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明确青岛具备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优势,点明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时任青岛市长孟凡利在山东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言中,连说六个恳请,包括恳请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青岛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等,引发关注。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629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对时任青岛市长孟凡利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 “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议进行了答复,明确表示,“青岛具备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优势。”
这份不到500字的答复信息量巨大,明确点名了青岛的优势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自然资源部官方答复《关于支持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议》 答复中对青岛的优势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标签概括: 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版图中,写进十三五规划的蓝谷无疑占据重要一席。 中国唯一的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大洋钻探船等23个“国字号”科研平台云集,山东大学(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23家高等院校在蓝谷设立校区、研究院或创新园……蓝谷云集了一大批“国字号”海洋创新平台和高校科研院所。 2018年6月12日,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开始在山东考察。总书记在山东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位于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在媒体报道中,总书记最关心的还是基础研究,媒体也用了大量篇幅来描述这一考察过程: 总书记走进超算大厅。年轻的科研人员聚集在这里。总书记与每个人亲切握手。“在超算中心,总书记很关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中,超算能干什么。”吴立新向总书记汇报,运用超算,他们正在构建颠覆性的海洋药物研发体系,首次完成人类已知170个肿瘤靶点与35000个海洋化合物的全部精细对接,准确率由国际上的20%跃升到70%,两年完成了过去二十年的海洋药物苗头分子发掘。因为超算,海洋正变得越来越透明。 对于50多名海洋科研人员,总书记讲出了他对海洋经济的最新思考和殷切期望: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有很强的逻辑性,就是先要实现“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然后才是“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青记此前曾在文中表示,青岛应该在原本优势的海洋基础研究领域下大力气,在海洋国家实验室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基础上,继续引进一些在海洋基础研究方面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更进一步夯实这个优势。 这份答复中还提出了下一步重点推进的两项工作。 第一项是: 在“十四五”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对如何更好发挥青岛在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任务,以及如何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等进行统筹研究。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这么说吧,这个“更好发挥青岛在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本质上和青岛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是一脉相承的。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我国海洋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已基本形成。” 再来看自然资源部第二项重点推进的工作:
蓝谷等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0MoUOjxiBZhsuYGj81g7A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