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南海人】王松泽:老百姓身边的“120”

来源:威海南海新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11-16 15:58:46 

  “你这个肠胃毛病,平时一定得注意饮食,药也要记得按时吃……”南海新区小观镇波罗岛村卫生室里,刚为病人做完针灸的王松泽赶忙给下一位病人把脉问诊,叮嘱平时要注意的事项,旁边的治疗室内,还坐着三五个居民等待就诊。

 

  这边的病人还没看完,那边卫生室的大门又时不时被推开。问诊、拿药、化验、上门问诊……王松泽忙碌的身影在药房、治疗室、门诊室之间穿梭,这一忙就是40多年。 

  “乡亲们送我去学医,我行医就要为了乡亲们。”王松泽说,这是他40年坚守的信条。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农村卫生条件贫瘠、缺医少药的环境下,21岁的王松泽被推荐到乡镇学医,两年的刻苦学习过后,王松泽以优异的成绩学成归来,回到波罗岛村卫生室工作,开始了他的行医生涯。 

  “年轻的时候父母总嘱咐我,大家伙给了你出去学习的机会,你就要学出成绩,以后回报大家。”“行医为民”的信念在他的心中扎下了根。经过40余载的身体力行,初立志向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行医老者,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不断精进的医术,惠泽了十里乡民。 

  从当年简陋的单间土房,到如今设备完善的社区卫生室,王松泽是农村医疗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的见证者,也是亲身付出的贡献者。为给百姓提供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王松泽坚持外出学习:“农村患腰腿疼的很普遍,药敷、针灸对于这类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我就省内省外地跑,学习传统中医,回来给百姓们治病,大家反响都很不错。” 

  为了方便村民检查身体,王松泽自掏腰包配置了医疗设备,为居民提供服务,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做心电图、肺活量检测、血常规检查和药物导入治疗等检查项目。心中惦记着百姓健康,王松泽却坚持不收百姓们一分钱。“村里的老年人比较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有这些仪器能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各项指标,方便治疗,至于费用,能省的也就省了。”王松泽说。 

  “松泽,上次拿的药吃完了,再帮我拿些吧。”王松泽闻声走进药房,为他的“老病号”装起药来。来拿药的是邻村78岁的冠心病患者王振祥,他是卫生室的“常客”。说起王松泽,王振祥连连称赞:“在这拿药比其他地方都便宜,谁家有个急病,不管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松泽兄弟的医德在邻近几个村子都是有口皆碑的。” 

  说到“随叫随到”,王松泽不禁笑了起来:“结婚当天被病人叫走三四次,估计很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吧。”睡梦中被叫醒的电话铃声,深夜里急切的敲门声,非典、禽流感等特殊时期一点点异常情况……4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只要乡亲们一声招呼,他总是第一时间背上药箱出诊。“随叫随到”也就成了王松泽的工作常态。 

  “来,新昌,我再给你把把脉……”从药房出来,王松泽便招呼刚做完艾灸的王新昌坐到他面前,一边把脉一边询问他最近的作息和饮食。王新昌也是王松泽治疗多年的心脏病人,回忆起前几年几次病发的凶险时刻,每次都是王松泽第一时间赶到他身边采取急救措施,他从心底里感激:“这么多年来,多亏了王医生的治疗,让我安心不少,病也慢慢有些起色。” 

  忙忙碌碌,转眼已临近中午,王松泽却没有片刻时间休息,他还拿着药箱去脑血栓病人王新成家看看。考虑到病人腿脚不便,王松泽有空就上门为他免费看病、送药,每年能为王新成节省上千元医药费。“村里有大病、需要长期吃药的,开支大又没有劳动能力,生活都比较困难,国家从政策上扶持他们,我更要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王松泽说。

 

  回到卫生室,王松泽开始整理上午的工作情况,这才腾出空来喝上一杯水。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外出学习的合影,桌子上摞着厚厚的处方和问诊记录……不大的卫生室里一个个物件讲述着这位65岁乡村医生工作的点点滴滴,已经到退休年纪的王松泽依旧像40年前那样忙碌着。他说,干了这份工作就停不下来了,乡亲们有需要就会一直干下去。因为在他心里,村卫生室的作用不可替代,每一名乡村医生都是乡亲们身边的“120”。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www.whnh.gov.cn/art/2018/11/16/art_40968_1477480.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