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中国绿发会国际部收到来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的通知。通知告知,关于该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的临时议程已经拟定。作为该公约观察员,为了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绿发会现通过“绿会融媒”——环境创变者和第一信息源——将这则重磅信息第一时间分享发布,供各方参考。此次即将于2021年10月11~24日在中国昆明举办的CBD COP15上,将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展,制定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确定20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方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寄予厚望。COP15的举办,对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绿发会小编殷切期待,CBD COP15在云南昆明成功召开,成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治理历史上的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临时议程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Ecological Civilization-Building a Shared Future for All Life on Earth)3. 关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代表的全权证书的报告。7.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行政管理和信托基金的预算。8. 审查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以及实现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进展情况。五. 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相关事项和加强执行的机制
17. 审查《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下各进程的成效。19. 自然保护地(Protected Areas)和“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COP14 vs COP15:对于缔约方大会临时议程的观察绿会小编曾两次参加CBD缔约方大会,发现这一次的临时议程,较之2018年在埃及举办的COP14的议程大项目上差别不大。比较CBD COP14和CBD 15的临时议程的异同,笔者分析如下:无疑,“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是CBD COP15议程中的重中之重;这个在COP14中是没有的。“遗传资源数字序列”在COP14上是议程的第18项,在COP15的议程中排到了第11项;COP14上“合成生物学”排在议程的27项,在COP15上仍然同等位置;COP15上新增了“生物多样性和健康”作为第25项议程,这也说明新冠疫情大流行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让人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COP14议程中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授粉媒介”,亦即对于昆虫生物多样性、授粉传媒的关注,在COP15上似乎是未列入议程中;关于自然保护地的那一项议程,在COP14大会上的描述是“空间规划、保护地和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COP15大会临时议程中的描述则是“自然保护地和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不难看出,拿掉了“空间规划”四个字。COP15中新增了“自然和文化”作为议程,这个在COP14上是没有的。而且即将于2021年9月在法国马赛举行的IUCN WCC 2021对于这个自然与文化的关系也是高度重视。两次COP的的30条议程中,都有一条重要的内容:“加强纳入第8(j)条和相关条款”。那么,究竟什么是“第8(j)条和相关条款”?这里指的是将第8(j)条和与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有关的条款纳入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工作。其背景是,根据COP13(2016年在墨西哥召开)第XIII/26号决定第3段邀请各缔约方、其他国家政府和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代表,就在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充分、有效参与并力求提高效率、加强一致性和协调的前提下将公约第8(j)条和与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相关条款充分纳入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工作的可能方式和工具提出意见。因此,从上面这条,可以看出,“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将是本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的重要议事题目。而云南恰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绿发会此前在云南无量山支持建立的“中华西黑冠长臂猿保护地·无量山”正是地方社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该绿会保护地主任——阿朵故烈(彝族)的家族,上千年来,守护着当地自然生态。我们期待,此次COP15也将成为中国传统少数民族与地方社区展示他们对于生物多样性贡献的重要舞台。我们将积极参与。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GIUHUF54vF6Lp3EwciLL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