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施“十大建设工程”打造半岛蓝色生态文明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09-10-14 11:28:16 

一、胶州湾、莱州湾综合治理与生态建设工程

莱州湾、胶州湾分别处于渤海、黄海,是两个半封闭的内湾,由于两湾水体交换能力弱和长期受陆源排污影响,近二十年来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山东近岸海域污染的重灾区,是我国和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的重点海域。

(一)胶州湾

1、概况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港深水阔,浪小波轻、无冰冻,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20世纪40年代以前,由河口等注入的泥沙及少量的工业三废等物质,通过涨、落潮、水体交换,几乎可全部携带到湾外,胶州湾基本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几次围填海高潮,使胶州湾的面积和纳潮量不断减小。据统计:1935年胶州湾纳潮量为11.822亿立方米,1963年 为10.133亿立方米,1985年为9.144亿立方米,现在的纳潮量只有7亿多立方米,为原纳潮量的近60%。其面积1928年面积为560平方千米;1958年为535平方千米;1977年为423平方千米;1988年为390平方千米;2001年为367平方千米,2003年为362平方千米。从1958年~2003年,45年间胶州湾面积减少了173平方千米,缩小了近三分之一。据此,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听任胶州湾海域面积继续缩小,不远的将来,青岛港将因为泥沙淤积而成为死港。

2、存在问题

胶州湾污染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胶州湾内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海域约占胶州湾总面积的五分之三。受排污影响,胶州湾的生物种类多样性迅速减少。上世纪六十年代胶州湾潮间带生物种类多达54种,七十年代减到33种,八十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一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

目前,青岛市规划在胶州湾北部建设城市新区,拟将胶州湾变成内湖,这给胶州湾的保护又提出了新的课题。

3、建设内容

在确定胶州湾环境容量的基础上,严格实施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入湾陆源污染物的治理,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加强胶州湾油溢应急处理系统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油溢事故对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污染损坏;加强入湾河口、排污口、青岛港、海水浴场、海上奥帆赛场的污染监测;建立重要经济生物资源恢复增殖区;严格对海产食品的检验等。

(二)莱州湾

1、概况

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渔、盐生产基地,位于渤海南部。莱州湾是渤海秋汛对虾渔业的重要渔场,产量约占整个渤海的1/3。但随着海洋环境的污染和捕捞强度的加剧,加之养殖业大量使用海捕亲虾,对虾产量锐减,1993年起中国对虾一直没有在渤海形成虾汛,近年来野生中国对虾更是近乎灭绝,只是在海上作业时偶尔见到。 3年来,通过资源修复行动,渔业部门陆续在莱州湾放流中国对虾苗6.29亿尾,这个濒临灭绝的珍贵虾种又开始在渤海恢复生机。

2、存在问题

近年来,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营养盐严重失衡,5月,90%水域无机氮含量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近30%水域无机氮含量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近40%水域石油类含量超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环境总体质量良好。部分生物体内总汞、砷、镉、铅和石油类的含量偏高。栖息地状况较差,筑路、护堤、围海造陆、兴建盐田和养殖池塘使滨海湿地面积严重萎缩。生物群落结构状况较差,浮游植物密度偏高,5月和8月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31×104细胞/立方米和1140×104细胞/立方米;5月,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偏高,平均值分别为79130/立方米和304毫克/立方米,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偏低,平均密度为190/平方米;产卵场严重退化,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

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莱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处于恢复状态,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略有增加。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面积缩减;生物群落结构略有改善,鱼卵、仔鱼种类与数量增加。但水体富营养化依然严重,石油类含量超标面积有所增加;部分生物体内总汞、砷、镉、铅和石油类的含量偏高。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密度偏高;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偏低,鱼卵、仔鱼种类与密度依然维持在低水平。陆源排污、围填海工程和不合理养殖活动等是导致莱州湾生态系统不健康的主要因素。

3、建设内容

莱州湾环境建设应当包括防与治两个方面。

在防方面,主要应严格控制和逐步缩减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尤其是控制小清河、潍河等入海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对海上水产养殖的布局、养殖面积、方式、结构、种类和投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切实防治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

对莱州湾的环境治理,在本规划期限内,应以生态修复和强化海洋环境管理为主。重点放在改善莱州湾生态环境方面,可立项开展以环境科学为主的、海湾水体交换能力的前期研究工作。

