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经济大事件发布 发展指数年均增9.41%

来源: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9-01-03 16:22:51 

   原标题:独家发布!2018青岛海洋经济大事件

  作为立市之本的港口建设再度提速,董家口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动土开建;高端海洋科研加速集聚,国内唯一的综合性海洋设备第三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的启用将助力海洋领域的青岛制造再上新台阶,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的落户则有可能带动一个全新产业领域的崛起;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的诞生则让海洋医药有望成为青岛海洋科技产业的又一利器。

  翻开2018年青岛海洋经济大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海洋经济强市的积累与突破。一方面,2018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战略部署,切实打好“经略海洋”这张牌,大力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海洋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近年年均增长9.41%,青岛海洋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青岛市“一谷两区”正在加快形成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增长动力。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青岛积累了深厚的海洋经济底蕴,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等海洋领域定位让青岛保持旺盛发展活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举行将使青岛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启用

  1.jpg

  2018年7月18日,国内唯一的综合性海洋设备第三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在青岛正式启用。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于2012年8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是国务院《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国家级检测中心,为配套海洋装备产业而同步建设。该中心位于青岛蓝谷核心区,占地7.18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1亿元,共建8座单体实验楼、7大功能实验室,可为海洋设备、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领域提供550余种产品、4000余项检验检测服务,还可为轨道交通、汽车、机车等重点产业40大类陆地产品提供1700余项检验检测服务。其服务能力以海为主,“空天地海”统筹,提供试验、测试、检测、认证一站式服务;通过质量基础一体化创新,研究制定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则,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启用

  2.jpg

  2018年11月6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在地处即墨区的青岛蓝谷启用。该基地占地面积约33.7亩,总建筑面积约16400平方米,由青岛市财政计划投资约1.4亿元建设。将作为集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展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统筹黄渤海海域,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将引领与推动黄渤海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探索完善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模式,促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北海基地的启用填补了我国北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国家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的空白,将与南海基地共同构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一南一北、双翼齐飞”的格局。

  青岛率先发布市级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3.jpg

  青岛五四广场及周边景色(6月1日无人机拍摄)。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的《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2015年——2017年,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年均增长9.41%,表明青岛海洋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近年来,青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为对青岛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量化评价,并为青岛市委市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018年3月,青岛市发改委会同市统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工作。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的编制和发布,对进一步优化全市海洋经济结构、提升青岛市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董家口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开建

4.jpg  

  2018年12月26日,董家口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奠基、动土开建,由此,青岛港在董家口港区布局的世界级大型码头集群“再添一员”,在全国进口油接卸第一大港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扩能增产步伐。12月27日,董潍输油管道配套广饶库区投产、管道三期工程开工建设。2018年,其吞吐量、进口油接卸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在山东炼化市场占有率提高至51%。董家口港区已建成一座世界一流的30万吨兼顾45万吨原油码头和一座10万吨转水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2500万吨。此次开工的二期工程投产后,董家口港区原油码头通过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实现倍增。2018年,青岛港在资本市场回归A股。

  国内最大规模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发布

  2018年9月13日,国内最大规模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在2018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览会上发布,该资金规模100亿元,重点投向智慧海洋、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洋资源与能源开发、滨海旅游等项目。该基金将借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青岛优势科研资源,进一步引入产业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形成成熟的“科研+资本+产业”产融发展新模式。同时,对海洋传统产业,利用资本力量,加大并购整合力度,提升行业集中度,优化调整产能结构,加快实现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化进程。

  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在青岛成立

  2018年7月,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与青岛高创科技资本运营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发起组建“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2亿元,由政府引导资金、社会融资资金组成。该基金旨在促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中国“蓝色药库”梦想提供有力支撑。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的设立将更加突出青岛的海洋特色与创新优势,聚焦和促进蓝色药库的开发与利用,助推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获批落户

  2018年上半年,中科院正式批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筹建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选址古镇口融合区大学园内。这是中科院继北京、上海、合肥之后批准建设的第4个大科学研究中心。据悉,该研究中心将以建成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和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中心为目标,集聚中科院13家研究机构共同建设。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将以开拓交叉前沿领域、建设美丽健康海洋、保障国家海洋安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为重要使命,集聚中科院先进科技设施、优秀的创新团队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全球最大矿砂船“明通”轮交付

  5.jpg

  2018年8月16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新型40万吨矿砂船“明通”轮在位于青岛的北船重工交付使用。“明通”轮长362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续航里程达25500海里。与旧型船舶相比,“明通”轮一个航次可节约1800吨燃油。船东和劳氏船级社、中国船级社一致认为,该船机舱、甲板、生活楼三大区域建造质量较同类船舶有较大提升,达到国际先进建造水平。

  “青岛造”世界级“海上油气处理厂”交付

  2018年5月31日,由中国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集成的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P67在青岛“干拖”起航运往巴西。该装置总长超过300米,总宽约74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作业水深2200米,最大产油量为每天15万桶,储油量160万桶,天然气处理能力每天600万标方,配有可供158人作业的生活楼及直升机平台。它的最大排水量达35万吨,排水量及生产能力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堪称海上“巨无霸”。这是目前我国为国外交付的工程量最大、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FPSO项目。FPSO是当今海上油气田开发的主流生产装置,能够对海上原油天然气进行初步加工、储存和外输,是集人员居住与生产指挥系统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海上油气生产基地,被称为“海上油气处理厂”。

  帆船周·海洋节成青岛首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6.jpg

  2018年9月21日,在2018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上,公布了新一批的11个示范基地、22家示范单位和16个示范项目,这些项目也将正式加入到体育产业“国家队”。其中,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荣获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这也是青岛市首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作为青岛市首个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以及青岛打造世界著名“帆船之都”的重要载体,在借鉴德国基尔帆船周、法国布雷斯特航海节等世界帆船节庆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青岛自2009年起开始举办青岛国际帆船周,全面整合文化、体育、商务、产业等资源,设置奥帆国际交流、帆船赛事、帆船装备产业、帆船推广普及、文体娱乐活动等板块,坚持全民参与、帆船节庆、城市品牌原则,与国际、国内帆船组织建立广泛联系,确立创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帆船节庆品牌目标。目前,青岛国际帆船周已成为亚洲最大的专业帆船节庆活动。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hellosea.net/News/11/2019-01-03/57415.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