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涉海)受理项目公示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3-27 15:56:35 

  2019年3月26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名单,至此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自然科学奖”(涉海)受理公示项目盘点如下:

  国家自然科学奖--地球科学组

  项目名称:1.海洋动力过程遥感:新机理与新发现

  提名单位:专家提名(蒋兴伟,陈大可,万卫星)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提名专家意见:

  姓名:蒋兴伟

  工作单位: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技术职称:研究员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学

  提名专家意见:海洋卫星以其高、快、宽、全的优势,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有效掌握海洋动力信息的高技术手段。海洋动力过程遥感对于海洋卫星工程、“海上丝绸之路”和“智慧海洋”建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紧紧围绕海洋动力过程遥感机理和信息感知开展了系统性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历时近二十年,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1)发现了星载交叉极化雷达台风遥感机理,揭示了干涉与极化雷达海浪成像机制,确立了高风速和海浪定量遥感的基础。(2)创建了雷达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联合观测海洋涌浪的遥感新方法,揭示了位于赤道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三大“涌浪池”及其低纬优势、东向强化结构,发现了其大规模季节性纬向振荡和强弱切换现象。(3)提出沿涡旋移动轨迹(拉格朗日动力框架)计算涡致输运的新观点,突破了传统场论方法(欧拉动力框架)的局限性,发现了涡致输运是全球热量和淡水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创新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AM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并被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所引用,而且受到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的积极评价。项目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项目成果深化了海洋动力遥感机理的认知,提升了中国海洋学家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姓名:陈大可

  工作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技术职称:研究员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学

  提名专家意见:提高海洋动力遥感的定量化水平和应用能力对海洋工程科学建设、船舶安全航行保障、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模式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紧紧围绕海洋动力遥感开展了系统性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科学发现包括:1)发现了星载交叉极化雷达回波在台风海况下随风速的增加持续增大的微波散射特征,2次被美国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RL主编评选为“亮点文章”,提高了卫星探测强风的能力,为下一代卫星散射计全球海面风场测量奠定了理论基础;2)基于卫星高度计、散射计和辐射计协同观测,发现了全球三大“涌浪池”和六大“海洋沙漠”,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和气象学会会士Lee-Lueng Fu在专著中引用,指出“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卫星高度计数据受降雨污染的标识质量”;3)提出了拉格朗日框架下涡致输运新观点,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证明了涡致输运是全球热量和盐分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打破了传统欧拉框架下计算涡旋热量输运的局限性,为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模式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团队的阶段性成果曾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

  姓名:万卫星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技术职称:研究员

  学科专业:空间物理学

  提名专家意见:海洋动力过程遥感是海洋科学和遥感科学交叉领域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准确预报预警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有效实施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对维护海洋权益、防灾减灾、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价值。该项目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围绕海洋动力过程遥感的机理、技术与科学应用,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与发现:揭示了新型极化和干涉雷达台风高风速和海浪遥感机理,建立了台风海面风场和海浪遥感理论模型;利用卫星高度计和散射计协同观测,发现了全球海洋三大“涌浪池”和六大“海洋沙漠”;阐明了海洋中尺度涡是全球海洋热量和盐分传输的主要驱动力。上述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BAMS、JGR等国际著名地学和遥感学术期刊,先后2次被GRL主编选为“亮点文章”,并被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和气象学会会士Lee-Lueng Fu,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Ian Young出版的专著和文章所引用,并给予积极评价。项目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杰青和优青项目资助,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主题和特邀报告。项目成果先后5次获得教育部、江苏省科技奖励一等奖,这些成果深化了海洋动力遥感机理的认知,提升了中国海洋学家在海洋遥感领域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主要完成人:

  姓名:何宜军

  排名:1

  行政职务: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全面负责项目实施,总体提出海洋动力过程遥感机理与科学发现的总体研究思路,对3个科学发现点均有重要贡献。揭示了干涉与极化雷达海浪成像机制,发展了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和海浪信息提取方法,构建了新型卫星传感器海浪和海面风场遥感理论,出版了卫星高度计海洋动力遥感的学术专著,推进了遥感海洋学学科的发展。代表性论文【6】【8】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陈戈

