基金会。重大海洋建设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实行国际招标。鼓励海洋骨干企业实行不同种类的股份合作制,扩大融资渠道。对海洋开发的主要骨干项目以及高科技产业,国家给予重点扶持或在一定期限内予以免减税。国家重点扶持和加强海洋经济产业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环保产业建设,制定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发展的政策。
国家要把强化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组织实施国家海洋宣传教育工程,制定海洋教育规划。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把海洋知识纳入大、中、小学必读课本。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出版各种类型的海洋读物和海洋知识丛书。强化中华民族的海洋国土意识,使“陆海并重,以海兴邦”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今后国家和省就有关出版物、标志性建筑物等提出要求时,凡涉及我国版图的描述和表征,必须考虑到陆地和海疆的全面概念。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海洋观教育,在沿海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海洋观教育基地。要把每年的5月15日(我国批准加入《公约》日)确定为中国海洋日。国家实施海洋文化发展工程,建立中国海洋人文社会学科,并在北京及上海、青岛、天津、大连、宁波、连云港、厦门、广州、香港、湛江、海口、北海等沿海城市建立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在有条件的国家重点大学增设中国海洋文化研究院,大力弘扬海洋文化,重铸中华蓝色文明。组建国家海洋电台和电视台,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海洋宣传力度,增强海洋忧患意识,激发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实施五大海洋建设工程
1.实施国家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
实施海洋农牧化建设工程,是弥补我国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其中-20米内浅海面积约2亿亩,海洋滩涂3 200多万亩,发展包括海洋捕捞业、海水增养殖业、耐盐作物种植业等在内的海洋农牧业潜力巨大。随着科技进步,到21世纪中叶,把全国-20米以内的约2亿亩浅海开发利用起来,建成人工海洋牧场;把3200多万亩的滩涂建成鱼、虾、贝类增养殖基地;把渤海建成我国海上最大的“菜篮子”基地;把黄海、东海、南海三大渔场建成定额捕捞的生产基地;在四大洋建立国际渔业合作基地;争取20~25年内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达到1亿吨以上(品种结构亦趋向优化),折合蛋白质相当于3~5亿吨粮食,相当于3~5亿亩陆上耕地的产出(水产品换汇率高,如果扩大水产品出口,用其所创外汇进口粮食,就更有账可算了)。届时,水产品提供全国人口蛋白质来源的30%,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大致形成粮食、肉食和蔬菜、水产食品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2.实施海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
我国海域的油气资源相当丰富。据初步估测,我国海域石油资源量为450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14万亿立方米。中国海底“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蕴藏丰富,1立方米的固定水合物包容有180立方米的甲烷气体,是传统天然气含量的2~5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权威人士披露,仅南中国海海底分布的巨大“可燃冰”带的能源总量,就相当于全国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1979年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和勘探技术,加快了海上石油勘探和开发进度。1996年,我国海上原油产量首次突破l000万吨大关。2000年我国海上原油产量达到2080万吨,海洋油气业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可喜局面,但我国海洋油气开发与勘探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世界突飞猛进的海洋能源开发形势将对我国形成很大压力。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21世纪中国的重要战略物资,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l997年10月世界石油大会的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到2010年估计为2.65亿吨。欧洲的有关专家指出,中国的年石油产量很难突破1.7亿吨,2010年中国将进口约1亿吨石油,相当于中国石油需求量的l/3。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每天1050万桶,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
鉴于目前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已具备四大能力,即寻找复杂地质条件下大中型构造油气田的能力、自营开发海上油气田的能力、初步形成承包海上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初步具备开发海洋石油资源的能力,国家在油气开发指导上,应坚持“保陆拓海、保近海拓远海”的原则,放慢陆域油气开发速度,加快我国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海洋油气开发,把我国的能源工业从家门口拉出去,实施外向型开发战略。对南海、东海油气资源则应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使海洋油气产量与陆地油气产量平分秋色,海洋油气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应加快21世纪新能源——海底“可燃冰”的研究开发步伐,将其纳入我国的能源发展和战略保障计划。为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我国的能源资源,国家应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鼓励国有石油骨干企业到南海、国外开发油气和“可燃冰”资源,并积极与周边以及发达国家合作,加快勘探开发步伐。
