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对解决吃饭问题的战略作用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9-09-18 14:21:16 

   (1997年)

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这是一个时期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美国著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一级研究员莱斯特·布朗,1994年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了“未来世界粮食观”①及“未来中国粮食观”②,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他的观点也成为l995年以来世界农业经济界的议论焦点。l9959月,布朗再次指出,中国自身的粮食供应将会出现短缺,需部分求助于进口,进而给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带来紧张,造成粮价上升,使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并产生全局性影响。

   布朗称,中国粮食问题的原因在于需求和供应两方面。需求方面,一则人口基数太大,并还在继续增长中;二则自改革以来经济一直高速增长,近年来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鸡蛋、家禽、猪肉、啤酒的人均消费量剧增,而这些食品的生产都需消耗大量的粮食。供应方面,一则工业化进程使耕地面积减少;二则水资源在很多地区近于枯竭;三则化肥用量几近饱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难以维持以往的速度。布朗预测,如果中国在工业化进程的同一阶段中更多地使耕地丧失,同时又在饮食结构方面不做改善,那么,单纯人口增长因素就会在2030年把每年的粮食进口量提升到2亿吨,这相当于目前的全球粮食出口的总量。如果中国的人均粮食年消耗量从目前的接近300千克增加到2030年的400千克,那么,到那时就需要进口大约369亿吨粮食。今后几十年间中国的进口需求量,有可能超过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出口总量;另外需要粮食的国家多达100多个,买方之间必然会出现相互间的竞争。

布朗关于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是否准确且不评论,但从我国的实际隋况看,人多地少、粮食供需的矛盾的确存在且越来越突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耕地资源流失比较严重,从而加剧了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矛盾。从1957年到l986年,全国累计减少耕地611亿亩,扣除开荒造田377亿亩,实际减少耕地2亿多亩。l986年以后,我国耕地锐减的势头一度得到控制,但近年来耕地又开始急剧减少。1989年、l992年和l993年耕地分别净减少297万亩、520万亩和484万亩;1995年,我国耕地净减少583万亩。

   从人均耕地面积看,建国初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约为27亩。l9781994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从155亩减少到l19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4;全国有l/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耕地不足l亩,其中广东、福建、浙江人均耕地面积在06亩以下,已经低于日本人均07亩的水平。

   农产品的供给,我国长期以来处于短缺状态。改革开放后,1979--1984年,农业出现了超常速发展,其中粮食总产量平均年递增495%,改变了农产品供给短缺的状况,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但自1985年以来,粮、棉、油等大宗主要农产品的总产量增长缓慢。例如,l985--1995年粮食总产量平均年递增121%,其中1990--1995年平均年递增仅为083%,已低于同期人口l41%的自然增长率;全国人均粮食社会占有量384千克,比1984年的人均394千克减少了10千克。

从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来看,今后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一是人口的增长不可逆转。按人口增长情况和90年代初期人均口粮消费水平计算,仅人口增加就要使“九五”时期粮食需求增加2300万吨。二是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可逆转。以前在东亚国家和地区伴随着经济繁荣而来的粮食消费下降而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加的现象,在我国已开始发生。目前,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量只能满足蛋白质摄人量的15%。随着今后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对肉类的需求量会日益增长,这将对饲料粮的供给造成巨大的压力。三是今后耕地面积的减少难以逆转。据估计,l995--2000年,耕地将减少l 800万亩。显然,我国要在十分有限的耕地上,满足日益增多人口的需求,困难越来越大。四是我国粮食单产的增幅正在下降。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粮食生产的关键在于提高单产,但这方面也不乐观。l9771984年,单产年增幅为71%;l984--1990年,年均增幅为18%;而1990--1995年,年均增幅只有07%。五是农产品价格日益逼近世界农产品价格,依靠提价来刺激农业生产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    

