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说四十二|闲话深海大洋新疆域

来源:中国海洋学会   发布时间:2019-02-20 16:31:52 

微信图片_20190220163033.jpg

走向海洋,面对的是地球资源的警告!

人类最初是从地球表面获取所需的资源和物质。后来,有了从地下获取所需的资源和物质的能力,把地下资源变成了物质财富。当地表地下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时,常常使人类夜不能寐:万一地表地下资源被开采殆尽,接下来人类该怎么办?

数亿年前,地球产生了两体:陆地和海洋。

物种起源之后,约在3亿年前,第一批爬行动物终于从海洋爬上了陆地。从此,这些爬行动物开始了陆生动物的繁衍进化,直到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才出现了人的踪迹。

从那时以后,开始有了人类并一直聚居在不到海洋面积1/3之一的陆地上,开始创造了人类大陆文明的辉煌。在人类大陆文明辉煌的背后,在有限的陆域范围内,数量越来越多的人口争饮着越来越少的淡水,争抢着越来越少的资源,争夺着日益紧张的生存空间。

工业革命之后,地球上消费人口急剧增长,而贫困人口并未因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减少。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上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难题己成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饥饿在威胁着亿万人的生命,己成为令人忧虑的全球性问题。

对陆上资源的肆意与过度开发,导致环境与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从而给人类生存的家园带来日益严重的伤害,使地球生态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之中。

城市化和工业化给人类创造了财富,但带来的消极因素也显而易见: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耕地减少、资源枯竭、污染严重、淡水资源污染和减少……

陆地在倾其所有养育越来越多的人口,日渐贫瘠的土地己暴露出黄色的筋脉,大风扬起的飞沙抽挞着陆地的身躯,幽灵般飘荡的雾霾日益蚕食着原本清洁的空气,居住在污染喧嚣的城市里的人类在灰暗的天空下奔向未来。

人类文明的未来,己经听到了陆地无奈的叹息声。

陆地己为人类鞠躬尽瘁,当人类把近乎绝望的目光重新投向海洋时,才猛然发现注定要回到生命的起源地。

地球资源经过了亿万年的孕育和生长形成,而人类的需求和开发速度与其形成和演变相比可谓弹指间。面对地球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地下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开始目光投向了海洋。

世界滨海"淘金"业己有200多年的历史,自人类第一次在海底发现了一种奇怪的"鹅卵石"一样的东西后,一种特殊的海底矿产资源便吸引了人们开发海底资源的目光。

18723月,英国"挑战者号"海洋调查船在海底3000米处采集到的沉积物样品中发现了这种"鹅卵石",后来又在40005000米的海底发现了同样黑褐色圆滚滚、大小不一的"鹅卵石",但却没有仔细研究,仅作为海底珍品收藏了。

1882年,英国地质学家系统地研究了这些样品,九年后发表研究报告,把这种"鹅卵石"命名为"锰结核",后又被称之为多金属结核。正是这一深海矿产资源的被发现,吸引了人类关注深海资源开发的目光,并拉开了深海资源勘察的帷幕。

海洋是一个自然性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整体。随着世界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海洋的世界整体性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在人类面前。

世界上濒临海洋的国家,即便是一个大国,如果它只限于在陆地领域求发展而忽视了海洋,其前途必然是在世界舞台上变成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受欺凌者。

一个濒海国家,一个濒海民族,无论它曾经多么强大,都不可能仅仅凭借自身内部的力量和机制,无限制地发展下去走向强大。

一个濒海民族,一个濒海国家,其征服、控制和开发利用海洋的能力越大,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就会越高,其实力就会越强。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一个毋容置疑的真理。尽管世界海洋史曾经宣判中国不是海洋民族,但否定不了中国作为海洋大国的地位。

新时代、新海洋、新文化,中华民族应该思考未来的海洋,勾画未来的海洋格局。


作者简介

李明春,《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协会员。

1968年入伍北海舰队,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华师大结业。撰有新闻、科普、散文、评论、传记、科幻等作品数百万字。

出版《海权论衡》《海洋龙脉》《纵横中国海》《海洋强国梦》专著,传记《一代宗师——赫崇本》,纪实文学《中国深蓝梦》,长篇报告文学《闯海的男人》,长篇小说《红海滩》《混沌》等30余部。央视纪录片《中国向阳红——向阳红09》《蛟龙潜深洋》撰稿,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撰稿人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220163028.jpg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IIINdUGlv3Ecranxz5BflQ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