3.实施港口和海运开发工程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港口建设和海运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港口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但是,目前我国的港口建设以及海运业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海运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从港口分布密度看,我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我国海港分布密度为0.3%,l3本为3.2%,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均为2%,我国不但岸线长、港口少,而且是小港多、大港少,港口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还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充分利用我国海岸带的优势,加速东方大港建设,这既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是2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的需要。
设想到21世纪中叶,我国在32000千米的海岸、岛岸线上建成十大港口群,以港口为龙头形成港口产业群和区域板块经济带。届时,有5处东方大港进入世界级大港前10名,使我国成为世界海运业的第一强国。十大港口群具体为: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流域港口群;②以天津为龙头的渤海港口群;③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港口群;④以青岛为龙头的山东半岛港口群;⑤以连云港、宁波为龙头的江浙港口群;⑥以厦门为龙头的闽南三角区港口群;⑦以香港为龙头的港、澳特别行政区港口群;⑧以广州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⑨以海口、北海为龙头的海南和西南沿海港口群;⑩以基隆、高雄为龙头的台湾岛港口群。
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尽快制定建设东方大港的战略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采取扶持政策,加快建设进程。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港口群发展政策,对各港口群进行优化组合,强强联合,尽快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确立港口群的双重职能,一方面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加速同世界各国的往来,进口原料、材料,大力出口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发挥港口群的辐射作用,带动港口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其形成一个科技、资金、人才力量雄厚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并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港口板块经济带迈进。
船舶工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密集型产业,船舶工业与汽车工业一样,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技术水平的标志。船舶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钢铁、电子、化工、轻工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有关专家分析,这一行业在21世纪初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当前,世界造船业呈现出西方发达国家造船能力过剩、东方发展中国家加速能力扩张的局面。在过去的20年中,欧洲在世界造船能力中所占比例已从40%下降到不足20%,而东亚造船中心正在崛起,造船产量已占世界份额的3/4以上。占世界造船份额2/3的日本、韩国迫于国内高成本的压力,向周边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修造船厂,有关专家预测,未来的l5年,世界船舶市场将出现需求高峰,年均需求量可达3500~4500万载重吨。我国的船舶工业自建国以来得到较快发展,近年来更是迅速崛起。我国已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3造船大国的地位,目前已具备了大发展的良好条件和深厚基础,在生产格局、科研开发、经营方式、市场运作等方面已与世界接轨。这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为此,国家应确立船舶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地位,实施21世纪中国船舶金牌工程,把船舶工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政策扶持,促其快速膨胀规模。要坚持国轮国造,加速船舶工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国内造船业应组建联合体,国内外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船舶生产基地,争取在21世纪20年代中国站稳世界造船业霸主地位。
4.实施滨海旅游开发工程
我国滨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种不同类型的多姿多彩的滨海旅游资源,而且还有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古迹、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目前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修缮开放了近400个滨海旅游景点,其中,有国务院公布的l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l30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以及5处国家海岸带自然保护区,还有l000多个景点有待开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滨海旅游业蓬勃兴起,沿海及海岛各地都把滨海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来抓,一些新兴滨海旅游项目应运而生,诸如休闲渔业、民俗旅游、假日旅游、生态旅游、“岛、滩、钓”等特色旅游呈百花齐放发展态势。沿海及海岛地区近年来接待的游客人次以每年高达20%~30%的速度递增。我国滨海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条块分割,缺少统一规划;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配套设施发展缓慢等。根据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争取到2035年,使我国各类滨海旅游景点基本开发出来,使滨海旅游景点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实现现代化,在全国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岛上形成一大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的海滨浴场、海上娱乐场、滨海度假旅游区,使滨海旅游业在产业规模、接待水平、创汇能力等方面跻身于滨海旅游发达国家的行列。
