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双区”引领作用 发展大湾区海洋经济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1-12-31 16:21:17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双区”)的开发建设,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笔者认为,因为“双区”临海,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全球化特征的海洋经济应当成为开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双区”的引领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高水平开放合作,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力争把“双区”建设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示范样板和前沿阵地。

  “双区”政策带动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

  前不久,《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前海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发布,为粤港澳海洋经济高水平开放合作注入了新活力,创造了新空间,释放了新动能。

  有助于加快海洋经济要素流动,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粤港澳大湾区以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目的是实现三地间的要素流动与经济深度融合。《前海方案》提出,前海要集聚国际海洋创新机构,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以海洋高端智能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大数据)、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态环保等为主的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横琴方案》提到,要高水平建设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加强对周边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方案均明确指出了前海、横琴海洋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也提出了通过粤澳、港澳合作的方式实现海洋经济要素流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可操作、可落地的重点任务。

  未来,随着前海、横琴基础设施完善,广中澳高铁、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相继开通,加上港珠澳大桥的连通作用,将大大缩短香港、前海、横琴与澳门间的时空距离。再加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有助于打破粤港澳协同发展的要素流动壁垒,加快劳动力、技术、知识、资本等要素在城市群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推动市场互联互通。

  有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为粤港澳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新空间。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的开发建设,为港澳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路径。扩区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120.56平方公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将极大缓解制约香港、澳门产业发展的用地紧缺问题。

  对香港和深圳而言,二者都是沿海城市,都已经在各自的区域内布局了若干海洋产业。前海的扩容,给深港海洋经济合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借助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和深圳的创新能力,双方可以联手发展海洋科技及新兴海洋产业,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对澳门而言,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是解决澳门经济结构单一,促进经济实现适度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横琴的开发建设大大拓展了澳门特区的土地利用空间,同时也为对外经贸交流、海上休闲旅游开发、沿海灾害应急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能够促使澳门结合现有的经济结构,陆海统筹规划滨海旅游业,推动海上观光、运动、休闲、娱乐业发展,也为澳门服务业向海发展和去博彩化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

  有助于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为粤港澳海洋经济发展释放新动能。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的开发建设,是港澳融入内地构建更加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契机和重大合作平台。作为外向型经济典型代表的港澳,其市场发育程度、与国际规则对接及国际交流水平较内地具有优势,其与海洋相关的金融服务、海洋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广东经过多年的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差异化的海洋产业结构下,通过前海、横琴的开发建设,提升香港、澳门在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参与度,可以为香港、澳门海洋经济发展塑造新的增长点;同时,还可以创新培育和壮大更多海洋新兴产业,提升相关海洋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为粤港澳海洋经济的高水平合作释放新的动能。

  “双区”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制约因素

  立足“双区”的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以辩证思维看待,“双区”高水平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制约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海洋经济优势未充分发挥。得益于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全球重要地位,香港的海洋经济起点较高,通过市场科学配置资源,制定自由便利的金融政策,在涉海银行贷款融资、海事保险、信托基金、股票融资和融资租赁等业务领域基础条件良好,发展环境优越。澳门与葡语国家联系较为密切,且正在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环境执法、海洋文化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大湾区其他城市,如中山、珠海、佛山、肇庆等珠三角西岸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达,珠江东岸的东莞、深圳、惠州等城市则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高,且拥有广阔的腹地与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但受制于体制机制及开放合作程度,目前,粤港澳三地在海洋经济发展涉及的人、商、物、资金和信息流通等方面还存在障碍,缺乏海洋产业链整合与跨区域海洋产业合作、布局优化等的协调与资源合理配置,粤港澳整体海洋经济协同发展的效率与水平较低。

  高水平开放合作需深化。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合作的两大平台,港澳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极为重要。海洋经济天然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特征为港澳发挥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了重要的途径。通过海洋经济的发展,拓展与英系、葡系国家的海洋合作,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开放合作,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海洋产业、海洋贸易与投资、海洋科技、海洋环保、海洋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我国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发展。但近年来受新冠疫情、逆全球化、内地与港澳通关受阻等因素的影响,粤港澳及港澳同世界的联系有限,制约了港澳与内地协同强化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进程,也影响了海洋经济开放性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延滞了我国高水平开放合作的进程。

  体制机制差异带来协调障碍。由于粤港澳三地之间存在体制机制的差异性,海洋经济合作起步相对较晚,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程度仍然较低。基于历史原因,港澳两地形成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的运行更多地通过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及竞争机制等调节实现。而内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维持市场健康运行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经济体制的差异导致港澳与内地经济互联时合作效率降低。因此,前海、横琴两个合作区要突破现有的合作机制限制,在粤港澳大湾区总体战略下,依法推动海洋经济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

  完善大湾区海洋经济开放合作机制

  前海和横琴作为我国构建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应坚持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高起点、高站位、高标准谋划设计,利用海洋经济的外向型优势,不断深化与港澳海洋经济合作,更好地支撑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实施。

  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双区”发展。按照《前海方案》《横琴方案》对前海、横琴的扩容安排,以及随着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双“Y”建设的推进,港深珠澳将连成一体,成为环珠江口联系最为紧密的经济区。未来,要以建设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环珠江口合作区为目标,围绕“双区”方案提出的海洋经济发展要求,推动前海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机场及周边片区、宝安中心区及大铲湾片区、原前海合作区、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区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依托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珠澳海洋联合研究中心等产业科技合作平台,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要充分利用环珠江口海岛资源,配合香港、深圳、广州现有港口资源,抓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枢纽港,加快推进万山岛、桂山岛和外伶仃岛建设,加强与香港、澳门在港口发展、产业联动、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作,全力提升港航服务能级。

  构建粤港澳优势互补的海洋产业体系。要围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及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角色定位,切实发挥深圳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平台载体的示范作用,构建以前海、横琴为依托的湾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前海重点发展海洋高端智能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大数据)、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态环保等产业;横琴重点发展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涉海会展业、海洋运输业、海洋金融保险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充分利用前海与横琴的政策优势,突破跨境壁垒与限制,依托香港、澳门的大学及科研机构,搭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海洋科技创新投入,重点围绕海洋新兴产业等核心技术及产业关键环节进行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海洋新兴产业,推动大湾区海洋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合力打造海洋领域重要开放平台,加快科研与成果转化。依托广东省、香港与澳门现有的高等院校与涉海科研机构,探讨在前海、横琴成立国家级或省级的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利用前海、横琴的政策优势,推动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的实体化运作,促进海洋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在前海、横琴合作打造海洋国际交流前沿平台,携手港澳搭建海洋科技、文化交流平台,加快引进、培育海洋领域高水平学术会议、海洋文化论坛、海洋科技成果交流展示会、国际海洋展会等。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功能,共促“双区”体制机制创新。根据《横琴方案》中提出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和《前海方案》提出的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共赢”原则,着重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功能。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有效降低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风险,提供各类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通过联合搭建合作平台,创新服务海洋经济的混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依托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港澳市场,将便捷有效的机制引入前海和横琴,吸引全球先进技术和资本进入前海和横琴,逐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发展水平。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aoc.ouc.edu.cn/2021/1206/c9828a358742/pagem.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