二、 重点河口与陆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一)现状

山东省陆源排海是导致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主要原因。为全面掌握陆源排污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2006年,山东省对12个重点排污口和85 个一般陆源入海排污河及排污口(其中包括29个工业排污口,31个市政排污口和37条排污河)实施了高频率、多项目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陆源排污状况超标。

此外,渔村建设、渔业生产、农业生产也产生相当数量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导致海洋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存在问题

    目前,陆源工矿企业排污是造成海洋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陆源入海排污口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海,普遍超标排海,排污缺乏有效监控。

(三)建设方向

对于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的治理,要以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为重点,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陆源排污,强化直接排海工业点源控制和管理。在近岸海域主要入海河流的入海口之前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并进行提高氮、磷去除效果的工艺技术研究,有效削减市政污水中氮和磷对海域的污染影响,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使其稳定达标,削减各相关城市入海污染负荷,确保近岸海域达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确保排污入海区域范围内水质达标。

此外,在近岸海域和陆地的开发建设活动,必须符合相应的海域环境功能要求,禁止在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等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印染、电镀、化工等排放废油、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项目和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在岸滩弃置、堆放和处理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不得向海域排放、倾倒任何废弃物;获准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禁直接排放,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同时要加强入海河流的治理,加强陆源面源污染的控制。

三、黄河口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滨海湿地恢复工程

(一)黄河口三角洲现状

黄河三角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一块亟待开发的资源宝地。但由于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黄河三角洲开发相对滞后。

(二)存在问题

2006年山东省对黄河口生态监控区的监测结果,该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营养盐严重失衡。5月,90%海域无机氮含量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8月,60%海域无机氮含量劣于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环境总体质量良好,部分生物体内总汞、砷、镉、铅和石油类的含量偏高,生物群落结构状况一般,8月,浮游植物密度偏高,平均密度为2357104细胞/立方米;5月,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偏低,平均栖息密度为73个/平方米。产卵场退化,鱼卵、仔鱼的种类少、密度低。

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处于恢复状态,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明显增加。随着黄河来水量的明显增加,生物群落结构略有改善,浮游植物密度、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渐趋于正常,底栖生物栖息密度也略有好转。但水体富营养化仍然严重;部分生物体内总汞、砷、镉、铅和石油烃的含量偏高。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偏低,鱼卵、仔鱼种类少,密度低。陆源排污、黄河来水量和过度捕捞等是影响黄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素。

(三)建设内容

国家·五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列为高效生态经济区,该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为主导方向,实行保护性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本区海洋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加大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要保护好草地、湿地、动植物繁衍和栖息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生物物种多样性;要谋划好不断增加的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模式,按照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走大规模、高科技、机械化、综合性、生态化的开发路子,并为区内其它各市发展用地的占补平衡提供空间。

四、沿荣成湾综合经济区建设工程

(一)沿荣成湾综合经济区现状

沿荣成湾综合经济区主要包括荣成湾、俚岛湾及石岛湾附近海域。该区域全部为基岩海岸,区域内生物、水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船舶制造业、现代渔业、海洋生物产业和旅游业的良好条件。

本区域内的荣成湾面积大,口门开阔,湾内外水体交换条件好,水深条件适中,平均水深约8米,适宜浅海增养殖。荣成湾西部沙咀(马山港沙咀外测)的沙滩,不仅规模大,而且质地优良,景色优美。已建成天鹅湖滨海旅游区海水浴场。区域内的俚岛湾,已建有海达、伽业等大型修造船厂。附近还拥有石岛港、石岛渔港等。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海上交通及海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防治陆域水产加工厂等的排污入湾、港口污染,以及区域内修造船、船舶的油污染,保护海域环境质量,已被提上重要日程。同时,对区域内的养殖,如何合理采捕海洋生物资源,在合理养殖容量范围内开展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亦是该区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建设内容

根据荣成湾特点,建立荣成湾养殖生态示范区,并作为海湾环境容量评估试点,根据荣成湾的环境容量,重点发展以海参、鲍鱼为主的高档海珍品养殖,以海带为主的藻类养殖。

在修造船及港口工业的发展中,要严格监测、控制建设过程的污水及船舶污水排海;加强港口区的污染治理,对周边渔业码头进行调整并加强管理。

五、海洋保护区建设工程

(一)海洋保护区现状

山东省沿海海洋资源类型较多,储量丰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平衡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山东省强化了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到2006年止,山东省共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15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7处,市级5处,保护区总面积达到66万公顷之多;海洋特别保护区2处,面积4.5万多公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处,总面积12万多公顷。各类涉海的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区11处,总面积近46万公顷。这些保护区的建设,为山东省内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提供了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协调了海洋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问题

