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产业走向深度融合

来源:智慧海洋圈子订阅号   发布时间:2019-06-14 18:16:29 

因港而兴的青岛,海洋产业一直是其优势所在。青岛坚持以创新引领海洋发展,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海洋产业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产业大项目频频动工,已有总投资2520亿元的12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涉及船舶与设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多个海洋产业。同时,海洋基础研究和尖端科技成果也是捷报频传。


“要坚持以创新引领海洋发展,集聚国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人才和要素,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说。目前,青岛在海洋科技高度、产业融合深度、带动辐射广度上,都已形成了独特优势。

创新引领海洋科技新高度


在位于青岛蓝谷的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理事长刘耀昌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自主研发的“海燕”万米级水下滑翔机最大潜水深度达到了8213米,刷新了世界纪录,并且创下了连续工作119天,续航里程2272.4公里等新纪录。


作为我国海洋科研重镇,青岛海洋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突出。青岛涉海科研机构26家,占全国的19%,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占全国的33%,全职涉海两院院士约占全国的28%,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


得天独厚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基础,是青岛海洋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坚实保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曾经创造了世界上同类型潜水器最深下潜纪录,在蛟龙号维护车间,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打造阵容强大的“龙”家族,“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已投入使用,我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研制工作已经启动,预计研制工作将于2020年完成”。丁忠军说,我国必须建造更多面向科考、资源开发、救助打捞、深海探险、电影拍摄、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的深潜器,才能真正实现“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目标。


集成科技创新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更是在一大批世界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实现了突破,也赢得了世界海洋科学界的尊重。“我们系统阐明了全球变暖对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调制机理;在南海与西太平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突破;我们还引领了国际海水养殖动物基因组学研究、海水种子工程和蓝色药库的发展;构建了近海生态灾害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平台,建立了改性黏土赤潮治理技术与方法体系,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说。


此前发布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显示,青岛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第五次国家技术预测结果显示,青岛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在全国占比达到44.4%,发展优势明显。


海洋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合


因采集难、培养难、筛选难,我国海洋药物研发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全球批准上市的药物有几千种,但其中的海洋药物只有10多种。近日,青岛蓝色硅谷通过建立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解决了采集难问题。通过整合5个国家20多个团队实施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将从包括蛟龙号带回的新化合物在内的4200万个化合物中筛选发现新药物。采用超算虚拟+高通量技术,彻底解决传统研发手段筛选难问题,使筛选效率提高了上千倍,仅用两年时间就发现了数百种具有成药前景的海洋化合物,相当于用2年~3年就走完了过去需要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全新体系的建立和与最新科研平台的对接为青岛海洋产业带来飞跃式发展。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海西湾,聚集了数百家船舶制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企业,以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为龙头,形成了包括大型船舶主机曲轴、大型低速船用柴油发动机、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港口及船用机械等门类的完整产业链和具备产业配套能力的大型产业集群。


产业深度融合,使这里不断创出“世界之最”:全球最大的40万吨级新型矿砂船;世界吨位级别最高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世界首座半潜式智能海上渔场……都是从这里驶向世界


不仅仅是产业配套,检验检测平台的搭建也让融合更加深入。“没有检验检测,产业化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已经建起了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三个‘国字号’平台。”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宇告诉记者,过去中国检验检测的标准、方法、技术和装备都十分落后,成为中国海洋装备产业升级的“卡脖子”环节,现在青岛海检集团已能提供5700多项检测服务,检测技术、方法和装备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研发、制造、运营维护三个环节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辐射带动更好更快发展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是中国水产养殖研究的科研劲旅,由黄海水产研究所技术攻关的“两条鱼”——大菱鲆和半滑舌鳎,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省份名气最大。目前,大菱鲆已形成了年产值超过45亿元的大产业。半滑舌鳎现在每年产量可达到1万吨,产值近20亿元。


“北到鸭绿江,南到海南三沙,都有我们的合作项目。”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健告诉记者,他们的科技服务合作覆盖15个省市区,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6个院士工作站、挂牌科研基地100多家,每年的科研成果转化都有300多项。


青岛在海洋危害处理上的科技成果也惠及全国乃至世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了改性黏土治理有害藻华的应急处置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能够大规模用于赤潮应对的少数几种方法之一,具有快速、安全、高效等特点,针对不同的有害藻华种类,目前已研发出十几种不同类别的改性黏土,近年来先后应用于北京、广州、深圳、上海、厦门、广西等地,成效显著。去年,这种改性黏土又开始在美国和智利的赤潮治理中大显身手,被誉为来自中国的“赤潮灭火器”。


作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海洋设备第三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也已做到了辐射全国。记者在海检中心水下设备实验室看到,这里正在为总部在山东烟台的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某型号水下机器人检测外壳耐压性能。


“我们正在使用深水环境模拟高压舱,对河南腾飞高分子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多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潜水外压容器作静水外压试验及压溃试验。我们与河南腾飞公司已经合作很多次了。”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水下设备检测实验室主任刘太元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服务对象遍及全国十余个省市。”


青岛因拥有海洋科研和产业领域的优势,已成为全国海洋科研院校集聚和辐射的基地。“我们落户青岛之初,学校给我们的定位就是长江以北科研服务战略的支点,要求我们立足青岛、涵盖山东、辐射周边。”武汉理工青岛研究院院长林慧告诉记者,他们落户青岛以后,便派出科技特派员,到周边城市的企业蹲点调查,了解科技需求,然后根据需求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攻关。


“要打好海洋产业转型跨越的硬仗,坚持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主动设计产业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海洋领域“双招双引”,瞄准世界海洋产业新业态和海洋领域的领军企业、领跑团队、顶尖人才、最新技术、高端产品,一个一个环节研判,精准组织小分队,专业化、点对点,以企招企,产业链招商,形成特色鲜明的集群效应。”王清宪说。


来源:中国海洋报 作者:王晶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Nb69oJyEcHR4ZvlLrFGKdg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