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生态文明范式转型 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在济举行
今天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济南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经济学):生态文明范式转型——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在济南召开。来自中国政府、联合国相关机构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昉,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一鸣,省委副书记杨东奇,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联合国原副秘书长、美国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执行主任扎诺斯·帕兹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省政协副主席唐洲雁、王修林,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鲁谦,市政协主席雷杰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论坛由开幕式和七大分论坛共同组成,旨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意义、全球价值研讨和传播,发展和完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探求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范式、模式,为生态文明体系下的文化、经济、环境质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讲好中国故事、借鉴世界经验。
丁仲礼在致辞时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富有全局性的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上,尤其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主要表现在: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能效的发展战略;将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国家规划,并持续推动能源领域科技革命;不断完善环境法规和规章体系,出重拳治理环境污染;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度参与和积极推进国际绿色发展合作。中国愿意继续推动节能增效、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建设,致力于环境污染治理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致力于增加国土绿化面积,加强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参与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在全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希望出席论坛的中外嘉宾,以更加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务实合作,为提出合理有效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预测发展方案凝聚智慧。同时也希望论坛打造成一个取长补短、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长期平台,为推进中国乃至全人类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助力人类社会实现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陈宗兴在致辞时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携手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能力和效率的必然选择。以绿色发展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倡导绿色发展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全球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的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空间、富有永恒魅力的生态文明成果。希望出席论坛的国内外有关生态文明研究的智库和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强合作,为携手创造世界生态文明美好的未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蔡昉在致辞时说,生态研究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学术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在这个领域研究的根本遵循。要从实践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系性和实践性。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创新和形成生态文明的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共识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是我们生态文明智库的学术使命和历史责任。要加强研究,进行激励机制设计,把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思想变成可操作的政策。希望出席本次论坛能够围绕生态文明范式转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产业和生态旅游等议题建言献策,形成生态文明范式转型的济南共识。
杨东奇在致辞时代表山东省委、省政府向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有生态文明的深厚历史渊源。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墨家以及道家思想,都饱含丰富的、宣扬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传统生态观,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努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实增长点、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支撑点,展现美丽山东新形象的最强发力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着力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为建设生态山东、美丽中国,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多来山东走一走、看一看,为山东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建议,希望海内外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山东发展,与我们一道探索生态文明之路、绿色发展之路。
王忠林在致辞时代表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济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抓好生态保护,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祉和生态红利。围绕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走绿色发展之路,王忠林谈了认识。一是回望走过的路,济南生态之美源于崇尚自然。回溯济南8000多年的泉水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2600多年的建城史,生态文明始终是这座城市不懈的追求和坚守。二是凝视脚下的路,济南生态之美成于克难攻坚。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我们发扬“不靠刮风靠作风”的精神,深入开展“四增四减”三年行动,以铁腕手段防治污染、保护生态,全力打造绿之都、花之城、泉之韵,实现了绿城、花城、泉城“三城同辉”。三是眺望远行的路,济南生态之美在于绿色发展。我们将着力构筑绿色空间,做到生态美;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到生产美;着力建设绿色家园,做到生活美。我们将与大家携手并肩、加强合作,推动论坛成果率先在济南落地见效,让绿色成为济南最鲜明的底色,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济南贡献。
扎诺斯·帕兹托在致辞时表示,很高兴能来到山东、济南参加本次论坛共同探讨生态文明范式转型。当前,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很多问题,全世界有上亿人口遭受着极端天气气候带来的威胁。所以,我们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范式转型,创新治理模式,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行持续不断的减排,找到应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平衡点。我们要建立一个生态文明保护知识共享平台,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承担风险。要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全球合力,动员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推动生态保护决策有效执行,提升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开幕式上,举行了《美丽中国:新中国70年70人论生态文明建设》首发式,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演讲。
出席有关活动的还有: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峰,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副市长王桂英,市政府秘书长尹清忠;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等。
相关链接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济南)共识》发布 今天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经济学):生态文明范式转型——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形成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济南)共识》(简称《济南共识》)。 《济南共识》指出,工业文明导向下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无论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需要摒弃或用生态文明加以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下的伦理价值认知、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世界绿色大势,统筹中国国内发展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大局,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理念,坚持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道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视野和博大胸怀,既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在绿色发展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榜样,又在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事务、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发挥更大作用,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促进和推动人类社会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共同财富。
直播回顾: 10月31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济南市委市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济南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经济学):生态文明范式转型——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在济南召开。来自中国政府、联合国相关机构以及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之路。论坛旨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世界意义、全球价值研讨和传播,发展和完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探求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范式、模式。 济南报业全媒体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蔡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一鸣,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联合国原副秘书长、美国卡内基国际事务伦理委员会执行主任 Janos Pasztor(扎诺斯·帕兹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省政协副主席唐洲雁、王修林,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鲁谦,市政协主席雷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峰,市委常委、秘书长蒋晓光,市政府秘书长尹清忠等出席开幕式。 本次论坛由开幕式和七大分论坛共同组成,旨在为生态文明体系下的文化、经济、环境质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讲好中国故事、借鉴世界经验。 【第一阶段】 上午9点,开幕式正式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常务副理事长潘家华主持。 第一项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致辞 近年来,济南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抓好生态保护,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祉和生态红利。>>>(点击链接查看致辞) 第二项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致辞 第三项 山东省委副书记杨东奇致辞 第四项 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扎诺斯·帕兹托致辞 第五项 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会长陈宗兴致辞 第六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致辞 第七项 《美丽中国:新中国70年70人论生态文明建设》首发仪式开始 首发仪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理论部主任黄承梁主持。 1、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武德凯代表出版方致辞。 2、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作为作者代表致辞。 3、首发仪式正式启动。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作主旨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王一鸣作主旨演讲。 法国前经济部长 Edmond Alphandéry(埃德蒙德·艾尔帆德里)做主旨演讲。 德国前议员,德国观察能源协会主席 Hans-Josef Fell(汉斯·约瑟夫·菲尔)作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常务副理事长潘家华作主旨演讲。
【第二阶段】
主旨演讲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