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灿烂的海洋文化———祭海

来源:吴树敬   发布时间:1900-01-01 00:00:00 
祭海,我国沿海渔区民间祭礼活动的统称。其来由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夏商周时期,帝王就对大海祭礼。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统一华夏大地后,曾三次巡抚胶东半岛,并派徐福出海寻三神山,觅求长生不老药,出海时“清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以祭海神,故在胶南琅琊山留下祭海坛遗址。至于民间自发的祈求平安的祭海活动,由于缺乏榷实的文字史料,祭海活动出于何时,至今仍难以定论。
“海神”何其多
大海茫茫,变幻无穷,奥秘莫测,是生命的起源,资源的宝库,气候的调节器。当资源丰足时,人类作为满足的客体,对海洋抱以最纯朴的感恩之心;当资源匮乏时,人类又以不断索求的主体,又对海洋抱以最纯朴的企盼之心。正是这两种纯朴的情绪,使人们面对海洋,产生了膜拜祭祀、神化等的情感和行为,假想出诸多的海神。由于沿海各地的民情风俗不同,祭海时膜拜的偶像也各不相同,且差异颇大。
海龙王:人们在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封神榜》等名著中早已熟悉。《山海经》中已出现东、西、南、北海之神———东海龙王敖广、西海龙王敖国、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最著名的为东海龙王敖广,孙悟宫与哪吒均与他交过手,此神为权势的象征,是最具人性化、社会化的偶象。
海神:名海若。据《搜神记》载,秦始皇逐石桥,欲渡海观日,海神为驱石,始皇求神相见,神曰:莫图我形,始皇从之。故海神有名无形,仍虚无飘渺,令人难以捉摸。
马祖娘娘:又称海神娘娘、天妃娘娘。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从小聪慧,自幼失语,终生扬善抑恶,具有驱邪治医和泅水航海本领,卒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年仅27岁,死后常出现海中,救护遇难渔船。自宋微宗宣和开始,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皇帝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等,神格越来越高,并列入国家祀典,成为“国家级”女神,连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初施琅攻台成功,均谓是妈祖显灵保佑。
鱼神:亦称司渔菩萨、鱼师爷。原名陈乌娒,穷苦渔民出身,善辨水色、潮流、气象,能看见海中鱼虾,后被恶人残害,死后托梦给渔民,将自己的眼睛取下贴在船头,船头漆成白色,可引鱼群入网。果然显效,渔民为其筑祠塑像:一身渔民打扮,紫铜色脸膛,戴斗笠,穿龙裤,左手擎黄鱼,右手举鱼叉,脚踩大鱼。
陈十四娘娘:原名陈静姑,俗称陈十四。福建古田人氏,相传其父兄为民除害,迎战白蛇精而不幸殉身。年方17岁的她,为父兄报仇赴庐山修身练道,学成后,路过温州、瑞安、平阳,沿途收妖捉怪,祈雨救旱,施泽于民,为区域性的“马祖”式人物。故被塑成身穿描金绣凤的红袍,头戴彩珠凤冠,手拿折扇,雍正华贵,面带笑容。
祭海的场面
祭海在每年开春之际,一般选正月十三,渔船出海捕鱼,必先祭祀海神,也称摆“顺风酒”。渔家敲锣打鼓,放鞭炮,将所奉仰的海神从庙宇中抬至沙滩上,设祭坛、烧香点烛,其场面十分隆重而壮观。
除了正月祭海,一般在农历6月13,即为春夏捕鱼结束之后,再次举行祭海活动,是庆贺春夏捕鱼丰收,向大海谢恩。若是歉收,更需向海神祈求恩惠,保佑秋冬开捕时夺取大丰收。
