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高地 | 专访院士金翔龙:水下机器人等海工装备“中国制造”已出口加拿大等国

来源:智慧海洋圈子订阅号   发布时间:2019-10-22 17:24:31 

院士介绍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24.jpg

金翔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导师。1934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京,1948年加入中共外围组织“火光团”。195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大学期间,他参加多项西部地质勘查工作,足迹遍及西部山脉沙漠。195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毕生从事的海洋地质研究工作。1985年,调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以及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大洋钻探科学委员会、国际地球深部取样联合海洋机构地球内部动力学科学指导与评估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顾问委员会中的代表,联合国海底管理局专家组成员等职。



10月20日上午,参加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接受了专访。对于中国跨国公司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及如何利用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这个平台,金院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27.jpg

作为海洋科学领域的专家,金翔龙以海洋产业为例阐述了中国跨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现状,他告诉记者,中国的海洋产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的很快,现在“走出去”和“引进来”都做的非常不错了。他说,最开始的“走出去”以对外投资为主,向外输出资本;而现在,已可以向外输出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产品。比如罗博飞水下机器人,现在向加拿大等国出口,订单量非常大。对于“引进来”,金翔龙则希望能更多的引进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实现人才交流的良性循环。”


在谈到在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金院士认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基础技术的研发,除了各种“大国重器”的研发、设计外,很多看起来不大的“小部件”,更需要基础研发来支持,防止在各种高端设备的关键元器件上被国外“卡脖子”。


对于本次峰会,金翔龙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峰会是一个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来参会的中国跨国公司除了展示自己,也要提前谋划,知道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他建议,国内公司在与外国跨国公司的交流沟通中,要去发现自己的短板,譬如技术方面,是不是跟最先进的水平相比落后了。“在峰会这个平台上,与先进的跨国公司建立联系后,会后再有针对性的发力、补短板。”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王熠

更多阅读


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金翔龙院士工作站成立


4月26日,海岸带发展峰会暨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仪式在南师大仙林校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受聘为兼职教授,并成立院士工作站,助力江苏建设海洋强省。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31.jpg

南师大党委书记胡敏强、校长陈国祥与金翔龙院士、桂建芳院士为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揭牌


江苏是海洋大省,滩涂资源占全国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世界罕见。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江苏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陆海统筹的国土空间管理对海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都提出了迫切需求。


南师大校长陈国祥表示,学校决定将地科院海洋地理和生科院水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整合,成立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对国家和江苏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学校学科布局的优化升级。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为兼职教授,并成立了院士工作站。金翔龙院士表示,将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创新引领作用,竭力提供支持与帮助,建设好海洋学科体系,办好海洋教育,繁荣江苏的海洋经济。当天,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还与江苏省沿海开发(东台)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34.jpg

南师大党委书记胡敏强为金翔龙院士颁发兼职教授聘书,二人共同为金翔龙院士工作站揭牌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敏介绍,未来学院的发展将聚焦海岸带资源环境,以海岸带现代过程研究为基础,以水产养殖与海洋渔业资源、海岸带空间规划与资源利用、滩涂湿地保护与修复、海洋遥感与信息系统为特色,坚持错位和特色发展,助力江苏海洋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


招生方面,今年秋季招生规模相比往年将翻倍,本科达到70人以上,研究生为50人左右。该专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毕业生可在海洋高新技术、海洋旅游观光和现代海洋生物技术等行业和领域从事研发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行政和事业单位从事涉海业务与管理工作。


揭牌仪式后,还举行了海岸带发展峰会,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金翔龙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分别就海洋开发与海洋维权、鱼类性别决定的多样性与可塑性等主题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来源: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通讯员 徐翎


强海国士——金翔龙 |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二所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37.jpg

二〇一二年,金翔龙在北极黄河站工作


沙漠到海洋


1934年11月,金翔龙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抗战烽火中,年幼的他随父母颠沛流离于武汉、重庆等地,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家乡。民族的苦难使他心中深深种下爱国思想,在南京就读初中和高中时,他就积极参加进步组织,投身地下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祖国急需地质事业人才,金翔龙在1952年毅然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选择了当时冷门的地质专业。1956年大学毕业之际,恰逢国家制定《十二年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他和很多同学一样,对开发西部充满激情,希望投身到西部的地质工作中。


就在此时,金翔龙了解到,我国的辽阔海域还是一片神秘的处女地,而在国外,蓝色海洋早已成为一个热点,他感受到海洋对自己的召唤:“对,就是她,海洋!”


金翔龙把自己的选择告诉了老师马杏垣,并诚恳地征询其意见。马杏垣对他说:“好!从沙漠到海洋,这条路子对!”


