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建设深圳市海洋藻类产业创新平台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20-05-12 15:07:00 

  日前,由深圳大学牵头,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胡章立教授负责申报的国家海洋局“十三五”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产业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类重大项目“深圳市海洋藻类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批准立项并签署任务合同书,合同总经费2700万元,包括国拨经费2200万元,合作单位配套经费500万元。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为项目合作单位。

1589252199201882.jpg

  深大胡章立教授团队,自1999年至今,主要从事藻类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工作。

  深圳海洋藻类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据了解,《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海洋藻类产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深圳市是最早开展藻类产业化的城市之一,目前深圳市在藻类食品、藻类活性药物、藻类能源和藻类生物肥料等领域出现了一大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但是,目前从事微藻行业的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且发展起步较晚,普遍面临藻种资源、优良品种选育、大规模养殖、活性物质开发、藻类品种鉴定及有害藻类控制等方面的难题。

  此次在深圳市建立海洋藻类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目前藻类产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深圳市乃至全国海洋藻类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海洋藻类产业升级发展,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589252222558722.jpg

  海洋藻类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一站式服务运营流程。

  开发海洋藻类新品系新技术

  该项目以深圳大学为依托,整合深圳市从事海洋藻类研究与开发应用等领域研发机构,针对制约海洋藻类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建设深圳市海洋藻类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海洋藻类领域相关企业提供经济藻类种质资源、藻类高效培养与中试生产关键技术、海洋藻类高值化产品开发、有害藻类检测与控制等技术服务,制定海洋藻类产业链的相关生产规范与技术标准,提高深圳市乃至全国海洋藻类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海洋藻类产业升级发展。

  项目将重点针对深圳乃至华南地区藻类相关企业的产业需求,开发出一批海洋藻类的新品系、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制品。同时,项目拟建立深圳市海洋藻类产业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

  项目团队科研实力雄厚

  深圳大学胡章立教授团队主要从事藻类及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多项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三年完成中国发明专利24项及PCT国际专利2项,转让专利技术4项,其中“能源微藻基因工程改造及异养发酵关键技术”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同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金文标教授、深圳市华大海洋研究院石琼教授、深圳大学娄素琳博士等作为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深圳大学西丽测试中心、生命与海洋学院大鹏海边中试基地、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为项目协作单位。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20-05-12/7551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