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搜救系统助力“安全海洋”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8-11-28 16:51:40 

今年7月份,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中心联合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在马来西亚东、西海岸(马六甲海峡)开展海上搜救目标漂移跟踪试验,并圆满完成了海上试验任务。

据了解,我国自2013年开始启动了有关海上搜救环境保障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2016年投入业务化运行。本次海上试验的成果,有效验证了“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在国际海域的预报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海上溢油和海上搜救服务平台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 本报记者 刘潇然

智能化云服务创新搜救模式

过去几年,我国海上保障服务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海难事故易发区的观测预报能力不足,难以做出高精确度的海洋预报。另外,海上搜救目标漂移路径预测方法亟待改善,以前主要提供简单质点轨迹模拟,不能提供搜救范围概率预测,目标分类简单,对落水人员、救生筏和无动力渔船等没有明确区分。面对种种问题,我国急需研发一套智能、交互集成于一体的新型海上搜救应用平台。

2013年7月全国海上搜救环境保障系统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并于2016年12月21日通过专家验收,投入业务化运行,“国家海上搜救环境保障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搜救平台”)也由此建成。

据了解,“搜救平台”由自然资源部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联合研制,采用先进的SOA架构和标准的S57电子海图,整合了5家预报机构的海洋动力环境预报数据和搜救漂移预测模型,面向用户提供“交互式、自动化、高效率”的海上搜救漂移预测和海洋环境信息查询服务。

平台系统突破海量数据快速同步与提取、漂移预测并行计算、标准服务封装等关键技术,为用户提供“一键式”漂移预测云计算服务。系统能够根据案例的时间、位置、类型,自动进行最优环境数据和模型的选择和运行,并能在3分钟内计算出最优搜寻区域和概率分布,反馈给用户。

“搜救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多模型和多环境数据源交互式专业预测、一键式预测、多用户协同预测、海洋环境预报场动态展示、数据下载、漂移预测简报制作等功能,近期又新增了高频地波雷达观测同化数据集成、最优搜寻范围和搜寻计划智能规划等功能。

多部门联合  提高预报综合效率

有关项目负责人介绍,“搜救平台”能够为普通用户提供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数据动态可视化、远程漂移预测、简报生成等“一键式”预测功能,提高服务信息获取的方便性,也能为专家用户提供预测结果编辑、多用户协同会商等功能,实现漂移预测的交互式集合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特别是平台的协同案例功能通过交互的方式,实现了多家预报机构通过平台进行远程会商,大大地提高了搜救预报工作的效率,保障了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该项目与交通运输部进行密切合作,共同选择一批海上救捞船,在船上加装志愿观测设施,持续观测救捞船所在海域的海浪、海温、风、气压、气温、湿度等海洋水文气象要素,并纳入全国海洋观测网统一运行。

目前,该项目“搜救平台”用户近50个用户,既包括自然资源部和交通运输部相关部门和单位,也包括中国石油海上应急救援响应中心等国内用户,同时还有5个用户属于东盟国家。

优化集成方式  完善预报服务内容

平台系统的研发不断优化与完善,不仅改进了现有的中国海和海区级海洋预报系统,还建设了针对12个海难事故易发区的精细化预报系统,并且对中国海级、海区级和海难事故易发区三级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业务化运行。该系统包括20余个数值模式,每天发布33种数值预报产品,有效上传率达到99%以上。

该项目还在海洋观测网优化与数据处理方面不断升级,针对12个海难事故易发区开展观测站(点)优化和建设,新建大型综合浮标3套,升级1套,11个事故易发区海域至少各具备1个代表性的海浪、海流、海温和海洋气象要素观测站(点)。修复东海分局地波雷达1套,并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地波雷达数据共享。同时还发展了志愿观测船13艘,投放表层漂流浮标20余个。

“搜救系统”的建设使我国海上搜救环境保障能力在观测网与数据处理、海洋环境预报系统、搜救漂移预测模型和搜救保障服务平台等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

据了解,搜救平台试运行和业务化运行期间,有效服务次数为1500余次,其中,北海区服务425次,东海区服务627次,南海区服务429次,东盟海域103次。除搜救服务外,还包括了部分的绿潮、溢油和浮标跑位漂移预测服务。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epaper.oceanol.com/content/201811/28/c7547.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