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海之美 | 西海岸四个浪漫海岛的今生与往昔
你是否梦想有一座海岛,岛上青翠欲滴,繁花似锦,听着海岛神秘的故事,远离凡尘;日出日落,与海鸥共舞与大海之上。
一岛一世界,一海一天堂。西海岸的岛屿各有特色,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沐官岛......每一个海岛都在等待着人们去倾听它的故事。
上亿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形成了这个海岛。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神秘的传说。飞鸟在此偶然地种下了菩提树。这里似海上仙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有保护完好的火山口地貌溶岩流,有自然形成的许许多多的钓鱼平台,还有神龟孵卵、二郎担山、鸳鸯洞等,这就是竹岔岛。
在这里,有一条小路,水路两栖,在海洋的怀抱里时隐时现。每当涨潮时,小路慢慢被淹没,深藏于海底,于是,两座小岛被这道海水隔开,成了两个独立的小岛。而当退潮的时候,海水慢慢的向两旁退去,小路则蜿蜒而出,呈一个之字形的纽带连通两座小岛,两座被苍松翠竹掩映的小岛自此便有了牵连。传说,落潮时候,俩个相爱的人从这里走到脱岛,便会相爱一生。
传说,灵山岛是唐僧的一滴眼泪。有一天唐僧从天庭出来去散步,来到黄海边上,看见一只小船在起伏的波涛中忽隐忽现,一位穿着破烂的僧人正驾着小船,挣扎着向东航行。唐僧掐指一算,顿时明白原来是鉴真和尚要东渡日本。这已经是鉴真第六次东渡了,前五次都没成功,但他屡败屡渡,痴心不改,而且现在已经双目失明。唐僧被鉴真感动了,他想起了自己西天取经的往事,一滴眼泪落在浩瀚的黄海之中,一个岛屿也就浮出了海面。唐僧的眼泪形成的海岛就是灵山岛。
如果你乘船去灵山岛,远远望去,它就像一块硕大艳丽的翡翠,浮在海面上,青翠欲滴,熠熠生辉,这就是古胶州八景之一“灵岛浮翠”。“灵岛浮翠”中的“翠”字,把灵山岛的绿色植物和各种树木花草描绘得活灵活现。这片岛,更是成为了多种生物的栖息地,珍贵稀有物种碧凤蝶、爬行类黄纹石龙子、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皱纹盘鲍… …灵山岛还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必经之地,有候鸟“驿站”的美称。春、秋迁徙时节有90多种候鸟路经灵山岛。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
黄海之滨,与千古琅琊台隔海相望,万顷碧波簇拥着一座海上仙山——斋堂岛。如诗如画的斋堂岛,分为南岛和北岛。北岛宽阔平坦,岛上居住着四百多户人家。南岛是一座海拔高程只有69米的小山,基本保持着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
相传两千多年前,徐福曾上书秦始皇说海中三座神山上有长生不老药,并提出“请得斋戒与男女之求”秦始皇选中斋堂岛做其侍臣的斋戒之所。于是,一批批能工巧匠应召而至在岛上建起青瓦构筑的宏伟斋堂文武官员在此处斋戒。从此,小岛便被唤作“斋堂岛”。
沐官岛在泊里镇西南方,与董家口隔海相望,岛子北高南低,像一个美人睡在蓝色的海洋上。沐官岛的名字也与秦始皇相关,据说,秦始皇率领百官过此岛,所从官员皆在此沐浴,因此得名。相传沐官岛上有一处甘泉,涨潮时就隐没于水下,退潮时可取用,天晴之日,可透过清澈的海水看清海底的村庄等遗迹。
沐官岛不过二三百米宽,被海水隔断而成岛屿,平日村民出行靠渡船,每逢退大潮时,甚至可徒步出入海岛。岛屿临海盛产鲈鱼,“沐官岛上钓鲈鱼”颇有盛名,白天钓鲈鱼,晚上就能在村里的农户家里享受到这些鲜美的“劳动成果”,吸引不少人慕名前来。
西海岸的海岛未来将变成什么样?自青岛西海岸新区海岛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岛上的居民或是新区的人们都充满期待。
拆除了养殖池恢复岸线原貌,护岸沿线恢复植被、绿化,岛上路面硬化,加装路灯照明……日前,斋堂岛生态修复项目(一期)通过验收,岛上环境更优美迷人了。
12个各具特色的自然村打造的特色文化院落、4个建设管理站和管理点完善基础设施、环岛路东段改建后平整、“智慧灵山岛”生态系统管护平台提供便利……今年7月,青岛最大海岛灵山岛的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一期)综合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改善了海岛生态承载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更提高了游客体验感和舒适度。
呵护海洋海岛生态,展现不一样的生态美,海风中,海鸟嬉戏。绿植花卉随着海风扭动着曼妙的身躯,将海湾以绿意剪裁……这样迷人的海岛,怎么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Bc-4ssLFdV-BxV54qyW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