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海洋强国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海洋建设战略思想体系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行动指向
作者:黄高晓 洪靖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
2019 年4 月23 日,习近平在中国海军节上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并呼吁各国政府和海军“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努力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习近平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机统一、融合创新,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它一以贯之的价值引领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之双重驱动,展现习近平海洋建设思想体系鲜明独特的时代属性、世界眼光和中国气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是引导当今世界海洋事业科学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针,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略海洋,全力领导海洋建设,并先后提出了三个重要思想,即“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从习近平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实践来看,这是一个三部曲式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海洋事业的根本遵循;“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打造了中国与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实践平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成为海洋建设思想领域的最高范畴和指导思想。此外,仅就其语义表达本身而言,海洋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海洋话语体系中首创了一个中国话语权,占据了全球海洋事业发展的理论创新点和道义制高点。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习近平新时代海洋建设战略思想体系的基本形成,具体地说:一是思想成熟,二是体系成型。首先,三大思想各自发展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程度。“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三个各自独立、各有侧重、自成一体的相对完整思想,成为各自海洋建设领域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最新和最高的理论创新成果。其次,体系成型表现在这三大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融合程度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呈现出一种辩证发展的内在关系;最终以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来统合其他两个思想,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习近平海洋建设战略思想体系,并构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视为习近平海洋建设战略思想最高水平的代表或者标志。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最高思想形态,是一个内涵丰富、领域广泛、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由多个或者多种具体的共同体思想构成,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其中之一。而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先,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把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展到了全球海洋领域,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发展形态和发展过程。其次,它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形态,发展完善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海洋命运共同体兼具海洋和命运共同体两个概念,具有两重性特征:一方面,它是习近平海洋建设思想发展的逻辑结果和最高范畴,具有人类海洋建设领域鲜明、独立、完整的发展理念和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它又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海洋领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当今世界人类全部命运发展的必然性、普遍性和共同性。因此,这是一个从具体上升到一般的发展形态和发展过程。习近平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根本的指导性、全面的开放性,反映了当今世界海洋发展的时代属性、特点规律和实践意义,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海洋困境难题指明了方向;为各国解决全球范围内海洋建设、海洋治理和海洋发展等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展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人们进一步探讨实现这个价值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基础,也成为中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习近平的个人成长经历从内陆地区开启,更长期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工作,使他深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和经略海洋,成为我们党和国家最主要的海洋战略思想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海洋事业建设的思想,提出和形成了科学完整又不断与时俱进的海洋强国战略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海洋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为全球海洋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他指出了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定位和当前我国参与海洋开发的紧迫性,强调了加强海洋建设的重大战略定位和历史意义,明确我们的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式,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一个海洋强国,并且提出了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着力推动并实现四个转变。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开放的崭新姿态,参与到当今世界激烈的海洋开发竞争热潮中去,全面开辟海洋建设事业发展的新战略路径,使海洋经济成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新的增长点,以获得丰厚的发展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大的发展动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这一点是我们正确地认识、理解和实践习近平海洋命运共同体全部思想的历史起点。 当今世界仍然处在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的主宰支配下,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西方国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际统治,使国际关系仍然处于一种不公正、不平等、不合理的状态之中,成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最主要障碍。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治理的推动者、人类共同发展的贡献者。为了彻底改变当今国际关系这种不正常的畸形发展状态,习近平提出建立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强调这是维护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坚决主张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指导思想,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的新型国家关系,在求同存异中实现各国的正当利益,坚持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际组织关系,在平等互助中实现共同发展。同样的,建立一个和平、合作、平等、开放、共赢的新型海洋国际关系,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一种全新的海洋国际关系理念,阐明了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正当性和优越性,全面超越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等旧的国际关系指导思想和陈旧海洋文化,彻底唾弃了海洋霸权、舰炮政治、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旧观念旧模式,是解决当今全球海洋问题公正合理又确实可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中国与各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上应当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习近平也做出了回答,就是要合力打造全球海洋治理新格局。全球海洋治理格局是全球各种海洋利益诉求、海洋治理理念、海洋治理能力和海洋治理制度机制等综合因素,在各国的斗争、较量和妥协中形成的某种力量对比结果的相对稳定态势表现。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坚持海洋霸权主义和海洋强权政治,全面垄断全球海洋治理领导权,肆意践踏各国自主平等海洋权益,疯狂掠夺全球海洋资源,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等等,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海洋治理格局,至今仍然支配世界海洋的现实发展。中国主张与各国合力打造全球海洋治理新格局,就是要坚持和平利用海洋、科学开发海洋、合作共建海洋、公道治理海洋,使各国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共同主体,使全球海洋治理朝着更加平等的、公正的、合理的方向发展,使全球海洋治理的全部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并且尽可能地惠及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民,不断满足全球社会对海洋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 中国与各国“从何处着手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对此做出了回答。