  排名:2

  行政职务:海洋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主要科学发现点2的首位完成人。较为系统地探索了多传感器海气界面卫星遥感的理论与技术,发展了利用卫星高度计、散射计和辐射计观测海洋涌浪和海洋降雨的遥感新方法,发现了全球三大“涌浪池”和六大“海洋沙漠”,并在海洋大气耦合系统低频振荡模态耦合关系研究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是代表性论文【3】、【5】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张彪

  排名:3

  行政职务: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主要科学发现点1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对星载成像雷达台风遥感机理和信息提取有重要贡献。揭示了星载交叉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回波在台风海况下随风速的增加持续增大的微波散射机理,建立了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台风海面风速和风向联合反演模式。与第一完成人共同揭示了干涉与极化雷达海浪成像机制,发展了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海面风场和海浪信息提取方法。论文【2】【4】【7】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DONGCHANGMING

  排名:4

  行政职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主要科学发现点3的主要完成人,提出沿涡旋移动轨迹(拉格朗日动力框架)计算涡致输运的新观点,突破了传统场论方法(欧拉动力框架)的局限性,发现了涡致输运是全球热量和淡水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性论文【1】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项目名称: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结构、变异及气候效应

  提名单位:专家提名(吴立新,穆穆,焦念志)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提名专家意见:

  姓名:吴立新

  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物理海洋学

  提名专家意见:胡敦欣院士及其团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前瞻性地将深海大洋、尤其是作为我国门户的西太平洋作为研究重点,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持续引领了我国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通过在热带西太平洋开展多年、大量的海上科学考察,率先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揭示了次表层潜流系统,改变了以往二维环流结构的传统认识,将西太平洋环流研究由二维推进到三维研究阶段,开辟了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领域的全新方向,是西太平洋海洋环流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进展。经过30多年的持续探索,该团队在潜流的多尺度变异和动力学机制、气候效应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该团队在水流湍急、地形陡峭的深海潜标观测“禁区”成功实现6000米深海测流潜标的连续布放和回收,取得了持续多年的、前所未有的宝贵科学数据,开启了我国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的新时代。首次直接、连续观测到三支潜流,由此夯实了其科学发现,同时揭示了这些潜流强烈的季节内振荡等新特征及其机制。次表层潜流系统的发现及其机制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在上述开创性科学贡献基础上,胡敦欣院士领衔国内外科学家于2010年成功发起我国海洋领域第一项国际合作计划“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继续引领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

  姓名:穆穆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动力气象学

  提名专家意见:胡敦欣院士是国际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领导其团队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三支次表层反向潜流,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于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基本结构的传统认识。三支潜流的发现如同发现高低层大气环流反向一样,具有地球流体学普适性科学意义,是一项基础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胡敦欣院士团队在我国率先并持续开展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研究,较早揭示了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通过热输送机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开创性地利用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来成功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奠定了胡敦欣院士团队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及其气候效应研究领域的重要国际地位。基于上述科研成果,胡敦欣院士近年来领衔发起的“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联合该领域的国际研究力量,在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的观测和气候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NPOCE国际合作计划也被纳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CLIVAR/WCRP的主要内容,为国际海洋与气候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最近,胡敦欣院士领衔在《Nature》杂志发表的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的述评文章不仅全面评述了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领域的进展和未来展望,也象征着以胡敦欣院士团队为代表的中国海洋科学家在国际海洋环流与气候领域取得的成就获得国际认可。