为此,国家应重点规划和建设好5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带,即以大连、营口、丹东、秦皇岛、唐山、天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城市为中心的两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一湾(渤海湾)旅游带;以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舟山、温州、杭州等城市为中心的苏沪浙滨海旅游带;以福州、厦门和台北、基隆为中心的海峡两岸旅游带;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北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沿海旅游带;以海口、三亚为中心的海南岛旅游带。要达到上述目标,建议国家实施滨海旅游开发工程,优先安排,加大投入,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向型滨海旅游经济带,以带动海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实施海洋综合开发工程
我国陆地资源缺口较大的固体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和淡水资源,在中国海里储量惊人。我国滨海砂矿的种类达60种以上,探明储量约15.25亿吨,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种主要有钛铁矿、锆石、金红石、独居石、磷钇矿、铌(钽)铁矿和石英砂等。我国海洋矿业的发展,要按照勘探与开发同步、利用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快勘探开发步伐,近期以沿岸和近海勘探为主,搞好大陆架地质调查,做好大洋海底调查的前期工作,开辟新矿源,扩大远景区。要跟踪世界海洋矿产开发的新动向,积极开展对大洋锰结核的调查,为今后进行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加快矿产资源评价的进度,为工业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争取更多的新矿种进入工业利用领域。
海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缓解陆上淡水不足、提供工业原料等方面,开发前景广阔。海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从海水中提取盐、溴、镁、氘、氚和海水淡化以及海水直接利用等。目前世界海盐年产量为5000多万吨,占世界盐类总产量的1/3。世界上99%以上的溴资源都蕴藏在海洋里,每年海水提溴约l0万吨。世界海水提镁年产能力达270万吨,占世界镁砂总产量的l/3强。海水中氘、氚的含量很高,l升海水含有0.03克氘,而0.03克氘聚变时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从海水提取氘、氚的工艺要比提取铀简单得多,专家们认为氘、氚是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我国300多个大中城市有l80多个缺水,其中40个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是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一个重要渠道。国家应将海水资源利用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纳入计划,搞好规划,尽快组织实施,以缩短在海水资源利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海洋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和风能资源。我国潮能蕴藏量为l.1亿千瓦,若开发利用起来,年发电量可达2750亿千瓦·时;沿海波浪能总理论功率为0.23亿千瓦,全国有92处水道蕴藏着潮流能,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0.183亿千瓦,年发电量可为270亿千瓦·时。另外,我国海岸带广大地区多属风能丰富区和较丰富区,风能资源开发也相当可观。开发利用海洋能,对减轻沿海煤炭运输压力、加强环境保护、增加能源供应,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借鉴国际先进技术,重点建设一批大中型海洋潮汐电站,在沿海地区、海岛推广风力发电,在有条件的沿海地区或岛屿开发海洋波浪能,建立波浪能电站,以缓解沿海地区能源不足的状况。
(三)中国海安全战略对策
1.调整国防战略格局,强化海空军建设
从国际上看,“冷战”后国际形势出现一些新特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不太平。“新干涉主义”甚嚣尘上,军事手段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凸显,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还难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难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但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约》生效后海洋已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热点。大多数沿海国家将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作为国防建设的重点。
从国内看,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的安全战略环境不如20世纪下半叶,主要原因是台独势力的发展影响国家安全,尤其是“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活动势力在西方国家的公开支持下,在亚欧地区呈上升趋势,这将促使台湾台独分子铤而走险,加快公开独立步伐。21世纪中、美、俄问的战略关系走向将直接影响中国安全战略的确定。我国要维护多极世界格局,创造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实现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而美国要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必然推行强权政治,维护其一极世界的统治地位。这将使中、美两国出现战略走向矛盾,随着防范心理的增强,美施展政策的重点将不断地向军事遏制方面转移。这就决定了中、美之间将长期保持一种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既有妥协又有斗争的不稳定建设战略伙伴关系。另外,《公约》的产生和生效,使国防线大幅度地向海洋深处推进,这对传统海防与国防观念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冷战”结束后,我陆上周边环境明显缓和。2001年6月中、俄倡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中、俄问的战略伙伴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为我国国防战略重点的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公约》生效后,海洋战略地位升高,随着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大,维护海洋权益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海洋斗争的焦点,斗争趋于复杂化、国际化。中国海潜伏着诱发海上冲突和战争的因素,这对传统国防战略布局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中国海的实际出发,调整国防力量格局,强化海洋防卫,确保国家海防安全,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成果。
