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12年 “南海I号”考古开创诸多个“世界唯一”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6-05 17:26:36 

  原标题:出水12年!想不到“南海I号”考古面临的最大挑战,竟是这个……

  南海来的风温润潮湿,坐落在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外观如一座外太空飞船,引人遐想。

  沉睡了800多年的南宋古船,在2007年采用全世界独创的整体打捞方案出水后,一直置身于博物馆的“水晶宫”内。自2013年全面考古发掘工作展开以来,这艘古船的传奇身世一点点被揭开。这归功于一个尽责的守护团队——由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考古及文保团队。

  12年过去了,

  南宋古船是否安然无恙?

  为揭开古船身上的诸多谜团,

  考古、文保团队,

  又经历了哪些艰辛、攻克了哪些难题?

  记者日前再次探营

  “南海I号”考古现场

  记录下了他们

  与古船厮守、攻克难题的分秒时刻

  整体打捞,世界水下考古首创

01.webp.jpg

  ▲“南海I号”考古发掘现场

  “水晶宫”巨大的玻璃幕墙,被反照成湛蓝色,融于海天一色间。

  “水晶宫”内,南宋古船“南海I号”在考古队员们的发掘中,缓缓苏醒。棕褐色木质船身从淤泥中裸露出来,800年古船真身跃然眼底。

  早上9时,“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崔勇穿过栏杆,小心翼翼地来到考古作业平台上,周密地检查着考古队员的工作,在现场记录、调度着。从2013年全面考古发掘至今的6年多时间,考古队员们在这里奋战了上千个日夜。

02.webp.jpg

  ▲崔勇正在指导考古发掘工作

  如今,出水文物数量已超过16万件,精美和丰富程度超乎预期,14个船舱的文物清理工作已近尾声。古船隔板内,800年前船上远洋生活的蛛丝马迹依稀残存,传递无声的震撼。

  “直到今天我们才可以说,当初我们采用的‘整体打捞’方案是成功的。”崔勇指着古船底部裸露出来的完好舷板说,船底完整没有残缺,这印证了12年前的打捞方案是完美无缺的。

  2007年,“南海I号”采用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整体打捞”方案——连货带船打捞出水,这套“整体打捞”方案在全世界史无前例,以至于“水下考古之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模拟实验后也称赞其“精妙”。方案整体耗资过亿,用一个重达500多吨的钢沉箱,将古船从海底兜住,再用“华天龙”号海上起重船将其打捞出水,这被当时国际水下考古界认为是难以完成的方案。

  直至2005年整体打捞方案确定前,考古界一直争论不休,国际考古界传来不少质疑声,许多专家仍然坚持“传统打捞”的意见。

  传统水下考古的模式,考古队员们需要不断潜至水深24米“南海一号”所处的位置,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将文物一件件提取上岸,大量历史信息极易流失。

  “只有‘整体打捞’方案才能最大限度提取古船的历史信息。”崔勇回忆说,这是专家们坚持选择这一最冒险方案的原因。但是,其实施难度之大,仍让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当时有专家给予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载满易碎瓷器的古船完好打捞出水,就好比用铁篮子从水底捞出生鸡蛋那样难,简直是天方夜谭。”

  整体打捞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要在20多米深的海底淤泥中为沉箱穿底梁。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海底,从古船底部穿底梁,好比是“海底穿针”。稍有不慎就会伤及800年古船。

03.webp.jpg

  ▲考古发掘现场

  果然,在穿第一根底梁时就遇到了阻力,由于海底淤泥极其坚硬,仅穿过一半便发生变形。为此,现场负责人和工人几天几夜没有睡着。最终,专家们在钢梁上安装了高压喷口,利用高压水泵对淤泥进行即时冲刷,花费13天时间才将第一根梁安装到位。

  之后,35根底托梁在一个多月时间内顺利穿过沉箱底部,最终由号称“亚洲第一吊”的“华天龙”号起重机吊船将载满货物的古船连同凝结物、沉箱共5500多吨重,整体打捞出水。

  正是因为广东文博考古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打捞团队的科学严谨,最终造就了这一在外界看来“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它也被载入世界水下考古史册。

  数字化发掘可逆向复原

  崔勇黝黑的脸庞,带着海风的气息。

  作为中国第一批正式的水下考古队员,崔勇最初学水下考古就是因为“南海I号”。为了跟进“南海I号”,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培训班,接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位学员,崔勇就是其中一员。2001年,他第一个潜入深海,在海底摸到了“南海I号”。

