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发布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6-19 17:30:42 

  原标题:《2018年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发布

  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 部分砂质海岸侵蚀严重

  6月17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发布《2018年北海区海洋灾害公报》。根据公报,2018年,北海区的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含近岸浪)、海浪、海冰、绿潮、赤潮、海岸侵蚀为主,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等灾害。

  公报显示,2018年,北海区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219.94万元,死亡(含失踪)3人。直接经济损失高于2017年,主要原因是风暴潮及海岸侵蚀等海洋灾害的强度变大。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是辽宁省,其次是河北省。

  根据公报,2018年,北海区因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13.54万元,死亡(含失踪)3人,主要涉及河北省、山东省;海区沿岸共出现5次风暴潮过程,较2017年增多。

  北海区2018年共出现有效波高超2.5米的海浪过程20次,其中,有效波高超4米的灾害性海浪过程10次,为近5年最多。

  2017/2018年冬季,海冰灾害影响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造成大连市水产养殖受灾2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损失较近十年平均值偏低。海冰未对港口航运、油气开采、海岸工程等造成较大影响。

  浒苔为引发大面积绿潮的主要藻类。2018年4月下旬~8月中旬,绿潮灾害影响我国黄海沿岸海域,分布面积于6月29日达到最大值。

  北海区2018年共发现赤潮6次,相比2017年大幅下降。其中,渤海发现赤潮5次,黄海1次。赤潮累计面积96.9平方公里,较2017年减少205.52平方公里,为2009年以来最小值。

  重点监测岸段海岸侵蚀监测结果表明,北海区部分砂质海岸侵蚀严重,如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监测岸段平均侵蚀速率为4.9米/年。与2017年相比,辽宁省砂质岸段侵蚀海岸长度明显增加。

  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依然严重,主要分布于辽宁省锦州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以及山东省潍坊市。

  近年来,北海区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2018年,渤海、黄海沿海海平面与常年相比分别高55毫米、28毫米;与2017年相比,渤海和黄海沿海海平面均有所上升,升幅分别为13毫米、5毫米。

  据了解,一直以来,北海局切实履行海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职能,积极开展海洋灾害观测、预警报和风险防范工作,提早部署、科学应对,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9-06-19/65208.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