  姓名:焦念志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海洋生物学

  提名专家意见:胡敦欣院士团队长期从事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现场观测揭示西太平洋的物理现象、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取得了诸多突破性成果。上世纪80到90年代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和北赤道潜流3支潜流,改变了人类对西太平洋海洋环流总体框架的认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西太平洋环流的重大发现。本世纪以来,胡敦欣院士团队在西太平洋环流的直接观测和动力学机制理解及其气候效应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率先在地形复杂的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区开展深海潜标观测,开创了我国西太平洋潜标连续成功观测的新局面,据此揭示了西太平洋海洋环流的多尺度变化规律和对季风活动的影响。这些成果在国际海洋和气候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对西太平洋生物和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也具有重要启示。胡敦欣院士多年来一直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和多学科交叉研究。2010年,领衔发起“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国际合作计划,并被联合国CLIVAR/WCRP计划正式批准,8个国家19个研究机构积极参与该计划,彰显了中国在西太平洋环流与气候研究领域的国际优势地位。2014年,又将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纳入NPOCE合作计划,进一步推进了西太平洋多学科交叉研究。

  主要完成人:

  姓名:胡敦欣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是代表性论文1、2、5、8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3、4、6、7的通讯作者或合作作者。(2)发现三支潜流,并命名棉兰老潜流。(3)合作研究潜流来源及相互关系。(4)棉兰老潜流和吕宋潜流的直接观测研究。(5)合作完成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太暖池热含量之间的关系。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王凡

  排名:2

  行政职务:所长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是代表性论文3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4、5、8的合作作者。(2)揭示次表层潜流的整体结构和动力学机制。(3)担任6000米潜标布放航次首席科学家,合作完成棉兰老潜流和吕宋潜流的直接观测研究。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张林林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是代表性论文4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5的合作作者。(2)担任6000米潜标布放航次等四个航次的科考队长,负责深海潜标观测工作。(3)利用潜标连续观测数据,揭示棉兰老潜流季节内变异规律及其机制。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胡石建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是代表性论文4、5、8的合作作者。(2)担任2014年潜标布放回收航次科考队长,负责深海潜标观测工作。(3)利用潜标连续观测数据,揭示吕宋潜流季节内变异规律与物理机制。(4)合作完成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Nature论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王庆业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1)是代表性论文6的第一作者,是代表性论文8的合作作者。(2)揭示北赤道流分叉的变异机制。(3)合作完成热带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气候效应Nature论文。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项目名称:河口和陆架边缘海碳的源汇格局与调控机理

  提名单位:教育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聚焦边缘海碳循环前沿领域问题,基于大量详实现场数据,揭示了中国近海与河口的CO2源汇格局与调控机理;同时,拓展研究至全球尺度,厘清了全球近海碳汇值,为国际学术界所共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洋主控型边缘海碳循环理论框架与定量解析方法,显著提升了对边缘海碳循环的机理性理解和认识。该项目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Marine Chemistry等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8篇,其中8篇代表作被SCI他引330次,在国际海洋碳循环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项目的部分成果“低纬度近海碳的源汇格局与调控机理”获200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戴民汉在国际系列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9次,于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士。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我部决定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姓名:戴民汉

