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背后

来源: 智慧海洋圈子   发布时间:2019-12-23 13:33:31 

2019年12月10日,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落实区域战略统筹机制,推动陆海统筹发展”,落实海洋强国战略,优化配置与海洋相关的产品、服务和资源,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凸显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积极参与海洋治理,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苟团年在2019年青岛市政府部门“三民”活动年终述职中表示,新的一年,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围绕“向海图强”,梳理和构建海洋科教文化名城、海洋产业名城、海洋生态名城“四梁八柱”,搭平台、补链条、增产能、扩就业,争建国家“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早在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海洋局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上海等城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微信图片_20191223133228.jpg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无疑又成为热门话题。


本期小编将从什么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外海洋中心城市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我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情况等内容进行梳理。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起源及概念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概念源自2012年挪威海事展、奥斯陆海运和梅农经济学等几家机构联合发布的“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研究报告,报告对世界范围内30个知名海洋城市进行了排名,迄今为止共发布三期,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排名实质上是对国际海洋城市一整套较为专业、综合的评价体系,在目前世界海事界具有首创性和唯一性。从三期报告来看,虽然评价体系的指标每一期都有所调整,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一些指标受到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还不够科学,但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张春宇团队将这一排名翻译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并积极推动写入国家海洋经济“十三五”规划,成为引导我国重点城市参与国际海事竞争合作的新方向。 


那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底该如何定义?


从字面上理解,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应兼具全球城市(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中心城市、海洋城市三大特征,三者缺一不可。

微信图片_20191223133233.jpg

张春宇认为,评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至少有五大类指标,分别是航运中心、海洋金融与法律、海洋科技、港口与物流、城市的吸引力与竞争力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仅应该具备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贸易、物流以及相关服务业方面的优势,还须是海洋金融、法律等高端海洋服务业的领导者,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发展体系的创新者和引领者,并且能通过各类机制、机构,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为区域或全球提供有价值的公共产品,并以其完善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海洋产业集群和国际化的便利的生活环境,对领先的海洋产业、海洋企业和高端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能力和集聚能力。


对标全球 国外海洋中心城市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全球领先的海事之都”三期排名中,新加坡位居第一,德国汉堡两次入选第二名,挪威奥斯陆两次入选第三名。在2017年报告中,我国有三个城市入选30强,分别是上海列第5位、香港列第8位、广州列第15位。


01/新加坡

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时,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的弹丸之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新加坡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以海洋为重要依托,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海事业发展模式,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推动海事业国际化、便利化和高科技化。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其赖以生存的港口由政府直接投资,实行自由港政策,吸引大批航运公司挂靠新加坡港,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在此基础上,新加坡构建了以航运为核心,融合修造船、石油勘探开采冶炼、航运金融保险等上下游产业的海洋全产业链条。


02/挪威

挪威深耕海洋特色产业,占据世界前沿。挪威船舶及海洋设备工艺,特别是高科技船舶和海工建设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并将优势延伸到油气产品运输、化学品运输、滚装船等产业上下游领域。挪威生产的船用设备60%用于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8%至10%。挪威水产业是支柱产业,有海洋捕捞船6510多艘,渔产品捕捞量近300万吨,是世界十大水产品生产国之一,水产品出口位居世界前列。船级社是挪威航运服务业的一大特色,挪威船级社成立于1864年,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船舶服务机构,业务涉及船级服务、认证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在全球100个国家中设立约300个分支机构。


03/汉堡

汉堡傍海而兴,海洋经济多点开花。汉堡港是欧洲第三大海港,是全球第十四大集装箱码头。城市的港口旅游特色明显,海洋节庆丰富多彩,游客可乘坐汽艇穿梭整个汉堡港区,港口本身成为旅游岸线的重点板块;汉堡还是欧洲邮轮基地港,仅2011年就有118艘邮轮停靠,城市设有“邮轮日”,大型邮轮进港时全城会营造浓厚节日气氛,世界唯一一艘连接大西洋两岸、最大型邮轮玛丽皇后二号将汉堡港作为中转站。汉堡鱼市历史悠久,是每个旅游者必游之地。汉堡海事展是国际三大海事展会之一,被誉为“世界第一大造船海事盛会”。 


我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发展进程及优势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以看作全球海洋发展系统的中枢或世界海洋城市网络体系中的重要组织结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同时承担着两个角色:一方面以海洋发展为核心功能参与到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中;另一方面以海洋经济发展为特色的区域中心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这意味着深圳、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中获得更高端的定位,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有专家做了统计,从规划中提及城市的频率看,以下城市在海洋经济方面更为重要:天津(14次提及)、舟山(14次提及)、青岛(11次提及)、大连(10次提及)、厦门(6次提及)、广州(5次提及)。


01/上海

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海洋“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底,初步形成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相适应的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环境友好、海洋安全保障有力、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海洋管理先进的海洋事业体系,积极探索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


从海洋资源角度讲,上海的资源比较稀缺,岸线资源比较匮乏,近海海域面积很小,没有太多的海域空间和海洋资源。但作为国家两大战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上海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其独特优势。


第一,上海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位于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的河口地区,外通大洋,内连腹地,通江达海,位于整个中国沿海地区的正中间,南北辐射便捷;


第二,涉及岸线、港域、航道、滩涂、岛屿、淡水等丰富多元的河口空间资源;


第三,深广流域腹地的依托,有众多货源和产业经济联系;


第四,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经济和产业上的优势突出,具有强大的城市经济实力;


第五,雄厚的人文科技优势,有发达的教育、科技、城市精神、人才集聚程度高等软实力为依托,上海有三个国家级的涉海重点实验室和多个涉海大学及一系列海洋专业,是未来能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依托;


第六,突出的政策优势。


02/深圳

从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等举措,在不到两年间,国家3次点名深圳,赋予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大使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圳发展的殷切期望。


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具有四大优势:


第一,宏观背景方面,全球海洋经济逐渐向亚洲转移,无论是传统造船业还是海洋未来产业等;国内来看,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深圳无论是在“一带一路”还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大背景下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二,深圳具有雄厚经济实力,深圳海洋经济得到各级重视,涌现一大批代表企业。

微信图片_20191223133234.jpg

深圳市涉海企单位所属产业分布

微信图片_20191223133235.jpg

深圳涉海单位数量位居广东省第一


第三,营商环境优越,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第四,区位优势明显。深圳是距离南海最近的中国特大型城市。虽然目前海南在相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客观地看,海南的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实力不足以单独支撑未来的南海开发。此外,深圳还与东南亚地区临近,方便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框架下的合作。总体上看,深圳的这种区位优势也是国内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


综上,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不仅要具备全球领先的海洋经济和航运服务能力,在海洋相关尖端技术和产品上有绝对优势;同时要在海洋金融、教育、营商环境、服务等方面拥有全球认可的话语权。


那么,面对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规划和提及城市,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小编认为:首先,需要客观承认:它是一项长期性的高难度规划,先不着急站队,保持中立和谨慎乐观,对其循序渐进看待,把判断留给未来。其次,要具备创新精神,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发展,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很有必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创新很重要。最后,与其主观臆测,不如实事求是,多一些包容和期待,把行动交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


因为,我们都期待着,我国会有陆海融合、生态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保障有力、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诞生。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D0h2EZaUMNgpoXirR5Swhw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