解放前,沿海渔村祭海是十分隆重的事情,组织严密,分工也十分细致,往往由德高望重的老渔民牵头,青壮渔民也忙的不可开交,设祭坛、扎彩牌、搭戏台、抬神象等,格外踊跃。祭海的供品是猪(羊)、鸡、鱼(称三牲)和用米粉、面粉、山粉制成各色各样表示吉祥的面食糕点。
一切安排就绪,祭典仪式隆重开场。清晨,穿上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拥簇在金色的沙滩上,祭坛上彩旗迎风拓展,上面写着“水不扬波”、“满载而归”、“太平无事”、“风平浪静”、“万里海澄”等吉祥词语。主祭人由德高望众的老渔民担任,其程序,第一:开祭、奏乐、鸣鞭炮;第二:上香,由身穿红衣绿褂的小男童(称之香童)燃香点烛,意为童心无邪,纯直善良,上香灵验;第三:念祭文,一般由家族中有学问的长者念读;第四:放海生,即将活体小鱼虾放归大海,企望生息繁衍,永续不绝;第五:演艺,此即使祭海活动达到高潮,滚龙、舞狮、踩高翘、赶旱船、藤牌舞……应有尽有,再接着,由戏班子演出传统戏剧,大戏开台,往往连唱三天三夜。
如今祭海更精彩
新中国成立之后,祭海被视为封建迷信予以取缔,尤其是“十年文革浩劫”期间,渔村的龙王殿、海神庙、天妃宫等被一扫而尽,海祭在人们心目中淡化、消失……
改革开放之后,古老的祭海活动注入崭新的时代内涵,除祈求平安丰收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主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山东青岛、江苏吕泗、浙江舟山以及宁波象山、温州苍南、福建崇武、广州南海等地相继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祭海活动。虽名称各异,开渔节、上网节、海鲜节、海洋文化节等,但场面非常相似,均热闹非凡,人山人海,鞭炮齐鸣,鼓乐震天……
随着渔家生活水平的提高,渔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祭海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祭祀活动,祭海的内容也由祭神变成欢送渔民出海,预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开渔节,成为一种海洋旅游项目,招徕四方的游客。
地处浙江最南端的苍南,是一个年产20多万吨水产品的渔业大县。自21世纪以来,每年9月15日举办“开渔节”。沙滩上铺上了红地毯,搭起祭海坛,整头猪(羊)敬贡其中,表示对大海母亲与前辈英烈的深深眷恋和敬意。祭海祈神的大旗足有8米高,上书“四海同心,华夏归根,光大文明”。在鼓乐与鞭炮的齐鸣声中,祭海活动正式开始,司仪、老渔民宣读祭文;数十名剽悍的渔家大汉抬来系着红绸的酒坛,单膝下跪,恭恭敬敬将美酒洒向大海;紧接着十多位身装民族旗袍的渔家少女,手捧玉米、大豆、高粱、谷子、麦子等“五谷”撒向大海,愿大海母亲慷慷赐予,让今秋出海渔船满载而归。然后,又将一盆盆红枣、板粟、核桃、杏子、花生等“五果”抛向大海,以表达渔民由衷的感谢之情。最后是放“海生”,36条好汉,抬着18只大鱼缸,将鱼、蟹、虾、贝等苗种顺着滔滔的海潮,放归大海,众渔民站在即将出征渔船的甲板上,捧起一只只蓝花海碗,面朝东方,再次举碗向大海敬酒,一敬酒:祝福大海丰盛繁昌;二敬酒:视愿扬帆开洋平安;三敬酒:祈祷赢得鱼虾满舱;最后众渔民伸长脖子,喊一声“干杯!”把整碗的美酒咕溜溜地灌进胸怀。然而,又齐声发出“传承渔业文化,扬起时代风帆,遵守渔业法规,依法从事捕捞,保护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宣词,并共同向大海投放写着“保护海洋资源”的漂流瓶。这就是当今渔民传统民俗与现代环保理念融合一起的海洋新文化。
看,祭海的大旗在迎风拓展,面向大海诉说“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心愿。深厚的螺号声声悦耳,整装待发的渔民出征远航,期待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