  排名:1

  行政职务: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厦门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戴民汉教授是本项目的总负责人、8篇代表性论文中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所有论文的通讯作者。提出了本项目的总体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案,系统研究了中国近海与河口碳循环,揭示其CO2源汇格局、关键控制过程与机理,建立了大洋主控型边缘海碳循环理论框架,是重要科学现象、特性、规律、理论的主要发现者与阐明者(科学发现一至三;代表作1-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曹知勉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厦门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曹知勉副教授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者、8篇代表性论文中2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2篇论文的重要作者。发展了大洋主控型边缘海碳循环理论框架下的定量解析方法,将其成功应用于南海、加勒比海和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上升流区域的碳源汇诊断(科学发现二;代表作1和2);建立了三端元混合模型定量研究珠江冲淡水和沿岸上升流共同发生时南海北部陆架CO2系统的响应和变化,首次评估了中国近海海洋酸化自然现状(科学发现三;代表作7)。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翟惟东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厦门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翟惟东教授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者、8篇代表性论文中3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4篇论文的重要作者。提出了依据生物地球化学分区定量估算南海CO2通量的研究思路,明确其主体海域为大气CO2源区(科学发现一;代表作3);发展了碳氧耦合分析方法以揭示珠江口高CO2维持机制(科学发现三;代表作5),阐明了长江口外海域在秋季由于水柱分层被破坏,导致底层水中积累的无机碳上涌,从而向大气释放CO2成为碳源的过程(科学发现三;代表作8)。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郭香会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厦门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厦门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郭香会副教授是本项目的主要完成者、8篇代表性论文中3篇论文的重要作者。汇总评估了58个边缘海的海-气界面CO2通量,厘清全球陆架边缘海碳汇值为每年3.6亿吨(科学发现一;代表作1);发展了碳氮氧耦合分析方法,据此阐明除有机物好氧分解,强烈的硝化作用是导致冬季珠江口上游CO2高度过饱和且大面积缺氧的另一重要机制(科学发现三;代表作6),并揭示了主控珠江口上、中、下游CO2通量的过程与机理。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项目名称:海底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提名单位:中国科学院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团队面对国家海洋战略及对海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一方面,为提升海底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研究水平做出了贡献。包括:1)创建海底热液地质学。2)系统揭示全球海底硫化物等热液产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控制因素,构建了热液产物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模式。3)突破了限制掌握硫化物资源潜力的关键瓶颈,拓展将底栖生物作为记录流体过程信息载体的作用,多角度阐明了流体活动对海底环境的作用机制。4)取得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分别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出版专著1部,使海底热液活动研究达到新的高度,得到国内外同行引用,推动了海底热液地质学的进步。另一方面,该项目团队在发展海底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调查研究方法及探测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包括:1)建立热液活动及其硫化物资源的“两阶段六过程”调查模式。2)研制出声学浊度传感器和新的海水温度测量装置,发明了深海探测系统耐压舱的漏水远程检测装置和防腐型高压反应釜,提出两种热液柱温度异常自动化计算方法。3)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热液活动探测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为深海硫化物资源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保障。

  主要完成人:

  姓名:曾志刚

  排名:1

  行政职务:主任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确定,指导项目的关键技术创新,对1、2、3项重要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创建了海底热液地质学,指导研制了声学浊度传感器、热液柱探测设备。作为2014年冲绳海槽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调查航次首席,发现热液活动新区-唐印热液区;建立了自然硫烟囱体和自然硫球等热液产物的形成模式,重建硫化物等热液产物的形成过程,揭示了硫化物等热液产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控制因素;提出新的热液活动热、质通量计算方法,从硫化物和热液柱角度阐释了热液活动对海底环境的影响机理。论著1(附件1)、代表性论文2-8(附件2-8)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王晓媛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副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1-3项重要科学发现均有主要贡献。合作研发了海底热液柱探测系统。作为首席科学家于2016年成功完成冲绳海槽热液系统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调查航次,在唐印热液区发现有流体活动的黑烟囱体群和热液溢流喷口,在第四与那国热液区发现硫磺喷口和出露于沉积物覆盖区的新热液喷口,在八重山地堑附近采集到具有黑色枕状构造的玄武质熔岩。合作开展龟山岛热液流体及热液柱中硼同位素研究,揭示浅海热液流体演化规律,是海底多金属硫化物、Fe-Si-Mn羟基氧化物、自然硫等热液产物形成过程研究的合作者。代表性论文5(附件5)的第二作者,代表性论文3、4、7和8(附件3、4、7和8)的合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殷学博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1-3项重要科学发现均有主要贡献。研发了一种防腐型高压反应釜,研究建立了硫化物、岩石、沉积物、热液生物、海水等多种样品的ICP-MS微量元素测试方法体系,为海底多金属硫化物、Fe-Si-Mn羟基氧化物以及自然硫等热液产物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分析测试技术支撑。代表性论文3、5、6、7和8(附件3、5、6、7和8)的合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陈帅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1-3项重要科学发现均有主要贡献。参与了2014年冲绳海槽热液地质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调查航次,为海底硫化物等热液产物调查及新热液区的发现做出重要贡献,是全球海底硫化物中铼、锇、稀有气体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研究以及Fe-Si-Mn羟基氧化物形成机理研究的重要合作者。代表性论文3(附件3)的第二作者,代表性论文4、5、6和7(附件4-7)的合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国家自然科学奖--生物学组