20世纪50年代,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仅限于生物学,海洋地质科学是一块空白。金翔龙回到母校,向王鸿祯教授求教。王鸿祯对他的请求十分关心,亲笔写信建议其去青岛,找正在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的童第周先生(时任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和曾呈奎先生(专事海洋生物学研究)。


两位学术大家虽不从事地质研究,但他们表示将为金翔龙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来开拓海洋地质这个全新的领域。


1957年,金翔龙走进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前身)。面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科的一片空白,他决定白手起家。


在童第周和曾呈奎的支持与指导下,金翔龙开始组建海洋地质实验室。这支队伍在1958年我国首次大规模近海综合调查——“全国海洋普查”中,起到了生力军作用,先后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开展海洋地质调查。


通过这次全国海洋普查,金翔龙参与组建了海洋地质调查青岛与广州两基地的地质实验室,组织编写了海洋地质调查与分析规范。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石油资源及技术主要依赖苏联援助,但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刚刚起步的中国工业遭受重创,几近瘫痪。


对此,金翔龙除了愤慨外,更多想到的是要尽快在辽阔海洋中找到石油,为国分忧。而当时的海上调查,仅仅是沉积物取样、水深测量等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海洋资源的迫切需求。


“学地质、搞勘探,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矿吗?”有了明确的目标后,金翔龙开始翻阅大量文献,恶补地球物理学知识,数学、物理、无线电、工程机械一样不能少。同时,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北京和青岛之间,调动一切力量,寻求地震勘探设备。


在中国科学院汇报工作的会议上,金翔龙详细论述了海洋石油勘探对地震勘探设备的迫切需求,中科院秘书长裴丽生听后立即请示党委书记张劲夫,很快盖有张劲夫个人印章的介绍信就交到了金翔龙手中。


金翔龙即刻赶到石油部,调出了我国刚研制出来的第一台地震仪。有了地震仪,他和同事又赶制出近两公里长的电缆,改装了检波器,培训操作人员,组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凭着对专业知识的自信,凭着对开发海洋的执着,金翔龙带着队伍开启了海上勘测作业。


海上作业条件恶劣自不待言,能够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也很有限,但金翔龙他们的想法是无限的,土办法和新设备一起发挥着作用。


为了保证海上每两分钟一次的快速爆炸,来不及用铁钳,金翔龙就用牙齿咬,不断地剥离起爆线。如今,这位老院士满口假牙,他笑着说:“后来,我的牙齿都松动了,引起牙周炎,吃东西都不行。所以说真的是咬着牙把这个事干下来的,地地道道地‘咬牙’。”


就这样,金翔龙带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震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海上第一条地震剖面(龙口—秦皇岛),实现了中国海上勘测“零的突破”。


早在1960年,金翔龙依据海上地震勘测及钻井资料,识别出渤海是一个断裂控制形成的、具有巨厚沉积的构造盆地,并划分其海底构造单元,评价了其海底油气远景,指出渤海西南部为油气富集区。金翔龙协助地质部下海勘探,支持地质部组建了第一支海洋物探队,开始了渤海的海底油气勘探。同年,他向石油部提出选择海南莺歌海为第一个海上油气勘探工区的建议,并于1966年协助石油部进入渤海,全面推动了我国海底油气勘探工作的展开。


1961年至1962年,金翔龙以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我国首先调查南黄海,提出“一隆两坳”,将南黄海划为三个构造单元,并指出其中两坳陷具有含油远景,且南坳最佳。该提议被地质部接受为勘探南黄海石油资源的指导性意见,并在勘探中获得了证实。1976年基于北黄海的地球物理勘查结果得到的北黄海构造性质认识,也印证了金翔龙的判断。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42.jpg

金翔龙(右二)获评八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奖


海洋权益与大洋矿产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的金翔龙并没有放弃学习。他在“牛棚”里偷偷地温习数学,学习当时刚问世的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而此时的坚持与不放弃,为其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动荡的岁月后,“科学的春天”终于来临。自1980年起,采用了新的地球物理勘测系统,金翔龙重点研究了冲绳海槽和东海陆架的地壳结构,着重对西太平洋沟、弧、盆体系中的冲绳海槽进行勘查,对海槽的地壳性质、上地壳层演化、断裂作用、第三纪以来的构造发展和海槽南、北段的构造差异提出了新观点,编制出1∶200万比例尺的冲绳海槽构造图,为维护我国大陆架权益提供了重要依据。


自1987年开始,金翔龙以中方首席专家的身份与德、法等国合作开展南海海底研究,获得了包括南海地壳构造、构造演化以及锰结核、富钴结壳等新型海底矿产的新发现、新认识,同时研究得出稀土含量已达到工业开采品位,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


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金翔龙主持“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和资源远景评价研究》,编绘我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基础环境系列图,评价我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的生物资源与矿产资源,建立中国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环境与资源信息库、划界数据与方法库,并按海洋法公约提出大陆架与邻近海域的各种划界方案,以支持我国的海洋管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这一项目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一等奖,金翔龙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称号及奖章等。


1990年,金翔龙受命代表我国出席联合国海底管理局和海洋法法庭筹委会会议,接受联合国技术专家组对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申请的技术审查。