(1)调整海洋防卫方针,强化对中国海的制海和制空权。21世纪我国国防战略格局应由传统的以陆为主,海、空为辅调整为海陆并举,重点发展海、空军,海防重心由从近岸防御转向近海防御、远洋存在。增加海、空军投入比重,提高海、空军现代化水平,建设一支强大的海、空军国防力量,担负起维护300万平方千米海洋国土安全的重任,以及根据《公约》我国应承担的诸如在公海从事缉私、缉匪等国际义务。
(2)设立南海特区。为加快南中国海的资源开发,国家应把南中国海的发展与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可从南中国海远离祖国大陆的实际出发,建立南海特区或南中国海特别开发区,直属中央政府,特区设在西沙或海南岛。南海特区享受国家自由经济开发区政策,实行军(海军)、政(政府及海洋监察机构)合一的海洋管理体制,重点任务是维护国家海防安全,维护国家海洋利益,根据不同对象采取搁置争议,缓和紧张局势,建立对话信任,逐步解决争议;开展区域性合作;在有争议的海域,牵头对海洋资源共同开发等举措,促进南海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加大岛屿开放力度,加速海岛建设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7300多个岛屿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之中,它们是海洋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地位。
海岛是一个国家的海防前哨,是连接海洋和内陆的纽带,是海洋中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具有十分重要的安全战略地位。《公约》生效后,岛屿成为沿海国争夺的热点领域之一。从我国海洋周边安全形势出发,应当把海岛建设纳入国家整体战略之中,实施国家海岛建设工程。
加大海岛开放力度。开放具有战略地位的海岛,是一个国家有实力的表现。国家应制定开放政策,利用“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旋律的有利时机,提高海岛对外开放水平,让海岛享受比沿海经济特区更加优惠的开放政策。如实行自由经济区或自由港、自由岛政策,并作为国内第一层次的对外开放区,充分发挥海岛的区位优势,把海岛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对于地处国防前哨又具有重要军事海防价值的岛屿,更应制定特殊开放政策,促使海岛超常规发展。开发一个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岛屿等于在祖国的海疆建造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无论今后世界局势如何变化,海军加海岛都是海洋霸权主义者的克星。
(四)构筑我国海洋人才制高点
21世纪,海洋将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现代海洋经济的突出特点是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成果,成为知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综合型经济,是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相互交融的一体化经济。现代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海洋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和进展程度。因此,海洋领域内的竞争,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的,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而海洋科技竞争之焦点在于海洋高新技术。海洋技术与原子能、宇航科技一起被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尖端科技领域。发展海洋技术,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已成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把开发海洋定为基本国策,竞相制定海洋科技“开发规划”、“战略计划”等,把发展海洋科技摆在向海洋进军的首要位置,把海洋科技作为世界新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内容来对待。
海洋科技竞争领域表现最激烈的是人才争夺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面临着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严重,为此,纷纷采取措施吸引科技人才;即使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颇感缺乏科技人才尤其是一流的高科技人才。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世界经济日益向高技术产业进军,高技术人才已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在目前技术转让频繁、资金流动迅速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国为了加强竞争力,纷纷把培养、吸引和储备高技术人才作为整个经济战略的制高点。在这场全球人才争夺战中,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利用资金和技术环境的优势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雪上加霜。由于一个国家所拥有的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水平将决定其综合国力的竞争能力,随着高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各国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它们为争夺高技术人才而展开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就会在21世纪的人才竞争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
我国的人才状况不容乐观。在世界人才争夺战中,中国一方面面对人才短缺和分布不合理的矛盾,另一方面,仅有的一些高科技人才大量流失,现状委实令人堪忧。