目前,山东省的海洋保护区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保护范围不够广泛,对部分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生态敏感区还没有进行有效地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恢复;保护区分布不合理,整体布局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部分地区重局部利用而轻整体利益,使得海洋保护和管理措施难以落实,造成山东省海洋保护区整体发展不平衡等。

(三)建设方向

海洋保护区的建设,需要构建起一个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建设和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使大部分重要海洋区域、海洋生物物种和重要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并实现资源、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要对山东省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高度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区域、海洋自然遗迹和特有海洋自然景观区域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海岛生态系统、海洋自然资源利用集中区域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建设;同时,也要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

六、无居民海岛保护与生态利用工程

(一)利用现状

海岛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岸带开发的重点区域。山东是我国海岛分布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根据1994年完成的山东省海岛资源调查结果,山东省近海有大潮高潮时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26个,总面积136平方千米,岛岸线总长度737千米。其中冲淤型沙质岛91个,基岩岛235个。沙质岛大多分布在渤海近岸,而基岩岛主要分布于渤海海峡和黄海沿岸。岛屿离陆地远近不一,大多数距陆小于5海里以内,最远的距陆达37海里。

山东省所辖海岛中,有35个为有居民海岛,其余291个全部为无居民海岛。

(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海岛的无序开发利用,已使一些海岛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海岛的生态功能和作用受到较大影响,也对实施海洋发展战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中,目前主要存在海岛权属概念不清,保护意识不够,缺乏相应海岛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海岛保护与利用呈现无法可依的局面。

(三)建设方向

对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利用,应以保护为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海岛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有序利用、因岛制宜、突出重点、分类管理,调整海岛开发秩序,维护海岛的生态和环境。

七、现代化渔港、渔村建设工程

(一)山东省渔村概况

山东省是全国有名的渔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由于渔业资源衰退、水域自然环境恶化、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渔业比较效益下降,渔民增收难度加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状态无法得到改善。众多渔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三废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恶化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渔业现代化建设,对现代化渔港、渔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渔港、渔村,指导渔村实现清洁生产,建立渔村污水处理管网,发展现代化渔港,给渔民提供安全生产的家园,为现代渔港经济区和现代渔业快速健康发展构筑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现代化新渔村的建设方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地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社会主义渔村建设,包括渔业生产建设、渔港建设、渔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造福广大渔民的有力举措。根据山东省的实际状况,对现代化渔村建设提出以下建设方向:

1、建设综合性渔港,加强渔港环境治理

渔港是渔村发展的重要依托。但由于缺乏规划,沿海地区存在众多的大小各异的渔码头。因此,根据地方需求,对小型码头加以规划、整合,强化其通信导航、信息传递等作用,将民族传统、渔业特色、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增强前瞻性和科学性,使渔港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适应,将渔港建成水产品集散和加工中心,渔业信息、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为渔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渔民增收创造更多的渠道,为渔民转产转业开辟新的出路,也是推进沿海小城镇建设,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

2、加强渔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渔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促进现代化渔村建设

渔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不合理处置是导致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应加强渔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对渔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切实开展渔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在保护地方河网水质的同时促进海洋环境的保护。在建造垃圾填埋场问题上,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新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切实做好选址、环评和审批工作,避免因选址不当造成的污染事故。渔村面源已成为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且具有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为全面开展对渔村的污染治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从生态示范乡镇建设、有机食品基地创建等入手,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生态农业建设,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全面加强渔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减少渔村面源污染物入海总量,促进现代化渔村建设。

3、推动与旅游产业结合的生态渔村建设

在沿海地区,可捕捞的渔业资源日益减少,海洋环境日渐恶化,渔民转产转业已成为一种必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逐步走向回归自然、生态旅游。休闲渔业是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休闲渔业是对渔业生产的补充,是对渔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提高渔村基础建设的情况下,引导渔村开展工厂化养殖、工厂化育苗、养殖与休闲相结合的养殖模式,以及生态渔业观光游、渔家风俗游等,应该是新渔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八、海洋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一)海洋环境信息系统现状

 目前,山东省沿海环境信息支撑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海洋技术部门和各有关高等院校。山东省及沿海地市海洋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刚刚起步。山东省将加大投入,加快海洋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程。

