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梦》连载32——以粮为纲之八:国家安全:北线战事

来源:李明春 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0-12-14 09:35:39 

以粮为纲:20世纪60年代,国家战略的优先地位与海洋战略走向

国家安全:北线战事

1969年在中苏边境发生的珍宝岛反击战几近引发了一场核战争。危机过后,使中国高层认识到美国并非总是中国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战略盟友。


这件事也成为了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不仅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也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图片

珍宝岛是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岛屿。属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市,在饶河县南端,面积仅0.74平方公里,很久以来该岛默默无名于世。


珍宝岛位于七里沁岛上游,距饶河镇45公里,乘船约两小时行程,南北长2千余米,东西宽5百余米,距西岸2百余米,距俄岸3百余米。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珍宝岛上的战壕、掩体、雷区和珍宝岛历史事件见证:“英雄树”等,这是一处名传中外的战场遗址。

微信图片_20201214093452.jpg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左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原是从中国方面伸入乌苏里江的半岛,后来经过长期的水流冲击,才成为一个小岛。当今每逢夏季枯水期,珍宝岛还与乌苏里江的中国陆地连在一起,恢复原来的半岛面目。在乌苏里江上耕作的老一辈中国渔民,称珍宝岛为“翁岛”,因岛屿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


因20世纪60年代末那场对苏自卫反击战,使珍宝岛让世人瞩目。甚至在在大洋彼岸,一说到中国东北的乌苏里江,必提到珍宝岛。如今,半个世纪以后,这里的硝烟已散尽,珍宝岛和周边的月牙湖、兴凯湖、麒麟山、虎头要塞、八楞山、道士山等,已经成为黑龙江省虎林的旅游资源。


在珍宝岛旅游的宣传页上这样写道:该岛于1915年前,由于江水长期冲刷而成,因此岛位于主航道中心左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上世纪那场激烈的战斗中,英雄的守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主权,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凯歌。


如今,这些依然健在的水泥工事与猫耳洞,就是当年英雄们战斗的岗位。走下高地,漫步江边,宝岛历历在目。在宝岛牌楼有副对联:身居珍宝岛,心怀五大洲。看着这幅半个世纪前的对联,让人想到战士们宽广的胸怀和共产主义风格。现在这里成了守岛战士的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成为虎林的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踏上小岛,遥想往事,中国作家陈运和笔下留下诗的记忆:

一粒珍宝并非一粒沙子

被对岸的剌骨寒风刮入东北的亮眼一角

揉了揉,存在确实不好受

滴了滴,苦涩泪水会带走峥嵘岁月的一切

让春天的乌苏里江流动消毒恢复健康,恢复平静

……

1988和2001年先后被批准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黑龙江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后,尤其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并提出“有限主权论”,中国认为这是对一个国家主权极其严重的挑战,今天是捷克,明天就有可能是中国。中苏决裂之后,从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该岛上的巡逻队流血冲突不断。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开向珍宝岛,并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我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


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微信图片_20201214093456.png

尼克松访华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营长沉着应战,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钟的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同时,苏联还与美国联系,试探性的提出联合对核武器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中国核力量实施摧毁性打击。至少如果苏联动手,美国可保持中立。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而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可怕的是,一旦让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整个世界就会跪倒在北极熊的面前。到那时,美国也会举起白旗的。


“我们,能够毁灭世界,可是他们,却敢于毁灭世界。”


美国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美中积怨甚深,30余年不相往来,要告诉中国并让他们相信,并非易事。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美国是一个不显眼的报纸,恰恰是该报却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极为引人注目的爆炸性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拍桌子瞪眼睛,大叫道:该死的美国佬出卖了我们;在中国,毛泽东听取了周恩来的汇报后平静地说:“不就是要打核大战嘛!原子弹很厉害,但鄙人不怕。”同时,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了“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


一张小小的报纸不仅表达出美国的态度,也改变了苏联领导人。他们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突然向同去吊唁的中国代表团表达了谈判的愿望。随后,在路过北京时,周恩来总理和柯西金会晤暂缓了双方的紧张态势,双方都愿意为防止大规模军事冲突作出努力,其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确认了中国具有核反击能力。但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一方面是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陈兵百万;一方面是中国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中国和苏联从此开始进入了将近20年的敌对备战状态。


从建国后发生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自卫反击战,到后来的中越西沙之战、中越反击战、中俄东马格拉2.16边境冲突事件,中国的表现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新中国,面对强权毫不低头,绝不示弱,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对于世界而言,珍宝岛战斗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并非总是中国的敌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的战略盟友,这成为了中美关系转变的拐点,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和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加重,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中、美、苏三国鼎立局面开始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微信图片_20201214093502.jpg

《海洋强国梦》李明春  吉国 著

从新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探寻海洋事业在其中的地位与发展轨迹,深入研析新中国海洋战略思想和海洋战略走向,启迪人们的大思维和大智慧,重塑大海洋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实现海洋强国梦。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mDHfTlsPjcbzePZRIfTqZA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