  序号项目名称提名单位

  项目名称:合浦珠母贝珍珠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

  提名单位:教育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该项目以我国养殖海水珍珠的主要物种——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为研究材料,围绕珍珠形成的分子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利用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分离、鉴定了多种珍珠质基质蛋白,分别从基因-蛋白质和细胞三个不同层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参与珍珠形成的4种基质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质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揭示了珍珠形成相关的两个基本规律。上述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已有的珍珠形成理论,不仅有重要的理论突破,而且还有较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通过生物工程手段提高珍珠的产量与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还将为再生医学、骨修复医用生物材料的研究、及其它新型特殊仿生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该项目所列8篇代表性论文在科学引文索引(SCI-E)中被引用291次,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项目成果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成果曾获得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我部决定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姓名:张荣庆

  排名:1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2001年至今,张荣庆教授带领的项目组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合浦珠母贝珍珠质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工作。张教授主持完成了相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5项,“863”项目1项(滚动支持两期)。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对项目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及主要学术思想的提出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具体表现在:是所有重要发现点1-4的主要贡献者;是所有代表性论文1-8的通讯作者;所有代表性论文都是张荣庆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完成的。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谢莉萍

  排名:2

  行政职务: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2001年至今,谢莉萍教授一直从事珍珠质矿化的分子机理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相关的“863”项目2项,“973”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作为5个项目的负责人,对于总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了十几位博士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是所有重要科学发现1-4的主要贡献者,是代表性论文2-8的共同通讯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马卓君

  排名:3

  行政职务:国际合作处处长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代表性论文2的第一作者和论文撰写人,是重要科学发现1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从合浦珠母贝的间液中分离提取了一种可以与无定形碳酸钙(ACC)特异结合的全新糖蛋白——ACCBP,并阐明了该蛋白的生理功能。体外功能实验表明,ACCBP能够抑制方解石的生长,从而使ACC得以稳定存在。体内实验表明,ACCBP是维持间液体系中碳酸钙过饱和状态以及珍珠层晶体有序生长的主要功能因子。ACCBP的乙酰胆碱结合位点和翻译后修饰共同构成了抑制晶体生长的功能域,同源二聚体的结构决定了该蛋白与文石晶体结合时的晶面选择性。ACCBP从合浦珠母贝中发现的第一个间液蛋白,具有开创性意义。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刘晓军

  排名: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讲师

  工作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代表性论文4的第一作者和论文撰写人,是重要科学发现点1和2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其创作性贡献主要体现研究思路上。揭示了珍珠层形成起始阶段珍珠质沉积的基本规律,发现多种基质蛋白共同调控了珍珠层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在珍珠囊形成的过程中,基质蛋白的表达量变化与珍珠层的形成过程同步的规律。证实了基质蛋白MSI7、N19和N16具有诱导碳酸钙成核的作用,并参与了晶型的调控和晶体形状的改变。这些贡献对珍珠形成机制的补充和完善。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方东

  排名: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研究员

  工作单位:浙江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清华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是代表性论文5的第一作者和论文撰写人,是重要科学发现点1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其创新性贡献在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通过建立合浦珠母早期发育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克隆获得PfN23基因的全长cDNA。免疫胶体金标记显示PfN23蛋白存在于合浦珠母贝壳的珍珠层文石片层中,并且体外碳酸钙结晶实验表明,当存在蚕丝蛋白框架时,PfN23可促进类似珍珠层小片的文石晶体的形成。进一步的体内研究也发现在合浦珠母贝幼体发育过程中,PfN23蛋白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PfN23作为基质蛋白参与了贝壳珍珠层的形成。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国家自然科学奖--工程技术科学组

  项目名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与调控方法

  提名单位:专家提名(谈和平,郭烈锦,樊建人)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提名单位意见:

