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青岛市科协、山东海洋产业协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金翔龙院士工作站、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办公室承办的海洋智能装备及其生态化应用研讨会在青举行。
海洋智能装备及其生态化应用研讨会
研讨会上,围绕着水下滑翔机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发展探讨、黄海冷水团综合利用及产业化前景以及智能装备在海洋中的应用等主题,与会专家进行了主旨发言以及交流研讨。
研讨会前,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了优秀院士工作站创新项目推介仪式,青岛蓝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岳国峰、副局长王永健,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军
,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秀芬以及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进站院士金翔龙出席仪式。
仪式上,举行了院士工作楼揭牌仪式及“强海国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传记”发布仪式,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秀芬对院士工作站创新项目进行了推荐。据介绍,青岛罗博飞将依托院士工作站,发挥自身技术及人才优势,以深海科学考察、环境监测、推动海洋数据应用和共享为目标,进一步研究开发深海资源勘探装备技术,打造一个产业链,为海洋经济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青岛罗博飞已开展了包括履带式水下爬行器、应用于浑浊水下领域摄像机镜头、多参数水质芯片传感器、水下无线通讯系统研四个产业化项目。
据了解,青岛罗博飞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于2016年,并于同年获批成为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引进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中国海洋探测装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金翔龙院士作为进站院士,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方面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围绕水下机器人等水下装备进行科技研发,帮助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面向市场,针对围绕智能海洋装备产业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解决产品产业化过程中的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自主品牌。
罗博飞院士专家工作站旨在创新机制模式,打造海洋探测装备领域高端研究平台,汇聚国内外智能海洋装备领域创新人才,建立中国智能海洋装备人才基地和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千米海底爬行机器人、传感器、微型AUV、海洋立体观测网等世界同步的项目研发,并不断完善相关产品,缩短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满足捍卫国家安全、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学进步的战略需求。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工作站于2018年的全市院士工作站考核中考核优秀,获评优秀工作站。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