客观地看,我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一直是短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差距。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知识创新及其转化能力上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与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短缺的局面更为严峻。有关部门l997年披露,2000年我国42%以上的正、副教授和50%以上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等将退休。全国100多万高级专门人才中,45岁以下的仅占36%,35岁以下的仅占ll%。如果这种状况再延续下去,必将潜在影响未来若干年我国的科技研究开发进展,进而影响国家科技安全和整体经济安全。我国人才数量不但少,而且流失现象也愈演愈烈。以经济大省山东省为例,“九五”期间该省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流失达6949人,约占引进人才的70%,并且以年均9.3%的速度递增。该省急需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人才占流失总量的80%以上。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21世纪海洋的竞争,关键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人们掌握和运用最新技术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经济的振兴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如何创造条件培养、吸引、留住大量的海洋人才,成为当前我国构筑21世纪海洋人才制高点的首要而迫切的任务。
第一,营造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海洋人才的软环境。目前,我国海洋开发的效益不够高,集中体现在人才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来海洋专业和高级复合型人才就比较少,又受部门分割、条块分割、论资排辈等传统体制和思想的束缚;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海洋人才的宝贵价值及其对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不足,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学用不对口、埋没人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着。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贡献突出的海洋人才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敬和羡慕。只有形成有利于培养、发现、选拔、引进、培训、交流人才的大气候,把人才战略提到21世纪海洋战略的首位,才能放开手脚大批量从国外引进人才,扭转人才不足的被动局面。要上下联动,促进国内海洋人才的培养和交流,从海洋从业人员中发现和重用高水平的海洋人才,真正使用好现有的海洋人才,千方百计留住海洋人才,形成一支担当起21世纪振兴中国海洋事业的人才大军。
第二,营造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海洋人才的硬环境。要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形成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建立海洋人才数据库,为人才的流动和合理使用奠定基础。在人才流动中,用人单位对科技人员进行优胜劣汰,优化海洋科技队伍的整体结构。海洋科技人员则应通过自由择业,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单位和岗位。要制定人才流动政策和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海洋科技人才,促进合理的人才结构的形成和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要制定平等竞争的用人政策,破格起用有真才实学的海洋人才。用人单位聘用人员时要量才使用,促使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坚决贯彻按劳付酬政策,建立分配机制,拉开分配档次,让有突出贡献的海洋人才获得高额报酬。要充分发挥现有海洋科技人才的作用,创造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广大海洋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仅要靠待遇,还要靠事业发展来留住人才。要为优秀人才设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有计划地安排学科带头人出国深造,搞好科技人才储备。要重视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创造青年优秀海洋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委派他们在关键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要积极创造条件,热忱欢迎留居海外的海洋科技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各种形式为祖国的海洋建设服务。
第三,优先发展海洋教育,提高海洋从业者的素质。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竞争,离不开海洋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生产第一线的千万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要高度重视海洋高等教育,国家有计划地重点建设好一批海洋高等院校和学科,为造就一大批海洋人才创造条件。要积极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海洋职业教育和海洋成人教育,使海洋普通教育和海洋职业教育的比例更加合理。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海洋教育,提倡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优化配置。要充分运用青岛在海洋科教方面的优势,把青岛建成世界闻名的海洋科教城和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基地,吸引世界各国学生和学者来青深造或学术交流。除此以外,国家要有计划地在沿海省市建3~5所或更多的海洋大学,并采取在全国沿海各地市设立分校的办法,有计划、分层次地培训海洋专业人才。
要加强海洋高职人才的培训。要重点培训懂科技的企业家和懂经营管理、通晓外语和外贸知识的一批管理人才。有计划地轮训海洋从业人员,造就一批有知识、懂管理的海洋从业大军。
(五)再造中国海生态的良性循环
1.中国海可持续发展堪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为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海洋开发中资源浪费、海域环境污染、急功近利、掠夺式经营的问题仍相当突出,特别是由于海域污染,海洋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海洋国土观念不强,乱开发、乱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宪法规定,海洋资源除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外,其余都属国家所有。但当前人们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意识不强,对海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造成开发活动无序,争抢资源、乱填海、乱造地、乱围垦、乱占乱用的短期行为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加剧了资源过快消耗。有的地方盲目开发和围垦,不仅使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实现,而且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了旅游资源、生物和生态资源;同时也使得海洋国土资源收益大量转化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国家经济收益大量流失,难以实现增值和保护。
