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来源:海洋与渔业杂志   发布时间:2019-07-02 15:09:40 

微信图片_20190702150826.jpg

人物简介:焦炳华

海军军医大学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监事长,一级教授。国家“十二五”863计划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科技部海洋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专题战略研究总体组成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领域重点专项指南起草专家组联合召集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把开发、利用海洋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海洋生物产业包括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不久前,海军军医大学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主任焦炳华教授在一个高峰论坛上分享了中国海洋药物以及海洋生物制品的产业发展情况,并解读了“十三五”期间国家海洋生物科技重点任务——培育超千亿元的海洋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

业年产值约400亿



据介绍,目前国际范围内,通过权威机构批准的海洋药物仅有利福平、头孢菌素、曲贝替汀、阿糖胞苷等十多种,还有二十多种海洋药物正在临床试验。焦炳华说,“海洋药物种类虽然不多,但都是重量级的药物。”他举例称,头孢菌素最早是从意大利撒丁岛海泥中的顶头孢霉菌中发现,是对抗感染的重要药物,在抗生素市场的比重接近40%,全球销售额大约600亿美金;利福霉素,是1957年从地中海拟无枝菌酸菌中分离获得,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上个世纪抵抗结核病的一线治疗药物;曲贝替汀,是从加勒比海红树林根部的海鞘中发现的一种四氢异喹啉生物碱,是治疗晚期复发性乳腺癌的重要药物;阿特赛曲斯,是FDA于2011年8月19日加快审批的单抗靶向海洋药物,适应症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


焦炳华指出,由于海洋药物对某些疑难病症具有独特疗效,这使得社会对海洋生物医药需求也日益增长。我国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的海洋药物有藻酸双酯钠、甘糖酯、岩藻糖硫酸酯、海克力特和甘露醇烟酸酯,获批的海洋药物数量稀少。“在2017年全国海洋经济产值构成中,海洋生物医药业仅占0.8%,约400亿元。在海洋药物研究方面,尽管我国这些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海洋药物的品种还是相对单一。”焦炳华表示。据了解,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海洋药物有络通、生物I类新药K-001、替曲朵辛等,还有媒体最近报道的抗早老性痴呆新药GV-971,已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于2018年10月16日递交了新药证书申请。


海洋生物制品原料

生产大国



谈及我国的海洋生物制品产业,焦炳华表示,中国已经是海洋生物制品原料生产大国,壳聚糖、海藻酸钠产量占世界的80%以上,部分酶制剂如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酯酶等已经实现了产业化;部分海洋功能材料如止血、愈创、抗菌敷料和手术防黏连产品进入了产业化实施阶段;海洋绿色农用制剂寡糖农药应用全面展开;海洋功能食品——多糖寡糖制品、系列鱼油制品、系列高附加值蛋白肽类制品等品种丰富;海洋动物疫苗如鳗弧菌疫苗、迟钝爱德华菌疫苗、虹彩病毒疫苗等实现了自主研发。目前,中国海洋生物制品主要有壳聚糖止血绷带、海藻糖空心胶囊、海洋多糖植物免疫调节剂、壳聚糖止血粉等。


海洋生物科技水平

与国际差距明显



当前,我国海洋生物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焦炳华说,从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制品两方面来看,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8~10年的距离,“假如将这些技术进一步细化,有几个技术如海水绿色养殖技术、海洋基因资源挖掘技术、海洋中药研发技术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其它的如创新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生物农药研发技术等还有十年以上的差距。”


他认为,我国海洋生物产业研究基础薄弱,关键技术亟待完善与集成,如海洋动植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海洋生物制品用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改造、大规模发酵技术、海洋活性天然产物的大规模高效制备技术等。另外,深远海捕捞渔船专业化水平低,捕捞加工设备与技术落后。


在机制层面,我国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上资助不高,4个五年计划总资助经费仅10亿元人民币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0亿美元的水平。国内企业参与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海洋高附加值海洋生物产品研发体制尚未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力量相当分散,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总人数不超过2000人,研发团队规模小,研究平台尚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团队或基地。


顶层规划培育与

壮大海洋生物产业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聚焦深海,拓展远海,深耕近海”三大发展方向,围绕海洋生物科学研究和蓝色经济发展需求,针对海洋特有的群体资源、遗传资源、产物资源,在科学问题认知、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示范应用三个层面,一体化布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任务创新链,培育与壮大我国海洋生物产业,全面提升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创新能力。


焦炳华介绍道,通过“十三五”规划布局,将实现几个目标:显著提高我国深海生物资源勘探、获取和开发能力,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工、农、医等领域应用价值的新物种、新基因;全面提升远洋渔业资源开发能力,开发新资源2~3种,发掘新渔场5~8个,形成完善的南极磷虾产业链,争取年捕捞20万吨以上,产值200亿元以上;推进绿色养殖模式建设,建立一批生物资源养护示范区,开发一批创新海洋药物,推进一批高端海洋生物制品和健康产品产业化,培育规模超千亿元的海洋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vF8Sovqm-DanhIdZ3w0-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