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1月2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声工程领域知名专家杨德森受聘为广东海洋大学特聘院士。
杨德森在仪式上表示,广东海洋大学地处南海之滨港城湛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符合“海洋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在深度支撑广东“全面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面向南海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愿意发挥自己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为海大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推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培养更多高素质海洋人才作出努力;愿意同海大师生一道,为实现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目标,推动国家海洋科学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杨德森,1957年4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水声工程专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物理研究所所长、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船舶与海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深海空间站”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声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
2020年7月24日,广东海洋大学举行聘任仪式,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为该校特聘院士。
早在2009年,潘德炉就与广东海洋大学结缘,对该校海洋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海洋人才培养、海洋遥感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予以指导和关怀。潘德炉表示,将以此次受聘为契机,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海洋学科建设多做实事,为海洋工程技术、海洋遥感信息技术、物理海洋学等方向提供有力支撑,为学校与湛江湾实验室联合打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心”“南海资源信息中心”“综合海洋实验与响应中心”,助力学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作出应有贡献。潘德炉,1945年12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海洋遥感专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2020年11月28日,在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上,“珠海十大英才”名单揭晓,陈大可、汤涛、董明珠、黄领才、侯雪梅、Jaap Beijer(亚溥)、陆骊工、张云飞、董凡、黄国军上榜。自“珠海英才计划”人才政策推出以来,珠海的人才流入率一直走在广东前列。当前,珠海正举全市之力积极探索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需要更多海内外人才发挥集聚效应。

2019年10月18日,珠海市副市长阎武向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首位当选珠海市顶尖人才的陈大可院士颁发了《珠海市高层次人才证书》。陈大可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谢珠海市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来到珠海近一年,工作和生活上得到了珠海各级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
陈大可,1957年9月2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物理海洋学家,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珠海市高层次顶尖人才。现任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年12月19日,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消息:近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获颁发“海南省大师级人才”证书。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称,这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首位经省人才发展局认定、批准的海南省大师级人才。
2020年12月12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举行,审议通过《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草案)》,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当选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主席。

2019年12月,蒋兴伟院士将他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设立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由他牵头的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海洋卫星遥感创新发展人才团队于2020年成功入选海南省首批“双百”人才团队。蒋兴伟(1959.03.18-),出生于天津市,籍贯山东莒南,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研究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主任。 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
2020年7月9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颁证仪式在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举行。经海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共同认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为“海南省大师级人才”(柔性引进)。包振民院士是三亚首次柔性引进的海南省大师级人才。柔性引进,是指在不改变引进人才原有人事、档案、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吸引海南省外人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 对口支援或者其他适宜方式,在用人单位工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020年10月30日,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开工仪式在宁海县三门湾现代农业园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少军,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宁波市副市长卞吉安,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应雄,中国水产科学院、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市县相关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宁海县副县长沈纾丹主持开工仪式。

于志刚表示,中国海洋大学将全力支持包振民院士团队在宁波建立研究基地,全面促进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今后还将支持研究院与中国海大联合开展相关领域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通过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一流高层次水产种业人才。

2018年9月22日,浙江万里学院举行了包振民院士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宁波市人才办领导,宁波市教育局领导,宁海县人民政府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浙江万里学院董事会执行董事长应雄,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副总裁林良富,浙江万里学院校长应敏等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出席了聘任仪式。仪式由林志华副校长主持。包振民院士欣然接受了学校的聘任并表示,非常高兴能与万里学院合作,万里学院创新性的办学模式为人才培养、校政企合作与产科教融合提供了更丰富的机会,也希望能在宁波市教育局与万里学院的支持下,为宁波现代渔业发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贡献一份力量。包振民,1961年12月27日生,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中共党员,贝类遗传学与育种学专家,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三亚院士联合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贝类学分会理事长。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021tNvM6PQNo8bauo9o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