(二)存在问题

 海洋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的系统化工程,目前省、市、县建设步伐缓慢。主要存在投入不足,科技人员缺乏的问题;其次,工作进展很不平衡。

(三)建设方向

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洋环境信息网络体系,对全省海洋与渔业环境、资源、赤潮的监测资料实行网络化管理,提供监测结果的时效性和显示度;建立山东省海洋、海岛及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多时相卫星资料,结合陆地资源卫星遥感技术及雷达等多种航空遥感手段,对海洋、海岛及海岸带资源、环境、生态及重大自然灾害基本状况进行立体化动态监测,及时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更新,预测未来海洋及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变化趋势。

建设山东沿海的海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县、市、省三级海洋环境管理信息网络,实现环境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实现数字环保目标。

同时,对海域环境监测的信息发布口径要加以统一,以便更好地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耳目,海洋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环境管理力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增添仪器设备,加强相关部门的海洋监测能力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扭转目前海洋环境多头管理,多头监测,信息多头发布,容易造成混淆视听的现状,统一发布海区环境状况信息,真正起到监测为管理服务,为海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九、现代化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

(一)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的能力现状

海洋环境监测是对海洋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是海洋环境监测站机构与网络设置、监测队伍和人员构成、监测仪器设备和其他技术装备配置、监测经费和后勤保证及监测组织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海洋环境灾害包括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海洋环境灾害防治的基础。通过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可提早对海洋灾害的发生做出预报,提供海洋环境灾害的基础信息,为海洋环境灾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为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消除措施,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同时海洋环境灾害预警体系所提供的资料也为政府有关部门治理海洋环境灾害和实施减灾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二)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投入不足,监测设备、仪器的配备还不能满足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缺少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技术带头人;培训工作的开展没有跟上,监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台站建设受机构、人员编制的限制,建设进程较为缓慢。

(三)海洋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方向

1、完善监测预警体系能力建设

海洋环境预警体系包括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处理与传输网络、海洋环境预警系统等。建设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旨在监控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与生态问题,为山东省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灾害预警、预报,确保各类海洋开发利用区功能的正常发挥、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和信息服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依托预报系统,根据海洋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海洋观测的预报工作,加大投入,提高对海洋灾害和海上突发事件的观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保证资料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提升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海洋预报机构要将灾害应急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扩大预警报发布范围,量化预警报发布指标。切实加强与政府和社会各阶层的沟通联络,掌握本区域内海洋防灾减灾重点要求,针对保障沿海公众生命安全、沿海重要工程设施安全、海上交通、海水养殖、海上工程作业、海上军事安全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发多种多样的精细化、有针对性的应急保障预报产品,使之更具防灾减灾指导意义。

2、调整深化海洋环境监测工作

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是海洋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加快建设海洋环境监测体系,重点扶持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陆源入海排污监管,深化赤潮监控区和生态监控区监测工作,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加强海洋环境评价工作,提升海洋环境评价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为优化海洋开发行为提供参考。针对生态监控区监测结果,结合海洋功能区划,研究提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扩大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排污口和赤潮监控区等各类功能区监测评价信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信息。

十、海洋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一)基本状况

目前,山东沿海应急管理能力主要依靠国家的海上救护和监视监测飞机、船舶等手段,山东省也具备了一定的监测技术水平,市、县监视、监测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山东省还没有沿海应急指挥中心和沿海灾害监测、预报机构,指挥系统、监视监测预报能力处于相对空白状态,与沿海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与海上山东、和谐山东的建设不相称。

(二)存在问题

由于海洋灾害的特殊性,山东省应对海上应急事故的能力显得十分微弱。一是体制分散,造成力量调拨不够及时;二是应急能力设备的配备基本为空白,这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海洋灾害和海洋污染事故的影响,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0亿元以上。

(三)建设内容

200511月,国家海洋局《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和《赤潮灾害应急预案》正式印发施行,详细规定了海洋灾害应急的各项标准和程序,成为国家海洋灾害应急的工作指南。根据国家对应急灾害的指示,山东省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加快建设应急反应机制,提高突发性海洋污染和海洋灾害的处置能力。

要针对海洋污染、海洋赤潮、海水养殖病害等各种不同情况,建立健全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保证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对现有的应急处置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组建一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应急处置队伍,装备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加强人员技能训练,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200812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