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境科技造赤潮治理材料与设备出口美国启运
胶东在线11月14日讯(通讯员 修广联)14日,赤潮治理材料(改性粘土)与设备出口美国启运仪式,在莱山经济开发区烟台大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这标志着烟台大境科技和战略合作单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美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共同签署的“改性粘土技术应用于美国佛罗里达沿海赤潮治理”的合作协议进入正式实施。作为国际领先技术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在全球赤潮治理领域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赤潮,被称为“有害藻类”或“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水华)给生态环境、养殖业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被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专家组列为当今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俞志明带领技术团队,针对我国沿海藻华灾害频发的现状,在有害藻华应急处置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改性粘土应急处置有害藻华的技术与方法,形成了一个系统有效的应急处置体系。该团队提出了旨在提高粘土治理赤潮效率的“粘土表面改性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制备出高效改性粘土。其治理效率比原来提升了几十到几百倍,现在每平方公里用4吨到10吨改性粘土就可以消除藻类生物。改性粘土絮凝法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成为目前国际上藻华治理的主要推荐方法之一,已被美国、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所采用。2014年成为我国“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的标准方法(GB/T 30743-2014),该成果获得2015年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烟台大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主要从事海洋溢油生态修复、近海有害藻华(赤潮)治理、底栖生物种群恢复、养殖区水质修复与改良等业务。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多个研发机构,特聘欧、美、日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致力于高新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目前,大境集团已经形成了“生态农业”“环境及食品安全检测”“生态修复”等高科技业务板块。
为有效推广改性粘土应急处置有害藻华技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和烟台大境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致力于该技术的应用示范、市场化应用推广以及工程施工设备的研发应用等,并针对不同的使用领域开发了多种专用喷洒设备。他们还将该技术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和湖泊、河流等水生态的保护修复中,努力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多作贡献。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18/11/14/0137780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