  姓名:谈和平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工程热物理

  提名专家意见:天然气水合物是最具开采价值的新型清洁能源,全球储量巨大,我国南海储量达800亿吨油当量,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已探明储量的总和,实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给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需求。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采过程水合物相变、气水运移、储层变形演化极其复杂,其安全高效开采是世界性难题。该项目以基础理论-调控方法-应用验证为研究思路,从微观-介观-宏观多尺度开展研究,建立了水合物分解运移与储层变形演化理论;原创性地提出了压-热联调强化水合物分解及注二氧化碳提高水合物储层强度方法,突破了水合物高效、安全开采理论与方法瓶颈。建立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模拟系统与安全评价系统,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水合物试采工程中气、水高效产出及储层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理论方法,成功应用于我国南海水合物试采。8篇代表性论文中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SCI他引446次,项目在理论、方法、现场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开展后续拓展研究,引领了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理论的研究前沿。成果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姓名:郭烈锦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工程热物理

  提名专家意见:天然气水合物是高效清洁的新型战略能源,其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战略布局与能源安全供给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聚焦多孔介质内水合物相态转化、气水渗流、储层弱化等水合物分解演化过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存在压差驱动-显热主导-传热控制三阶段演化规律,提出了水合物分解强化调控方法,突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气效率低、持续性差的关键瓶颈。首次发现了二氧化碳水合物具有更高的抗变形能力,创新性提出了注二氧化碳强化储层强度方法;阐明了水合物分解储层变形演化及其与结构物相互作用规律,发展了水合物储层本构理论,建立了水合物储层-结构物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确定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海底结构物的影响边界,填补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安全调控研究的空白。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南海实施的全球首次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试采。8篇代表性论文中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SCI他引446次。获得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姓名:樊建人

  工作单位:浙江大学

  技术职称:教授

  学科专业:工程热物理

  提名专家意见: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涉及多孔介质内多重相变、传热传质、多相渗流、结构演化等复杂过程,是世界科技前沿和研究热点。该项目通过工程热物理与化学工程、岩土力学等多学科交叉,围绕多孔介质内水合物复杂相态转化理论、含相变过程的多相多组分运移机制、水合物储层胶结强度弱化等水合物分解演化过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突破了客体分子对水合物笼型结构影响的认识局限,揭示了多组分水合物体系相态转化的热力学规律;首次发现了水合物分解亚稳态纳米气泡富集现象,揭示了水合物分解过程再生成逆反应的内在本质;阐明了水合物相变过程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水合物储层渗流模型;构建了反映水合物分解影响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解决了传统模型无法描述储层胶结强度弱化的难题;构建并验证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开采系统,成功应用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8篇代表性论文中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SCI他引446次,代表性成果被国内外知名学者高度评价与跟踪研究。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与一等奖各1项。对照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姓名:宋永臣

  排名:1

  行政职务:副校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负责人,提出了本项目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案。对发现点1、2、3做出了核心贡献: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相态转化-多相渗流-胶结弱化规律,建立了水合物分解运移与储层结构演化理论;揭示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演化控制机制,提出了压-热联调水合物分解强化与注二氧化碳提高储层结构强度方法;作为负责人完成了我国南海试采区储层样品评价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南海储层特征的水合物开采与安全评价方法,有力支撑了我国南海水合物成功试采。是代表性论文【1,5,7,8】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3,5】的第一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樊栓狮

  排名:2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参与者,对发现点1、2做出了主要贡献:发现了新型的客体分子会与水分子共同形成半笼型水合物,能够促进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分子进入笼型结构的小晶穴,从而降低了水合物的生成条件,突破了客体分子对水合物笼型结构影响的认识局限。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存在压差驱动-显热主导-传热控制表观动力学演化三历程,证明了半笼型二氧化碳水合物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提出了注二氧化碳提高储层结构强度方法。是代表性论文【2,6】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2】的第一作者。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姓名:赵佳飞

  排名:3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项目主要参与者,对发现点1、2、3做出了主要贡献:首次发现了水合物分解存在亚稳态纳米气泡富集现象,揭示了分解过程水合物再生成逆反应的内在本质;阐明了自由水层对局部分解速率的抑制机理;搭载我国“海洋六号”勘探船,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9-03-27/60349.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