中国靠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一方面固然说明了中国农业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耕地的负担有多重!如果仍然局限在这7%的耕地上,中国日渐减少的耕地还能支撑多久?我们似乎听到了中国耕地沉重的喘息。我们为什么不开阔视野,看到我们巨大的海洋潜力,让广袤的海洋奉献海洋粮食,改变一下粮食生产由陆地一肩挑的局面。“立足国内,适当进口”是我国政府粮食政策的基本方针,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问题,一个重要的出路是向大海要粮。这应是我国解决粮食基本自给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海洋与陆地是同等重要的食物生产基地。海洋中含有储量丰富的食物资源。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据有关专家估计,全球海洋每年的初级生产力约为l 350亿吨有机碳,海洋可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上千倍;也有的专家认为,整个地球生物生产力的88%来自海洋。

   海洋不仅可提供大量的食物,而且海洋提供的食物是高质量的食物。恩格斯在评价水产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时指出,自从有了鱼类(虾类、贝类及其他水栖动物都包括在内)这种新的食物以后,“人们便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了;他们沿着河流和海岸,甚至在蒙昧状态中也可以散布在大部分地面上了”③。恩格斯还指出,根据已发现的史前时期人的遗物来判断,根据最早历史时期的人和现在最不开化的野蛮人的生活方式来判断,最早的工具是打猎工具和捕鱼工具,打猎和捕鱼是从只吃植物转变到同时也吃肉,这又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一步。由于食用肉类,脑骨髓得到比过去更多的营养和发展所必需的材料,因而人就能一代一代更迅速、更完善地形成起来④。

考古资料亦表明,海产贝类是人类早期食物之一。在海产品中,人类首先利用的是贝类,其次是鱼。鱼和软体动物内的蛋白质和脂肪,不仅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氟、钙等,是人类摄取高质量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另据现代营养学家考察,日本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女子达82岁,男子达79岁,日本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平均寿命和智商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日本人所以能够达到这样高的平均寿命和智商,与他们的食物结构比较合理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与他们将改善蛋白质营养放在优先地位有很大关系。大体上,日本人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源是:动物蛋白质大约占一半,在动物蛋白质中又有一半来自水产品。由此可见,海产品对国民的健康、民族的兴旺具有多么深远的影响。人类对海洋食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食物构成正在发生变化。海产品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0%,大约相当于谷物的2倍,比肉禽蛋高五成,而且脂肪含量低,还具有多种特殊的食疗功能,对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鱼,是海洋的主要生物,也是人类饭桌上最早的佳肴之一。鱼肉中含蛋白质l3%~20%,脂肪l%~l0%。据有关专家估计,全球200多种可食用的海洋鱼类可捕量在1亿吨左右,相当于3亿头牛或10亿头猪或50亿只羊的产肉量。

   海洋中的藻类有70多种可供人类食用。藻类营养丰富,既含有大量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又含有20多种维生素,被称为“第三种粮食资源”。我国近海水域产的海带、裙带菜、紫菜等海藻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大众化食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美国巨藻是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海中植物,一天可生长60厘米,一年可长到50米,且全年生长,每3个月可收割一次。美国计划每年生产巨藻3400万吨,然后以巨藻为原料,生产6亿立方米甲烷和大量食物。

   被称为21世纪流行食品的磷虾,生长在南极,南极磷虾的总量为50亿~60亿吨。如果人类每年捕捞1亿吨,只相当于磷虾总量的2%,而磷虾的繁殖速度极快,年增长率大于5%。磷虾的营养价值很高,所含的高蛋白中蕴藏着人体极易消化的氨基酸。据科学家们估计,如果年捕捞7000万吨磷虾,可为全世界l/4的人日每年提供20克蛋白质。人类自17世纪就发现了磷虾资源,从1961年开始,前苏联、日本、波兰、法国等国家相继到南极试捕。日本渔民试捕平均日产l6吨,法国试捕每小时拖捕812吨,其最高渔获量为8分钟捕获35吨。前苏联在1977年曾年捕获20万吨磷虾。

