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孤岛小站看我国海洋监测的嬗变

来源: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1-30 16:45:34 

■ 本报记者 方正飞

“黄海中的一个无居民海岛—千里岩;岛上有座小站—海洋监测站;海岛码头上停靠着一艘补给船。”这是“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历史巨变”展区的一幅图片。目前,展览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

这幅图片的说明写着“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从单一污染调查迅速发展为包括卫星、航空、船舶、岸基在内的立体监测网络。图为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进行船舶补给并轮换值班人员。”

在这短短的说明背后,是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从岸基走向立体化监测的历史变迁。

千里岩是黄海中部的一个无居民孤岛,距陆地最近处50公里,距青岛码头80公里,岛上缺淡水,用电仅靠太阳能,观测员靠每月一次的补给在岛上生活。

自然资源部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于1960年建站,是我国特类艰苦台站和国家基本发报站。

曾在岛上坚守40年的原监测站站长张世江回忆:原来观测员工作和生活的站区仅是几间潮湿的平房,晚上没电,靠煤油灯照明,值班人员半年甚至一年才轮换一次,蔬菜全部依靠补给。监测工作只能人工完成,数据也很单一。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海洋站的海滨观测工作已发生了质的改变。观测要素增加了潮汐、地震等,观测仪器也由初期的简易观测设备发展到自动化观测系统;观测方法由人工定时观测发展为自动化观测;观测数据的传输由初期的手摇电话变为专线,又发展成光纤传输,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上传。

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千里岩监测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岛上,用铁栅栏围起来的安静小院里,矗立着一座白色的二层小楼,暖棚中种着大葱、黄瓜……“现在即便补给船不能按时到达,我们靠自己种的菜也能撑上几天。去年,我们升级了岛上的光伏太阳能,容量增加了2倍。还接通了互联网和通信专网,与外界通讯方便多了。”监测站副站长车豪杰说。

小院不远处是观测员的工作地——观测场,数据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观测要素也更加丰富。现在的千里岩监测站,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海水温度、盐度、潮汐、海浪、地震、辐射、气压、风速、风力等常规监测,还要进行赤潮、绿潮监测等。每天有上万组数据从千里岩发往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单位,为海洋环境预警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上应急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千里岩监测站仅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错落分布的120多个海洋观监测站之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海洋观监测站建设步伐加快,观监测要素逐渐增多,站点数量由1964年的37个,增加到现在的120多个,观测手段由人工观测发展为智能化观测,并新建了一批岸基雷达站。

1986年,原国家海洋局成立了第一支浮标队,1989年在珠江口投放了第一个直径10米的浮标。此后,海基观测浮标逐渐登上海洋观测舞台,海洋观测逐步向海基方向拓展。“十一五”以后,海洋浮标的投放规模逐渐加大。目前,我国纳入业务化运行的海洋观测浮标站位有57个。

“机动灵活、实时、准确度高”是船舶走航式观测的优点。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志愿船观测,利用商用船舶走航式观测,填补离岸观测和大洋观测的不足。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观测志愿船49艘,其中,远洋志愿船27艘,近海志愿船22艘,主要用于海上气象观测。除此,我国还有坐底式潜标开展水下波浪观测,利用Argo浮标、潜标开展海洋环境剖面观测。无人机观测以其覆盖面更广、监测范围更大等优点,也已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观测。

20世纪70年代,卫星遥感技术开始用于海洋观测,我国于2002年发射了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迈出了“拨云瞰海”的第一步。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在轨运行多颗海洋卫星,已具备全天时、全天候探测全球海面风场、海面高度、有效波高、海表温度的能力。

从岸基到海基,再到空天,如今,覆盖我国海域的立体观测网络已经形成。观测对象也从气象、潮位、波浪等海表环境要素,拓展到温盐流等水下环境要素。实现了海表面高度、海面风场、海浪、海温和海冰等海洋环境要素的有效监测及灾情实况监视。

千里岩作为我国北海区设立最早、离岸最远、条件最艰苦的海洋观测站点,今后将不断推动海洋观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发展,当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国防安全的“前哨”。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811/29/c7583.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