面对联合国十几位专家,金翔龙接受了详细又苛刻的技术审查。在答辩会上,他以流利的英语阐述我国太平洋勘探区的面积与位置、采用的调查手段与船只、勘探程序与精度、矿区选定与划分的原则。最后,他诙谐地说:“中国的申请方案在具有相等商业价值的含义上是个最佳建议,诸位专家在检验与计算后一定会发现这句话是真实的。”报告翔实又不乏自信,赢得了在场专家的掌声。


随后五天,专家们分组审核、计算我国申请矿区的面积、坐标及转折点,多金属结核矿的品位、丰度及资源量,地形趋势、坡度及海底障碍状况。而质疑与提问也更为苛刻,金翔龙面对面与他们进行激烈的技术辩论,并与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南丹进行多次单独谈判。经过连续五天五夜的奋战,应专家要求,陆续提出5种可供选择的矿区分配方案,最终为中国从联合国争得了15万平方公里的东太平洋理想矿区,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国际海底先驱投资国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八五”期间,金翔龙主持国家海洋局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在东太平洋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大洋多金属结核矿区环境与资源勘查,获得包括地形、沉积、水文气象、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初级生产力以及结核资源在内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最终在我国登记矿区(15万平方公里)内圈定出10.5万平方公里的勘探目标区,为最终圈定7.5万平方公里的富矿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在金翔龙的领导下,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圈定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于2014年又在西北太平洋获得面积为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合同区,使我国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三种资源、三块矿区”的国家。


进入21世纪,面对国家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金翔龙积极推动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勘探研究,并于2001年2月与戴金星院士共同主持了以“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我国的对策”为主题的第160次香山学术研讨会。随着天然气水合物国家专项的持续调查与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资源评价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成功获取了水合物实物样品。


可喜可贺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5月18日,正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作业的钻探平台“蓝鲸一号”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已连续8天稳定产气,中国从此成为全球领先掌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的国家。

微信图片_20191022172145.jpg

金翔龙院士在办公室查阅资料


强海之国士


海洋的探测与开发非常依赖技术,而从困境中走出来的金翔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技术控”。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金翔龙就自己想方设法改装地震仪、研制水听器,组装海洋地震勘测系统,先后试验成功地震单点测量法和连续剖面测量法,为地质部和石油部的海上勘探提供了海洋地震工作方法与技术方面的重要经验。1960年,他提出剖面仪的设计思想,1969年至1972年参与研制海底静力触探仪和浅层剖面仪,形成仪器产品,并通过海上试验,为渤海“沙七井”处海底浅层结构及工程力学性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数。


1978年至1981年,金翔龙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组建了现代化的地球物理技术系统。以系统工程思想设计与主持组构“科学一号”调查船上三级计算机控制管理的地球物理采集系统,并在陆上建成陆基的数据处理(计算)中心。此外,他还建成古地磁、电子探针、X荧光能谱等试验室,为科学院系统的海洋工程勘测、海洋环境调查与海底科学研究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1991年至1994年,金翔龙在国家海洋局组建现代化的海底探测与信息处理系统。1995至1996年,他协助中国大洋协会引进、组构多频、多波束和深海拖曳等现代化大型海底探测系统,并在筹建的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中组建与其相配套的图形、图像信息后处理系统。海底探测与信息处理系统是国家海洋局承担大洋海底勘探开发和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基础环境与资源评价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撑基础。


1996年,在金翔龙大力推动下,海洋“863”项目启动,他主持的相关工作打破了国外软件的长期垄断。项目组开发出多波束探测实时监控和处理系统,自行设计研制了声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并大大提高了多波束勘测技术精度。


这些成果,对我国海底探测、海洋调查、海洋测绘和海底科学等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海洋工程科技的发展起步晚,没有相关的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缺乏顶层设计,各部门之间重复性劳动严重,阻碍了整个海洋工程科技的健康发展,造成与国外发达国家近20年的差距。2009年和2011年,金翔龙两次主持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中国海洋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的《中国海洋探测与装备发展战略研究》。他对国内外相关海洋工程科技及产业部门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组织国内数十位专家学者进行详细论证,为我国海洋工程科技的中长期发展之路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海底的统一性、海底自然过程耦合的复杂性和多要素参与的多样性决定了海底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性。1985年以来,金翔龙在国家海洋局系统将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和海洋地球化学等集成为一体,创建海底科学。1997年,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海洋局首批开放性重点实验室正式批准成立。目前,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海底科学合作研究与交流的窗口和载体,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海底资源和发展深海探测技术提供科学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国的海底科学的发展欣欣向荣,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综合性的海底科学合作研究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和载体,一代代年轻的海底科学生力军跃然而起,为此金翔龙倍感欣慰:“我年逾八十,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想尽量多做点工作,为年轻人铺铺路,海洋广阔而精彩的舞台真正属于你们。”


来源:海洋档案 ( 2017年05月24日 16版)作者:方银霞 王攀 原题:金翔龙:“对,就是她,海洋!”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65204O7A7VxrM1a_MLZgDw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