   海洋食物生产易受某些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海洋渔业易受风暴、污染影响,但对寒暑、旱涝的适应性较强,基本上可以说是旱涝保收。据国际环境科技界观测,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气候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近百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升高了0.50.7℃。这种变化将引起地域气候分布态势的变化,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带,届时气温增高幅度将比全球平均值高35倍。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异常高温、干旱、洪涝等灾害,无不与此有关。对社会安定影响最为直接的粮食生产往往因此而减产甚至绝产,而海产品在海水中生长,对上述自然灾害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海洋可谓是具有宏大储备力和资源再生力的天然“粮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当时粮食短缺的困难,曾把发展渔业作为增加食品供应的重要措施。当时中央提出要积极发展渔业生产,鼓励多增产水产品;在价格上要求做到“斤鱼斤粮”,借此引导人们多消费水产品,以弥补粮食的不足。短短几年,水产品产量就从1949年的40多万吨增长到l957年的312万吨,这对建国初期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水产品也缓解了一些城乡食品严重不足之急,救活了不少人。可见,长期以来,尤其是在粮食短缺的时候,人们总是把“水产品”和“粮食”紧密联系在一起,将鱼类等水产品视为“粮食”的一部分。

   近年来,迫于世界人口膨胀对粮食需求日益增加所产生的巨大压力,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199212月,在罗马举行的国际营养大会上,将“粮食安全”定义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可以得到安全及营养的食品以维持健康和具有活力的生命。渔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995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世界渔业部长会议,以及同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突出强调了要重视渔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京都会议发表的《京都宣言》认为,现在世界每年直接用于人类消费的鱼类等水产品有7000多万吨,还有2800万吨用来生产鱼粉和鱼油(其中大部分以各种途径转化为供人类消费的食品)。发展渔业增产海产品,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广义上讲,海产品就是“优质粮食”,是粮食供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议要求各国要深刻地研究和评估渔业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鼓励各国进一步发展无害于生态的水产养殖,把它作为增进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由此可见,国际社会越来越注意从食物的多样化,从“大粮食”的角度来考虑粮食安全的保障。

   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同样应该明确树立“大粮食”的观念。食物替代的规律是普遍规律。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每年人均直接消费粮食都只有90多千克,但人均消费水产品却很高,日本高达80千克。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食物替代的关系。目前,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为205千克,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一些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居民水产品的消费量在“菜篮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有的城市(如广州)水产品消费量已超过了肉的消费量。目前,国内城乡市场水产品供应充足、品种繁多,产品鲜度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近两年,在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水产品价格相对平稳、涨幅最低,这对稳定市场食品价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今后还将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科技进步在增产中的作用、加大新的耕地开垦力度等措施,继续提高粮食产量。但是,我们在看到未来增产粮食潜力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任务的艰巨性。人口增长、耕地递减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耕地已从建国初期的27亩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19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这一趋势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难以扭转的。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亿,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由小康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因此,客观地分析我国的国情,未来我国粮食的供求形势是严峻的,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开发利用海洋、滩涂资源,增加海洋食品的潜力巨大。据统计,全国有适宜养殖的浅海滩涂3900万亩,目前仅利用了1/4,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外海和远洋渔业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既不与粮食争地又不与畜牧争草的渔业资源,提高其生产水平,是开拓新的农业资源、增加食物总量、减少粮食的直接消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措施。捕捞业可直接利用天然的渔业资源,远洋渔业还可利用公海或他国水域开发水产品。仅l995年,我国远洋渔业企业就从国外运回了50多万吨优质海水鱼,丰富和调剂了国内市场供应。海产品养殖转化率高于肉禽生产,一般l3千克饲料就可养1千克鱼,贝类、藻类等养殖品种则不消耗人工饲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国对世界渔业发展的一大贡献。总之,21世纪解决国内粮食问题离不开海洋。发展节粮、节地型的渔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耕海牧渔、发展远洋渔业、建设海上“菜篮子”工程、走海洋牧场化道路以及实施海洋药物和海洋保健食品开发的蓝色工程应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解决人多地少、解决吃饭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工程。


   ①②张为民,张洪吉著:《中国经济何处去》第20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8

④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的作用》

(1997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