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海洋学会增设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
3月30日,中国海洋学会第八届四次理事会暨2019年度工作会上,审议通过了增设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研学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有效推动中小学海洋意识教育,在推广和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方面拓宽渠道和平台。
据了解,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活动。为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首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研学旅行意见一出,各地以海洋为主题和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随之兴起。但是,活动中也暴露出研学老师海洋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传播不准确,学校自编教材出现较多硬伤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与研学旅行目的适得其反的效果。
为有效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推动海洋研学旅行活动规范健康发展,中国海洋报社与中国海洋学会携手,拟申请在海洋学会增设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由中国海洋报社作为支撑单位。
今年初,中国海洋报社正式向学会提交申请,学会组织专家评估认为,目前,在中小学海洋研学领域发展空间较大,具有进一步拓展的可行性。并经学会第八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
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报社副社长杨绥华指出,意识决定行为,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一支具有现代海洋意识的人才队伍。在中小学开展海洋意识教育,普及海洋知识,是海洋强国建设后继有人的必要举措。
“海洋研学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杨绥华说,海洋科学知识、海洋文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海洋的广博和奇妙。在中小学开展海洋研学旅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相比在课堂的海洋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务之急,是根据各地特点制订海洋研学教育的课程内容、效果评价标准,开展师资力量培训,使海洋研学教育规范健康发展。”
据悉,早在教育部研学旅行意见出台前,中国海洋报社就开展了海洋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工作。自2013年以来,该活动共覆盖京津两地20多所中小学,受众师生达数万人次。2015年起,中国海洋报社开始进入海洋研学旅行领域,以我国开展的南北极科学考察为主题,历经4年,开展的“相约雪龙,寄梦南极”等活动,已成为海洋研学旅行中的明亮品牌。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9-04-02/60633.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