部分资源掠夺式利用,破坏了资源的生态循环。建国以后,为了满足水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渔业生产一味追求鱼产品数量的增加,致使海洋捕捞强度盲目加大,2000年沿海省市机动渔船共计47万余艘,是10年前的近3倍。不加控制的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破坏了海洋生物生态食物链,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目前,渤海主要经济鱼虾类如小黄鱼、带鱼、鳓鱼、真鲷、对虾等因过度捕捞已严重衰退,甚至濒临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营养层次低、生命周期短的青鳞鱼等中上层小型鱼类。优质鱼类占总渔获量的比例,已从六七十年代的5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由于掠夺式的捕捞生产,我国捕捞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大批大功率渔船望洋兴叹,渔民生活受到了影响。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将遭到毁灭性破坏,从而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
海洋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沿海工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向海洋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总量翻了一番,达到9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是未经处理的。陆源污染占海洋污染来源的80%,造成我国近岸海域一半以上受到严重污染。近20年共发生赤潮380多起,平均每年发生l9起。l998年渤海发生了5 000平方千米的大面积赤潮。沿岸海域的污染和赤潮灾害频繁发生,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由于渤海是个半封闭内海,水体与外海交换能力很差,整个水体循环周期约需30年或更长的时间。渤海每年接纳的陆源污水量达28亿吨,各类污染物70多万吨,造成渤海受污染的面积从l992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60%。近10年来,沿海地区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使海洋生态遭受巨大破坏,最直接的后果是生产力降低,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给海洋经济建设造成巨大压力。
海洋灾害频频暴发。不合理的围海、筑坝、河流建闸以及大面积挖沙采球石、乱挖珊瑚礁、滥伐红树林等大量的非污染人为活动,已经从北到南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海洋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且愈演愈烈,造成了大范围的海岸侵蚀或淤积,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减少了物种的多样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程度,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海洋自然和生态的破坏,使台风、风暴潮、海上大风、赤潮、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海洋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强化全民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宣传提高公众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素养,使人们认识到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在人口不断增长、陆地资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从而树立“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形成人人关心海洋、人人支持保护海洋的局面,真正做到靠海吃海、吃海养海护海,使海洋能够长期持续地为人类造福。
积极推进依法治海。把海洋开发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是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加速国内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立法,加大海域执法力度,依法从重查处乱围海,乱填海,乱倾废和电、炸、毒鱼作业的行为。通过推进“依法治海”,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要按照“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宏观调控。要推行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鼓励生态养殖,对乱围垦、乱填海及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临海工业和旅游项目,要严厉查处和治理,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批准上马。沿海各省、市、县要严格按全国规划布局的要求,制定地区性发展规划,选准本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要科学地选划海洋功能区,减少对海洋资源的浪费和海洋环境的破坏,努力实现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
提高海洋开发的科技水平。要围绕当前海洋科技面临的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有重点地解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关键技术,提高海洋科技产业化程度和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能力。要开展海岸带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加强对养殖容量、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积极发展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育苗技术、海洋活性物质提取技术,促进海洋养殖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提高海洋生物的开发深度。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与保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海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保护工作。重点是长江、黄河等主要人海河流水污染的区域治理,重点海湾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对重点海域、河口、海湾实行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要以渤海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在全国实施“碧海工程”,省、市、县层层签订海域环境治理责任状,打一场整治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人民战争。要加强舆论监督,对污染事故予以曝光。党委总揽全局,政府确定目标,人大跟踪监督,逐级限期治理,争取3~5年内使海洋环境治理有一个大的改观。
