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事奋楫先行 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深海力量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7-10 16:21:15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推进海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持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四项基本原则,持续深化粤港澳海事管理机构协同合作,为海事服务大湾区建设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深圳海事局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进程中要走在前列,要先行先试。”7月8日,深圳海事局副局长郭秀斌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深圳海事局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继发布了《贯彻落实

  协同发展 构建深港合作新平台

  今年5月中旬,深圳海事局收到香港海事处一封感谢信:“今年证书申请高峰期期间,适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有赖贵局相关主管领导及团队迅速应变,解决困难,使证书能顺利如期签发,船舶运营不受影响……”

  记者了解到,信中所说的证书,是深圳海事代为香港籍船舶全流程网上签发的《残骸保证证书》。因为自2017年2月起,《2007年内罗毕国际船舶残骸清除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但不包含香港地区。根据交通运输部授权,深圳海事局与香港海事处签署了协议和工作程序,代香港海事处签发证书。经过多次协商、调试努力,深圳海事打通了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渠道。据悉,目前已代发2191单,共制证4382份。

  近年来,深港两地海事机构交流频繁,尤其在海事调查方面有着良好的协作运行机制。双方定期召开技术研讨会,并就船籍港船舶事故调查、交界水域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管理建议跟踪落实等专业领域进行深度交流,粤港澳大湾区海事调查处理合作机制逐渐形成。

  2019年,国内首个跨地区、跨行业,以海事调查工作室为平台的创新研究工作室“深港海事调查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深港海事安全管理合作日臻成熟。“深港两地海事机构以共建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深港海事调查领域的协作联动。未来,将培养更多海事调查高端人才,推动区域高端航运安全发展。”深圳海事局副局长曲义江表示。

  不仅如此,两地海事部门早在2017年就孵化一个“深港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室”,它整合了内地和香港多领域的政府、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资源,在制定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共同推动粤港澳全领域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创新助力 打造海事发展新引擎

  深圳,从来都是创新的沃土,在这里孕育出独有的敢闯敢试的“深圳精神”,深圳海事人亦是如此。

  4月2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海上危险品应急指挥船“深海01”轮顺利下水,又一项国之重器建造完成!据了解,“深海01”船总长约78米,型宽12.8米,满载排水量约1450吨,采用混合动力推进,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配备液化天然气气体探测系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海面溢油监测雷达、X波段防爆雷达和水下机器人(ROV)等先进设备。它可用于危险气体海上泄漏扩散时的区域监测监控、事故应急、人员救助,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立项,深圳海事局负责建设。

  这是国内首艘使用锂电池作为混合推进动力的海上公务船,也是全球首次采用舱室微正压维持系统以实现海上LNG扩散区内进行监测监控和航行作业的执法公务船,这项国之重器的建成也填补了业内空白。

  投入使用后,有力地推动了动力电池技术在我国海上船舶的应用,有力保障深圳港的安全运行,以更强能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为我国后续海上危险品应急指挥船建造提供“深圳方案”“深圳模式”。

  在深圳大鹏湾,我们可以看到大气探测设备分布在码头、浮标及进港区的山顶上,适时监测着港区的大气质量,数据随时传入海事部门及港口企业。一旦监测到港区大气硫化污染物超标,现场海事执法人员立即前往处置,或放飞无人机前往嗅探、筛查;或利用海巡艇上的遥感设备实现对船舶尾气含硫量的检测,实现移动执法……在繁忙的深圳港盐田港区,一整套国际先进的船舶大气排放污染监视监测技术的应用,让港区大气监控像上演了一场科幻片。

  这是全国首个“空—陆—水”船舶排放控制综合立体监测系统,也是深港共同建立的试验区的重要成果之一,更是深港合作共同守护碧海蓝天,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行动。

  安全坚守 保障辖区重大涉水工程

  6月17日,明媚的阳光映射着海面,伶仃洋上热潮涌动,在历经34个小时后,200余名建设者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沉管隧道,即深中通道首节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与西人工岛顺利对接!

  “自深中通道开工以来,深圳海事局组织沟通协调会20余次,顺利完成3次航道转换安全保障任务;组织开展水上事故应急演练等大型综合演习累计5次;完成‘一航津安1’‘一航津安2’等超大型特种船舶进出场及演练保障任务7次;成功防抗山竹、天鸽、韦帕等台风,组织安全撤离海上人员700余人次。”曲义江向记者介绍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深圳海事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统筹推进助力复工复产15项措施,助力深中通道各标段2月20日全面复工,3月初工程建设即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年来,26280小时全天候保障,“深中通道”深圳段海上安全施工1095天,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3700余航次水上巡航,累计现场保障2.3万余小时,巡航5.7万海里(10万余公里)。此外,在服务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圳海事还研究创新形成并形成经验做法向外推广,以工程安全施工为样板,为全国涉水工程建设安全监管提供可复制的“深圳样本”。

  多年来,深圳海事局致力探索水上交通安全多元治理体系,并牵头推动成立全国首个“水上交通安全委员会”。这一举措是水上交通安全格局的新突破,它将水上交通安全纳入地方政府综合安全治理,破除了涉水交通安全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还统筹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标志着“政府主导、海陆联动”的涉海安全综合治理机制的形成。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20-07-10/7698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