  “与纯粹水下考古模式不同,‘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方案决定了它的发掘方式也必将是前所未有。”崔勇说,“南海I号”被打捞上岸后,在水晶宫里又“沉睡”了6年。在这艘沧桑的古船面前,再有经验的考古专家也成了“新手”。如何完好无损地发掘文物、保护古船,专家们都拿不定主意。

  “‘南海I号’考古发掘每天都会遇到新问题,要走前人未走之路。”崔勇说,古船进驻“水晶宫”后,专家原本设计了三种考古发掘方案——“全水”“全干”“半干”,顾名思义,选择古船在海水中浸泡不同的程度和体积。

04.webp.jpg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船舱内部

  “最终我们做出了一个可逆的方案。”经过三次全国专家论证会,反复推敲,三个方案最终磨合成为一个——在类似陆地考古的保水模式下开展文物发掘,让船体在露出水面1米高的状态下进行发掘,即使出现问题还可以重新灌入海水恢复到先前的状态。

  这一方案,最大限度地结合了陆地考古和水下考古的优点,便于最大程度地提取古船的历史信息。

  考古平台上,一架巨型天车罩住古船,天车中央搭载了一台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着船舱内进行“无死角”拍摄。好似一个巨大的“扫描仪”,考古队员每发掘一层,天车就来回“扫描”一次。这些详尽的数据信息最终汇总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让“南海I号”的所有考古工作可“逆向复原”,弥补了考古可能带来的“缺憾”。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取古代信息,考古队创新性地引入“浮选法”,把遍布船舱的淤泥通通进行浸泡、筛选,不错过任何蛛丝马迹。不仅筛出了直径仅有0.3-0.5毫米的小金珠,更发现了猪、羊、狗、鸡、橄榄、荔枝等动植物残骸。

  这些细小且琐碎的文物遗存,如同线索一般勾连着古人的生活画卷。考古队借鉴“聚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来综合破解关于这艘古船的众多谜题,比如船舱中发现的一片盖在瓷器上的平整木板意味着当时的船员、商人或许就是睡在货物之上,“蜗居”在几平米的小隔间内。

  在崔勇看来,考古工作者面对的最大悖论是“最大限度地提取,也意味着较大程度的破坏”。“我们希望,今天怎样从古船上取出文物,未来还要能原样装回去。”崔勇说,“南海I号”从最初发现到全面考古发掘,虽然中间相隔了几乎20年,但等来了更先进的考古理念。“我们发掘的最终目的不是文物,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生活。”

  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信息

  在“南海I号”考古队,活跃着一群“80后”考古队员,他们毕业于国内各大高校的考古专业,几年前来到阳江扎根。

  一个狭小的船舱内,考古队员叶道阳用手铲拨开厚厚的海泥,一摞摞宋代瓷器呈现在他面前。他仔细跟数字图像比对、记录,之后再小心翼翼展开发掘工作。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来到阳江,就是为了‘南海I号’。”2009年,叶道阳从中山大学考古系毕业只身来到阳江,守护“南海I号”已有10年。在别人看起来充满神秘的工作,对于叶道阳来说,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孤独坚守。

  日复一日的发掘工作极大地考验考古队员的耐心。初期没有空调,“水晶宫”内夏天温度高,队员们的工作服几乎被汗水浸润,没有人请假和离场,依然全力投入工作。

  “窗外的海景很美,但我们都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欣赏这片海。”叶道阳说,每个来到“南海I号”工作的人,都带着一种“使命感”。

  出水的16万件文物,或许是考古队员们最大的回馈。这些文物中除了大量瓷器、金器,还有精美的漆木器,甚至还发现了古人在船上生活使用的木梳子、铜镜、咸鸭蛋。“每发现一件文物的欣喜之余,随之而来的保护问题,又让我们殚精竭虑。”

  在考古作业平台上方的办公室内,队员们工作台上堆满了一叠叠厚厚的原始发掘资料,以及用密密麻麻字迹写满的“南海I号”考古工作日记。

05.webp.jpg

  ▲“南海I号”出水的木材

  对于这些年轻的考古队员来说,“南海I号”就像一本百科全书,等待他们去破解。“穿越”到800年前,抽丝剥茧还原历史信息,对于这些年轻的考古队员而言,充满了吸引力。

  在他们眼里,这艘古船如同一个“时光胶囊”,浓缩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宋代人远洋贸易生活的现场,为解码南宋人的生活提供了一把钥匙、一个切面。

