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激荡奋进之声 开启新的征程
“标定腾笼换鸟、浴火重生,我们主动转型,无畏空笼期、瓶颈期、胶着期的酸甜苦辣;奋力担当作为、勇毅前行,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我们终于看见了那破势欲出的雨后彩虹。我们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五年。”
这样的发言,豪情满怀。
“从黄冈到武汉,我见证了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美丽瞬间,我也见证了援鄂鲁军的战友情、兄弟姐妹情,我更见证了党的力量、国家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我必须去讴歌、去赞美。”
这样的发言,真情流露。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笏山金矿救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成功从来都不会缺席,只要我们用尽全力;生命从来都不会放弃,只要我们心存敬畏。”“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党旗红。”
这样的发言,感悟至深。
这样的发言,多次引起现场共鸣,响起阵阵掌声。2月3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15位委员所作发言观点鲜明、生动详实,所提建议务实中肯、很有见地,获得热烈响应。
委员们的发言,有温度、有情怀,释放出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体现着责任担当、展示了履职水平。
谋大局,突出主线脉络
总体上看,今年的大会发言,紧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这个总基调,以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为主线,聚焦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科技创新、智慧农业、蓝色经济、内需消费等重大战略。
聚焦宏观,小切口入。抗疫救援、深海养殖、种业自强、食品产业发展、直播带货、法治护航等难点、热点、盲点话题一一呈现,内容脉络清晰、主次有致、浑然一体。
着眼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结合海洋强省战略和解决种业“卡脖子”两个关键问题,王伯芝委员代表民革山东省委员会作了《把海水养殖推向深蓝》的发言,王一涵委员作了《山东种业当自强》的发言。
孙钢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员会发言时认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需要法治护航,建议通过加快建设法治保障体系、配套政策体系,使一体化发展少走弯路、不走错路、能走快路。
长期在核能领域工作的汪映荣委员,从“坚持统筹协调,加快优化能源结构;坚持积极有效发展,加快核能综合利用、坚持核常兼备,做强核电装备制造”三个方面,为推进碳达峰目标下的能源供给升级提出建议,拿出利用碳达峰碳中和这一机遇挑战的政协答卷。
陈家琰委员作为金融监管领域的专业人士,深知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发言中,他以精准的数据支撑,从“扩总量调结构、优存量提质量、严管理树品牌”三个方面,为我省用好资本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开出了“对症药方”。
从事食品行业的惠增玉委员认为,山东的名优小吃数不胜数,但大多都是单品发展。他通过实践认识到,当前食品消费进入特色化、个性化时代,线上销售成为主流,地域限制被打破,只有抓住消费者的味蕾,建立上下游融合一体的智慧产业链,传统食品工业才能在海量的产品中胜出。
孙晓筠委员代表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发言时建议,从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产业链条、赋能鲁企鲁货、夯实人才支撑四个方面发力,发展直播经济,引领新型消费。
这些发言的构思和筛选,体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格局、胸怀、境界、智慧和担当,展现了省政协党组讲政治、谋大局、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鼓士气,凝聚强大能量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省叠加国家“普惠”机遇和自身独特机遇,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因此,团结鼓劲、坚定信心、凝聚人心,成为今年大会发言的主旋律。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变量。严中华委员结合省政协2020年专题调研发言。作为履职超过10年的委员,他感到去年省政协“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题调研不同寻常,不再局限于找问题、提建议,而是梳理典型、总结经验,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跟随专题调研组,进园入区、座谈交流、专访一线工作人员,严中华委员深刻感受到,我省经济从质量结构到体制机制,从产业体系到发展环境,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他建议从典型中发掘经验,从经验中提炼模式,从模式中探究路径,跑出科技型企业创新“加速度”。
周云平委员代表省工商联作的发言,聚焦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三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山东实践”,提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坚定不移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看待当前形势,离不开直面问题。找问题却不把问题标签化、概念化,提问题也不能撒气、泄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使大会发言过程成为落实“双向发力”、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正如张晓委员所说,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我省做了很多“改良土壤、播种施肥”的事,全省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关键性甚至转折性变化,质量结构、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基础支撑都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重塑。
张晓委员建议,充分发掘宣传这些年积累创造的新优势新成绩,打开山东更加广阔的发展新空间,释放宝贵的发展新机遇。期盼山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判断、强烈坚定的发展自信、脚踏实地的加油实干,讲好山东好故事,唱响山东好声音,重振辉煌与骄傲。
委员们的发言,不回避问题,更看到变化,从不同角度表明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充满信心。
有境界,彰显人民至上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同时搬家式驰援武汉、战疫黄冈,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全面胜利。
如果说去年抗疫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考,那么笏山金矿爆炸事故救援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拉锯战,一考一战都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的人民性。
亲赴武汉、黄冈抗疫一线的逄春阶委员和笏山金矿爆炸事故现场救援组组长陈玉民委员作了发言。通过政协大会发言这个平台,以亲身经历和感受再现那一幕幕情景,彰显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越性,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风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逄春阶委员曾是山东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随队记者,他从一线亲历者的敏锐视角,讲述了在湖北与白衣战士一起战斗的日子,动情讴歌赞美了伟大抗疫精神。
逄春阶委员说,为什么逆行者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戴上口罩、穿上防护服,推开一道道生死门,就气宇轩昂、凛然不可侵犯?他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他们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他们都有一个小小的家,但危难时刻他们都想起那个大大的家,这个家叫“国家”。
陈玉民委员作为栖霞笏山金矿爆炸事故现场救援的亲历者,通过一个个险象环生的细节,再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救援工作的高度重视,穷尽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实施矿难救援的奇迹,同时讲述了救援之后的反思和经验教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牢牢记在心间,永远印在脑中。
从黄冈到武汉再到栖霞,我们见证了全民防控、全力抗疫,科学救援、阳光救援的不屈画面,见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家力量和生动实践。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只要不放弃、不抛弃,就会有奇迹。
透过委员们的发言,坚信山东必将从伟大抗疫精神和矿难救援奇迹中,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在建党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绘就浓墨重彩的华章。
接地气,体现温度情怀
抗疫和矿难救援的委员发言,侧重体现每逢危难敢担当的大爱大情,这种赓续血脉、喷薄而出的人性之美和英雄壮举极具感染力、震撼力。
王玉亮委员《社区治理那些事儿》、刘春宏委员《拿什么强大孩子的心灵》、王学爱委员代表民进山东省委员会《让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展露芳华》的发言,则是侧重于从民生、文化、心理健康等全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
小社区,无小事。王玉亮委员结合社区业委会成立难、物业服务不到位、社区减负难落地、高品质服务如何做等一系列困扰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问题发言,就如何破解社区工作难题、完善社区服务管理职能、促进社区服务提档升级、把社区建成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提出了建议。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刘春宏委员在发言中提出“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美德是人生的基石、自立是成长的阶梯”的建议,呼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有效衔接、融合互促,让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肩上有责,引发大家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
齐鲁大地,钟灵毓秀,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王学爱委员认为高校作为优秀青年群体的集聚地,应着眼以文化人,拓展人文精神之用,承担起弘扬责任,以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充满时代气息的丰厚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埋入每名莘莘学子心田,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省高校绚丽绽放。
小事见大爱,这些与社会、家庭、人民群众生活、国家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发言,流露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温暖和真情。
委员们的发言结束,但发出的好声音仍有回响。大会秘书处将认真梳理提炼委员们的建言成果,做好转化落实工作,努力使建议成为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重要推动力。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6n6Sqi8_Czi7aCo3tVjG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