(六)开拓海洋综合管理新纪元
《公约》从1970年l2月17日开始酝酿,到l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经历了24年的漫长岁月。它的诞生,是世界海洋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积极成果。它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新时代的到来。
《公约》的生效,促进了开发海洋、管理海洋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同时也加剧了国际海洋权益的斗争和资源的争夺。随着更多的国家批准《公约》,海洋资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海洋权益的斗争也将更加复杂。
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通过决定,批准了《公约》。这既给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带来机遇,也使我国海洋综合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之一,为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机遇之二,为我国加强海洋管理提供了国际法律依据;机遇之三,为我国作为深海采矿先驱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保护。挑战之一,面临着维护海洋权益、协调资源开发和保护海洋环境的严重挑战;挑战之二,面临着加强海洋立法、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加强海洋执法能力建设、实行依法治海的严峻挑战;挑战之三,面临着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的挑战。
针对海洋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坚持和平利用海洋、国家安全权益、利益一致、可持续发展四项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三种手段,迎接海洋综合管理的新挑战,加速与国际海洋法接轨,建立中国海洋新秩序,有效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开发和海洋环境保护,壮大海洋经济,为早日建成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2.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法制建设
理顺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由目前的分散管理向集中协调管理过渡。当前重点放在加强各部门海上执法力量之间的协作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上。第二步,由集中协调管理向集中管理过渡。可借鉴美国海岸警备队、日本海上保安厅等模式,组建多职能的全国统一的海洋执法队伍,全面担负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上安全的重任。海洋执法队伍可分为国家和省两级,省管领海及内水海域,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海域由国家管理。
3.加强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保障海洋经济建设成果
我国海洋灾害种类之多是世界上少有的。要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和有关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的海洋减灾意识,增强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建立健全海洋灾害的监测和预报网络,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中央和地方对海洋灾害的立体监测和中、长期预报能力;加强海洋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搞好重大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报科技攻关;加快沿海重大减灾工程建设,特别是沿海防潮闸坝及护岸工程、沿海防护林带工程以及沿海重要地域综合减灾工程建设;加强海洋开发活动的管理,预防和减少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建立和健全中央和地方海洋安全综合管理机构和海上搜救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国际间的海洋减灾交流和协作,建立跨国海洋安全和减灾协调机构,共同抵御重大的海洋自然灾害。
4.严格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许可制度,确保海洋经济有序发展
海洋功能区划是一项重要的海洋基础性工作,它对促进海洋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沿海省、市均有了海洋功能区划,但不够细致。细化现有的海洋功能区划是发挥功能区划作用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国应在现有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制定海洋功能区划的最低指标,使各类功能区划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在搞好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同时,要全面实施海洋许可制度,逐步解决海域功能紊乱、海域资源浪费的问题,彻底改变海洋开发无序、利用无度、使用无偿的“三无”状况。
5.强化海洋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海洋事业的发展
作为海洋开发与管理支持和保障系统的海洋服务体系,在沿海发达国家已成为新兴产业,并由公益性服务向商业性服务转变。目前,我国的海洋服务事业已具备一定条件,但我国的海洋服务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满足不了我国海洋开发活动的需要,还需进一步完善与加强。一是要加强海水养殖病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建设。三是要加强海洋环境预报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四是要加强海洋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五是要加强海洋通信、导航定位服务系统建设。六是要加强海洋救捞、潜水和水下作业服务系统建设。七是要加强海洋测绘服务系统建设。(1998年9月)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