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要素集聚,大乳山景区行近大发展“临界点”︱(一)生态环境建设:夯实大发展基础

来源:微信   发布时间:2019-03-28 16:43:37 

 2019年的大乳山,将迎来发展和转折的一年,历史的机遇将再一次为这里带来福祉。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行进,就像浪潮会有起落,但是其前进的规律却是不变的,它总是在自然中孕育成熟。


 我们回首过去,往事如歌;我们面向未来,豪情满怀。现在回过头来看,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培育到形成集聚,大乳山滨海旅游渡假区已完成了在生态建设、文化产品、服务效能和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原始积累。走过发展的阵痛期,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抑或是跨越式发展是必然的,这是历史赋予企业的责任。

01

生态环境建设:夯实大发展基础

 优良的生态资源是无价的,难以用资本来衡量。生态建设的主旨是为社会大众服务,让人们在美好的环境里身心健康、精神愉悦。大乳山景区在生地上搞生态建设、开发旅游,并非普通意义上植树造林那样简单,而是注重植物的立地条件,适地适树,乔灌木搭配,病虫害防治,植物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和林相季相变化等等,是一项艰辛繁杂的系统性工程。

 大乳山景区规划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改造环境,发展旅游进而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面增长。景区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专业队伍与发动群众相结合、生态环保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荒山绿化、治污理水、压碱治滩、净化水体、生物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出了旧貌换新颜的沧桑巨变。

 应季种植、反季节栽植,混交林建设,千万余株各类乔灌木、花卉扮靓了这里的山岭沟坎;2000余亩引淡水压碱的滩涂焕然一新;废池改造的小岛绿草依依;3000余米淘洗后的沙滩,像是银色的曲带舒展在阳光海岸线上。核心区域有效治理的沟壑、水渠、洼地等疏浚得法,因势利导形成了大片的湿地和观赏水景,引来鸥鹭翔集,虫雀呢喃,一幅亮丽多姿的生态画卷层层叠叠铺陈开来,昔日的小渔村华丽转身为美丽度假景区。天蓝、地绿、水清,鸟语花香,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建设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抗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乳山景区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有机结合,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共进,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2010年11月,省环保厅副厅长徐刚来大乳山景区调研环保工作,对景区的生态建设给予高度认可。

     “如此胜景寓大爱,宜于养心可延年。”原中宣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忍之,来大乳山后写下的楹联。边款题为:“大乳山麓原系荒山秃岭,经历年艰辛开发,乃成为环境良好、宜遊、宜寿之风景区,非有见地、有爱心、有魄力、有办法者,岂能成此事业,有感于斯,欣然命笔。”

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来大乳山,留下“邦旧命新,乳山新丽”的赞语。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培训度假基地设在景区,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考察期间,由衷评价大乳山:“走可持续发展‘样本’”。

 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当发展面貌实现质的转变,并具有示范的意义,固然会引来众人的关注,并为之赞美。媒体的关注往往会放大社会效应,推动企业建设成就向更高、更广泛的领域传播。

      作为展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2015年6月21日,景区生态建设成就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

2015年11月在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大乳山景区作为唯一的民营企业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被中国政府推介给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称“令国际社会为之惊叹”。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10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极大的提升了大乳山景区的生态品牌价值和公信力。

    《中国环境报》2016年先后两次发表采访文章《碧海蓝天鸥鸟飞牡蛎鲜美放心吃——大乳山十年生态修复换容颜》、《烂泥滩怎样变为生态园》,对大乳山景区环境建设深入报道,介绍了景区多年来秉持“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生态理念,打造优美环境的经验和做法。 

     从无到有,从荒山到绿野,从恶水污滩到山清水秀,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从满目疮痍到锦绣如画,大乳山景区坚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理念,做好优良资源与优秀文化深度融合文章,从根本上改善了环境质量,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支撑生态建设,实现了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成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生动典范。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g1Q2pldeBULow6LM5-ZSow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