中国与各国共同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必须立足本国实际,兼顾各国海洋利益关切,致力于促进双边和多边海洋利益的平衡增长,这就需要有一个平等互助、交流合作和创新驱动的发展平台。2013 年习近平首次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个新的共同平台和新的增长点。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推动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发展全方位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其中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体系,在整个“一带一路”建设思想体系中,具有其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和支撑地位,发挥关键性的战略决定作用。它开拓了我国坚持海陆统筹,全面建设发展的战略新视野;开创了我国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方向;开启了我国聚焦海洋经济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发展的战略新征程。六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陆上“一带”还是海上“一路”,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带来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及多边海洋合作,更彰显出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目前,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来越多,中国与各方之间开展的双边及多边海洋合作规模越来越大,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更加突显。这一切实践成就充分说明,“一带一路”正在成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新的运行平台和实际增长点。习近平把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起来,聚焦海洋经济建设,使“一路”正在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首先成为海洋强国,没有海洋建设,“一带一路”就失去一个翅膀,不能够在全球海洋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就不可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当然更不可能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了。 可见,习近平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充分把握人类海洋发展的特点规律、总体要求和实践路径,并且放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付诸实现。 坚决反对反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的思潮与行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和实践,打破各种阻碍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偏见、阻力和陷阱。积极推动大国海洋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中美两国的海洋交流与合作。既看到两国之间存在的利益分歧、观念差异和制度区别,更要看到两国之间具有更多更大的主流发展意识、共同海洋利益和交流合作需要。只要坚持“和而不同”,“斗而不破”,海纳百川,两国之间的合作发展依然还有希望。实践证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害”,这是当前中美贸易战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中美同为当今世界两个最重要的大国,其相互关系处理得如何,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各国能否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中美只要能够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与精神,两国围绕海洋主导权之间的斗争,并不必然会导向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修希底德陷阱”,而可望达成一种合作共赢的新型海洋关系格局。这既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将可能为全球海洋交流合作发展提供一个成功典范。同样,各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海洋权益斗争,只要遵循上述原则与精神,也有可能克服“中等发达国家陷阱”和落后国家的“碎片化荒漠化陷阱”。 四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今世界海洋大发展趋势给中国海洋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海洋战略思想为指导,正确判断当今世界海洋建设发展的形势,既要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又要看到机遇大于挑战,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决策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大问题。全面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步伐,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海洋建设领域的全面开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特别是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相结合起来,合理规制海洋命运共同体时间表、路线图,立足现实需要,谋全局长远发展,共同推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与全球海洋事业走向深入持续发展,这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曲折发展过程。 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中国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也正在成为促进全球海洋共同繁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新阶段。从泼墨洒脱的“大写意画”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完善合作理念,继续打造好中国与世界交往合作的实践平台。 1.坚持贯彻平等共商的理念和原则,共同维护全球海洋和平 习近平指出,必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必须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小国弱国穷国自主选择海洋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其全球海洋治理主体的平等地位和权益,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代表权、参与权和话语权,更加关注、维护和落实好发展中国家的正当的合理的海洋权益,要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来办。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和平利用海洋,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和海洋强权政治;坚持合理开发海洋,反对海洋殖民主义;坚持合作治理海洋,反对海洋单边主义;坚持公平共享海洋,反对海洋孤立主义;坚持可持续发展海洋,推动人类海洋文明事业的共同发展。 2.坚持贯彻共建的理念和原则,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制变革 习近平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推进全球海洋治理变革、推动全球海洋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就是以联合国海洋法体系和海洋治理组织体系为基础,务实推动国际海洋治理体制变革。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全球海洋秩序,就是以联合国组织体系和联合国海洋公约体系为核心奠定的制度运行基础,其行之有效的宣言、宪章、理念、原则和规范,对全球海洋治理具有普遍的权威性和广泛的指导性,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奠定了行为主体和制度规制的基础。习近平主张,尊重联合国组织和海洋法体系的正当性与权威性,积极发挥联合国体系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支持联合国海洋治理体制变革,改进联合国海洋体系及全球海洋治理体制的不足,使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成为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海洋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和新趋势,要求各国政府和人民不断地改革不合时宜的全球海洋治理体制,创立新的海洋组织和海洋治理规则,不断满足人类海洋发展的新需要,从而促进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生成发展。 3.坚持贯彻共享理念,推动海洋文明交融发展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长期共同努力,更需要世界主要大国担当历史重任,做出表率。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大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正确的国际义利观,认真履行与本国国际地位相适宜的国际义务。中国将继续勇敢地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作用,参与引领全球海洋治理体制变革,推动海洋文明建设,共同增进海洋福祉,促进全球海洋事业繁荣发展,各国人民共享海洋发展成就。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习近平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能否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取决于能否实现新时代全面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到海洋建设领域,就是能否实现国家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海洋强国。尽管当前面临着众多复杂艰巨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对习近平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始终充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与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下,一定能够建设好一个美好的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做出新的世界历史性贡献。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76VveP5IPQdXLvStFiJbw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