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省级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在山东建成
本报讯 近日,国内首个省级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在山东建成。系统开通后,只要在三维及二维海图上点动鼠标,山东3000多公里海岸线、近万宗养殖用海的情况便可尽收眼底,从而实现了对全省养殖用海的全方位、实时动态监管。
山东省养殖用海面积占总用海面积的90%以上,是全省海域使用的主要类型。为了改变传统 “手工式”海域使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提升海域管理效率和水平,2008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依托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北海信息中心,集中力量建设全省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目前,系统的开发、调试已基本完成。系统采用先进技术,可以在网络上实现强大的地图编辑功能,且具备可扩展性,可按用户的具体需求不断更新系统功能库。此外,系统还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易于管理、维护费用低等特点。
据该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整合了全省的养殖用海数据,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沿海7市36县 (市、区)尽在网中,养殖用海信息的浏览、查询、统计、分析和网上审批全部实现信息化。该系统的投入运行,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原本十天半个月统计不上来的用海数据,现在只需轻点鼠标,瞬时就能够获取全省以及各市县的海域确权宗数、总面积、海域使用金总额等各种数据。
此外,该系统的建成,还将提高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程度,同时通过锁定用海性质,可防止建设用海过度挤占养殖用海,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建成后,可把每宗养殖用海都监管起来,有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省养殖用海现状,分析其发展动态和趋势,避免用海争议,化解用海矛盾。同时,系统也可为海监执法提供便利。只要将该系统输入 “海监通”,海监执法人员就能够对养殖用海合法性作出快速鉴别。此外,系统还搭建了网上审批平台,渔民需办理的用海手续比过去简化了很多,不但省心、省力、省钱,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海域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成为海域管理工作的 “便民窗口”。
据介绍,山东省养殖用海电子图示系统的投入使用,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渔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张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