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滨海旅游业需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9-09-12 18:08:43 

作为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青岛的旅游资源集山水人文于一体,是游客热门打卡之地。近年,青岛还接连承办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海军成立70周年以及国际奥帆赛等国际性重大会议、活动和赛事。据统计,2018年青岛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9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

诚然,旅游人数的增长,给青岛带来了持续增长的旅游收入。但实际上,青岛的滨海旅游吸引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与南海相比:据统计,游客在南海旅游的平均停留时间明显更长,中高端消费游客占比也更高。其原因除了与南海所处纬度有关外,与青岛当前现有的旅游产品也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和选择都日渐多元,传统的海滨旅游业经营模式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如不加以研究解决,则会对青岛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首先,滨海旅游产品需要调整升级,整合资源,打造一条结构合理、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根据当前某国内某知名旅游APP对青岛旅游的推荐,搜索游玩路线时推荐最多的是山东半岛环岛游,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烟台、威海等海滨城市,并非只是推介青岛。如果单纯选择青岛一地,天数主要集中在2天~4天,行程安排比较紧凑。以其当前人气榜排行第一的一款自由行产品为例,价格约2000元/人,实际行程3日,共参观10个景点,其中第三天上午就安排了奥帆中心、五四广场、八大关等5个景点。这些景点属于观光旅游产品,每个旅游景点独立存在,多数游客只是到景点打卡拍照,而如此紧密的行程安排也难以达到身心减压或放松的目的。如果产品不及时升级,无法树立强势的品牌特色,青岛的滨海旅游还是无法长时间留住游客,加上客源结构不够合理,青岛滨海旅游上升空间受限。

其次,青岛的滨海旅游应在游客购买力上挖掘新的增长点。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到沿海旅游的人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到海滩上玩玩水,吃吃海鲜这么简单的项目,而是要享受到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一条龙旅游服务。目前,文创产业是热点话题,在文化和旅游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旅游纪念品不再只是明信片、贝壳、冰箱贴这种品质不高、同质化严重的低端产品。如故宫推出的文创产业,兼具美观性、文化性、生活化和实用性,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举两得。青岛的滨海旅游产品不必复制,但可以参照学习,就地取材,贴近大众需求,设计一些与海洋特色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这样游客带走之后,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可能还有海洋文化、青岛文化等内涵。

再次,研学游和亲子游已成为当前暑期最重要的旅游主题和出游项目,青岛可以进行整体策划,开放共享各个景点资源和信息,挖掘推出更多海洋主题深度游线路。现在以海洋为主题的公园或水族馆很多省份包括内陆都有,在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中,是无法凸显青岛海洋资源优势的。而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青岛需将旅游与海洋文化、海洋科技等进行深度融合,寻求科技含量更高、专业化程度更强,同时又难以复制的海洋特色内容产品,甚至可以和一些品牌合作,利用各自的渠道和资源,打造一些联名款产品,提升旅游者的消费体验,提升青岛海洋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比如,来自青岛贝壳博物馆的李宗剑夺得了今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这就完全可以成为该馆的一个品牌,进而策划创新的旅游产品。

最后,要注重政府层面的统筹把控,整体提升青岛现有景点软硬件环境,规范各个景区的服务标准,杜绝“青岛38元大虾”现象,营造更好的滨海旅游口碑,增强青岛滨海旅游产品竞争力。

滨海旅游业并不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山东也一直在强调海洋强省建设。如何刺激以青岛为代表的沿海城市激发出新潜力,构建更加合理成熟的滨海旅游业,挖掘滨海旅游新的增长点,既是管理部门和业内人士的任务,也应引起更多公众的关注。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909/12/c1289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