  考古队员陈士松本科就读于历史系,研究生专攻商周考古方向。“‘南海I号’里能够提取的历史信息是超乎想象的。”由于历史学出身,陈士松对于出水文物总有多一层历史文化思考,他将古船出水的文物与历史文献进行“互证”,破解许多有趣的历史信息。

06.webp.jpg

  ▲“南海I号”出水器物

  2014-2015年之间,“南海I号”曾出水了5件木秤杆,这引发了陈士松的极大兴趣,他查阅《隋书·律历志·衡权》《天工开物》等古代文献,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写成研究文章,考究古代权衡器的发展演变。

  但摆在“南海I号”考古队员们面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住古船船体,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经过800年的海水浸泡,船体木质结构已变形、收缩,极为脆弱。

  如今古船仍处于巨大钢沉箱的保护之下,广州打捞局的工程师为古船定制加固装置,用数十根钢支架为年迈的古船打上“石膏”。每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护专业人员会对古船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防腐液体喷洒,好像为古船“敷面膜”。

07.webp.jpg

  ▲文物清理工作已近尾声

  “未来,还要经过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置换和保护过程,古船船身才有可能不垮塌变形,完整地出现在‘水晶宫’内。”崔勇说,这可能还要等上数十年之久,需要几代考古人的坚守和奉献。

  蹲点手记丨合力打造“世界首创”

  从全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方案,到陆地考古与水下考古相结合的考古发掘方案,再到破解出水文物的保护难题……“南海I号”从1987年发现至今,一直牵吸引全世界水下考古界的关注。它依靠跨学科、多领域的顶尖团队合力,开创了诸多个“世界唯一”,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回顾“南海I号”的考古过程,已然超越了单一考古项目的复杂度。它不仅聚集了国内最顶尖的水下考古和文物保护团队,还调动了国内顶尖的水下打捞作业、工程力学、测绘专业团队,堪称“跨界”合力开创的典范。

  最终,“南海I号”与它一同出水的16万件文物,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的从无到有,也见证了广东水下考古事业的腾飞。正是借助“南海I号”与“南澳I号”等水下考古项目的成功,广东一直稳坐国内水下考古的头把交椅。

  “南海I号”所在的海陵岛闸坡上有一个国家文物局设立的水下考古培训基地,两年培养1期学员。崔勇欣慰地说,如今他已经成功培养了6期超过100名水下考古队员。“他们现在分布在全国各大水下考古项目,都是主力队员。”

  “‘南海I号’折射出的正是广东的敢为人先。”回看与“南海I号”相识的漫长的32年,技术、资本、概念的储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

  “但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崔勇庆幸,一路走来,经过理想和现实的不断调整,所有看似“天马行空”的开创性想法最终都在广东实现。

  伴随着“南海I号”入驻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它引发的未来想象空间也在不断变大。

  10年前,海陵岛还是个交通不便、尚未完全开发的海岛,沿海沙滩人烟稀少。10年来,海陵岛试验区开始重点改造海滨路、旅游大道等岛上的主要道路,打造了一夜埕旅游文化街,旅游地产项目遍地都是,岛上面貌焕然一新。

  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建告诉南报君,2015年,大角湾景区携手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成功申报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仅海陵岛2018年的旅游人数就从2009年的222.5万人次猛增至913万人次,旅游收入从10.8亿元增长至60.5亿元。

07.webp (1).jpg

08.webp.jpg

  ▲馆内设置的AR互动区

  “南海I号”是全国两处采用“公众考古”参观模式的博物馆之一,考古工作全程处于观众参观之下。除此之外,陶瓷课堂、文物修复演示、AR、VR现场互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推出的研学之旅项目同样火爆。今年6月,“南海I号”还将迎来南昌外国语学校的数百名学生,为他们提供一节别有风味的海丝文化课。

  如今伴随着古船的重生

  “南海I号”正不断迸发出文旅融合的巨大能量

  未来随着古船故事的精彩演绎

  与“南海I号”相关IP的

  大型主题文艺展演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策划出炉

  将全面带动阳江海陵岛周边的经济发展

  成为探索广东文旅融合新路径的样本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9-06-05/64446.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